拜登五會習近平 美中鬥而不破

我們想讓你知道…無論軟硬與否,未來兩國將繼續「鬥而不破」。要是兩國合作的空間增加,或是美國在其他方面有求於中國,那將更落實中國「東升西降」的態勢。

● 作者霧谷晶策的國際事務 FBC2E International Affairs

拜習會聚焦台灣!習近平「應邀」與會且警告:「玩火自焚」

2022年7月28日晚間8點33分,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訊通話方式舉行會晤。參與人除拜登外,還有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國安會印太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和國安會中國事務資深主任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等。

這場時長2小時17分鐘的「拜習會」,是2021年1月拜登入主白宮後的第5次。白宮會後新聞稿指出,這次通話是拜登政府為維持和深化美中溝通管道外,同時能負責任地控管雙方分歧,且在利益重合領域互相合作。白宮新聞稿指出,兩位領袖討論對美中關係廣泛的重要議題討論外,也探討區域和全球議題,指派各自團隊針對今日討論內容後續跟進(follow up),尤其在氣候變遷、衛生安全這兩大議題。在台灣問題上,拜登強調美國對台政策一直以來都沒變,強調美國強烈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或破壞台海和平與穩定的行為。

白宮資深官員在會後記者簡報會上,形容這次的對話充實(substantive)、深入(in-depth)且坦率(candid)。該資深官員指出,這次對話主要有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兩人深入討論美中在哪些領域上能合作,並特別專注在氣候變遷、衛生安全和打擊毒品上。

第二部份,兩人就俄烏戰爭及其對國際的影響交換意見。

最後在第三部分,兩人對「台灣」進行深入探討。資深官員形容兩人直接(direct)且和誠實(honest)的討論台灣議題。資深官員說,兩人談到美、中在台灣議題上存有分歧,且已超過40年,持續確保溝通管道暢通相當必要。

拜登在會中重申美國基於《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美中聯合三公報》(Three Joint Communiqués)和《六項保證》(Six Assurances)的「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此外,拜登向習近平強調,美國反對任何一邊改變現狀,以及對台海和平與穩定的承諾。

▲拜登強調,美國反對任何一邊改變現狀,承諾維護台海的和平與穩定。(圖/路透)

拜習會中方新聞稿與白宮簡報差異露玄機

相較於美方新聞稿和背景簡報內容,中方會後新聞稿就有許多亮點。根據中國外交部會後新聞稿,習近平強調:「從戰略競爭的視角看待和定義中美關係,把中國視為最主要對手和最嚴峻的長期挑戰,是對中美關係的誤判和中國發展的誤讀,會對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產生誤導。雙方要保持各層級溝通,用好現有溝通渠道,推動雙方合作。」

習近平還強調:「我們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絕不為任何形式的『台獨』勢力留下任何空間。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是一以貫之的,堅決維護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14億多中國人民的堅定意志。『民意不可違,玩火必自焚。』希望美方看清楚這一點。美方應該言行一致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履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中方新聞稿提到,拜登在會中向習近平重申:「美國一中政策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美方不支持台灣獨立。」

綜合中方新聞稿、白宮資深官員對媒體簡報內容可看出,此次通話,拜登有求於習近平。白宮資深官員指出,蘇利文早在今(2022)年6月中與中共中央外辦主任楊潔篪提出舉辦拜習會的安排。隨後,再藉由20國集團(G20)外長級會議期間,布林肯在印尼峇里島與中國外長王毅會晤,向王毅提出此次通話日程。如同中方新聞稿指出,習近平也「應約」與拜登通話。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外長王毅曾在上個月會談。(圖/路透社)

拜登政府高級官員如:蘇利文、布林肯,早在對話前就多次暗示美中領袖即將通話。拜登本人也多次透露美中領袖即將通話。這能看出,美方對這第5次「拜習會」的重視度和急迫性。相較於前幾次的拜習會,這次習近平在台灣問題上的表述,雖用詞不見得更強硬,但針對性更強。

美國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 GMF)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就分析道:「這場對話在台灣的部份,非常類似上一次的會談。習近平的警告並未升級。」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表示,他認為習近平這次在台灣問題上的表述,基本上和過去與拜登通話內容無太大差異,「但是針對性更強」,「當然也會談到裴洛西訪台」,這是對美方一個很重要的測試。不代表這通電話之後,裴洛西一定不會訪台,但此事會影響中美互動。

裴洛西訪台與否 美中關係發展正在轉變

7月29日,裴洛西搭機離開美國,展開她的亞洲行。根據裴洛西議長辦公室7月31日公布的最新聲明指出,裴洛西與國會代表團預計先後訪問新加坡、馬來西亞、南韓與日本。此趟訪問將聚焦在印太地區的共同安全、經濟夥伴和民主治理。裴洛西的聲明有別於日前另一份聲明,未將台灣以「暫定」(tentative)方式列入訪問名單中。此舉不得不讓人思考裴洛西此聲明未提到台灣的原因,也讓人與日前舉行的拜習會做聯想。

不過,雖官方聲明未提台灣,不代表裴洛西訪台機率為零。《衛報》(The Guardian)7月31日報導引述美前國防部官員唐安竹(Drew Thompson),裴洛西聲明沒提到台灣不一定表示代表團不會「非官方的」停留台灣。

唐安竹在推特上說,他認為即便代表團最後訪問台灣,中國會因台灣被移出正式的訪問名單而滿足。唐安竹又說:「這是對北京關切的一種妥協,但完全不是投降。將台灣排除在正式訪問名單外、不把台灣與其他主權國家並列,將使中國利益受尊重。」

從聲明來看,相較今(2022)年3月拜習會聚焦俄烏戰爭,這次除台灣問題外,雙方焦點未著重在雙方分歧點,反倒會議三大主軸之一放在「美中合作」,顯示美中雙方對合作更加重視。不過,在美中長期戰略競爭的態勢不變的前提下,雙方雖能擱置分歧,但恐怕難以解決。舉例來說,這次會談中雙方有談到有關俄烏戰爭,但僅止於討論階段,未有明顯成果。

中美平起平坐? 兩國維持「鬥而不破」

 

▲拜習通話中,美中在「雙方要保持溝通管道」一事上達成共識。(圖/達志影像/newscom)

台灣議題一直以來是美中關係的熱點之一,雙方對此議題分歧明顯。這次雙方旨在控管戰略風險的前提,討論台灣議題,反倒取得「共識」。習近平要的是,美方不支持台獨的立場,並藉此警告美國不要在台海議題上「玩火自焚」。拜登要的是,與習近平會談且討論美中間能合作的議題,另更藉由交換意見、向習近平重申美國對台海和平與穩定現狀的重視,降低台海發生衝突的風險。不過兩國「不想打」,並非「不能打」,大國爭鋒,小國夾在中間都必須非常小心。

拜登過度迷戀領袖峰會成效,才一直持續希望透過峰會解決難題。不過,中國未因美國釋出善意的態度,而對台灣議題立場有所軟化。台灣依舊是美中關係中,中國最無法放棄的重大主權議題。拜登求見習近平,只會形塑出美國有求於中國的既定印象,中國並不會放軟爭取統一台灣的建國大業。加上氣候變遷、全球公衛、打擊毒品等跨國性議題,美、中兩國都必須合作。再加上北韓、伊朗核武議題,也是兩國合作重點,不免讓中國對美國有「平視感」。

未來拜登除想與習近平進行實體面對面的峰會外,說不定還會應習近平邀請,在今年11月的廿大後,來亞洲參加G20峰會之際,順道訪問中、日、韓三國。美中元首第5次峰會後,又成立了不少共同工作小組,美、中兩國「合作」的空間變多,加上美國各部會都在推動與評估和中國往來的政策,無論軟硬與否,未來兩國將繼續「鬥而不破」。要是兩國合作的空間增加,或是美國在其他方面有求於中國,那將更落實中國「東升西降」的態勢。

熱門點閱》

►回歸歐盟草案精神 NCC別花25億成立專責機構限制言論

►搶救小蟹讓海洋資源永續 今起5個月禁捉售抱卵母蟹

►方恩格/裴洛西若訪台雷聲大雨點小 台灣無須小題大作

►新竹棒球場做對一件事 正視場館營運與活化 

● 本文獲授權,節錄自「霧谷晶策」臉書專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霧谷晶策專欄

霧谷晶策專欄 霧谷晶策

《霧谷晶策》致力於剖析當今「國際關係」、「外交政策」、「兩岸關係」、「時事議題」,促進台灣人持續開拓國際視野和時事分析更新。

霧谷晶策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