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族理財》胡偉良/認清「現金為王」 普通人只要存適當備用金

我們想讓你知道…不論是企業或比較富有的個人,在考慮資產配置的時候,要麼儲備一部分現金類資產,比如銀行存款、貨幣基金,要麼就選擇一部分具高變現能力的資產。

▲常聽人家說「現金為王」,但只把現金拿在手裡不做任何運用,現金將會貶值。(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

(編按:在物價通膨高漲的時代,每個人都應有正確的理財觀。「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不是口號,而是我們每個人一生都要學習與執行的必修課。然而,我們在學校的教育與家庭生活,極少實際學習投資理財,等出社會工作後,才驚覺投資理財的重要,但沒有正確的知識,遇到各種詐騙與失敗。ETtoday雲論為服務讀者,邀約專業人士撰文解惑,提供正確理財觀念,讓財商成為年輕人的核心素養。)

● 胡偉良/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常聽人家說「現金為王」,但是如果我們是單純的把現金拿在手裡不進行任何投資,那麼現金是要貶值的,這個時候,「現金為王只會是個坑,而且是個大坑」!

為什麼呢?因為現金的購買力正在不斷地縮小,變得越來越不值錢,這可是看得見的,也是逃不掉的風險。那些懂得用錢生錢的人,他們把錢換成會生錢的資產,像是買了房子收租金,這就抵抗了通貨膨脹。

普通人只要儲備適當的生活備用金 而不是大量的現金

通貨膨脹、金融變化,使得現金大多數時候都處於貶值狀態,10年前的1萬元,現在可能只值6、7000元了,再過十年可能只值3000元,甚至更低。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大量的持有現金並不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相反會導致我們的生活變的更糟糕,因為現金愈多,貶值程度愈高。

筆者在〈這兩年可能是投資抄底好時機〉一文曾指出:「經濟衰退時,要貯備一些現金在手,以備不時之需。」 比如家庭日常生活支出占總支出的一半以上時,建議準備6個月以上的生活備用金。如果工作比較穩定的話,像公務員或在上市、櫃公司上班,可以適當減少現金儲備,但儘量不要低於3個月的生活準備金。

▲如果是有穩定收入的人,可以適當減少現金儲備。(圖/pexels)

「現金為王」的概念 主要是針對企業

其實,「現金為王」的概念,主要是針對企業的現金流,並不是針對個人。像企業由於經營發展的需要,通常會減少現金儲備,進行擴張,很多企業還會去抵押資產做負債,目的就是為了盤活現金流,進一步搶佔市場。但是企業的高負債低現金流會導致抗風險能力降低,一旦發生一些不確定性,可能會衝擊企業的發展。

企業或比較富有的個人 運用現金在資產落底的時候抄底買進

反之,企業或富有的個人若持有足夠的現金,當經濟情勢發生動盪,也就是經濟走向蕭條時,所有資產的價格都在一路狂跌、大幅縮水的時候,現金的價值就凸顯出來,持有現金的人可以買到便宜的資產。

當然,該出手時就必須及時出手,因為資產價格暴跌之後,政府一定會透過大量的印鈔來救市,重振經濟,錯過了時機,就會錯過抄底的機會。

因此,不論是企業或比較富有的個人,在考慮資產配置的時候,要麼儲備一部分現金類資產,比如銀行存款、貨幣基金,要麼就選擇一部分具高變現能力的資產。

富人借錢 窮人存錢

富人做事業,就和買房用貸款一樣,只要有好的項目、商業模式、執行框架,就開始幹了,缺錢的話,就去借,借來的錢,只要合理支付利息,那就是自己的,這點利息,和這些錢給自己創造的財富相比,不值一提。

▲富人做事業,缺錢的話就去借,借來的錢,只要合理支付利息,那就是自己的了。(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

反之,窮人往往不願意借錢,一來窮人本身沒什麼存款,沒有存款,就沒有安全感,所以,總是擔心借來的錢會還不了;二來,窮人小氣,看重利息,他們覺得借錢太貴,借100萬,一年的利息就要2萬,他們會說,我一年到頭才賺幾個錢?賺這麼點錢,還要拿出來還那2萬的利息,划不來。

其實,越窮的人,越需要借錢。

這時候你該怎麼做?

因為疫情的原因,一些人被困在某個城市,然而,一個月沒有薪資,讓人心慌,兩個月沒有薪資,更心慌,三個月沒有薪資,自己的貸款該怎麼辦呢?一些人就是靠每個月的那點薪資生活和償還貸款,手裡根本沒剩下多少錢。

筆者認為,如果你只是個普通人,你已經有了房子,那麼此時手上只要保留一些生活急難預備金就夠了,若還有餘錢,那就應該考慮做好資金運用,或用來強化你自身的競爭力;但倘若你還沒有買房,手上有一些資金,就不該什麼都不幹,先把房子買了,你才能更加安心的生活和規劃未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胡偉良專欄

胡偉良專欄 胡偉良

台大土木系畢業,具工、商、法的跨領域學術背景(博士學位),為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反對高房價和暴利,講真話、談內幕、不鬼扯。矢志以公正、不偏私的態度和民衆分享正確、專業的房地產和財經知識。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