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時代》過度跟風大可不必 善用GPT-4整合力促進產業轉型

我們想讓你知道…市場經濟需要技術專業知識的加持,而GPT-4迅速的處理資訊能力使得「神」的力量得以充分發揮。

▲ OpenAI才剛推出ChatGPT不到半年,15日又再推出新一代語言模型GPT-4。(圖/取自 YouTube/Microsoft)

● 徐作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退休教授

人工智能GPT-4上周問世立即引起全球熱議,台灣也瞬間冒出了一些各種類型的專家、工作坊、訓練營、研討會等活動,聚焦在人工智能及其衍生數據庫與應用,唯一缺席的是對製造業智能化的著墨。

GPT之父:GPT-4恐威脅全人類

OpenAI才剛推出震驚世人的ChatGPT不到半年,3月15日又再推出新一代語言模型GPT-4,讓人工智能瞬間成為全球焦點。但危言聳聽的報導也不斷湧現。被譽為GPT之父的阿特曼(Sam Altman)表示:GPT-4恐「威脅全人類」,馬斯克更警告AI比核武更危險。

從全球產業發展趨勢来看,台灣確實必須掌握這次科技演化的趨勢,但在人工智能的技術及應用都沒有明顯競爭優勢的條件下,搖旗吶喊、跟風、為人作嫁「純搞」消費市場的應用,充分說明台灣跟風及小確幸的心態,不但亂了章法,且耗費了稀有的科技資源。

▲ GPT之父的阿特曼曾表示GPT-4恐「威脅全人類」。(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台灣在產業轉型過程中缺乏自信

其實,GPT-4在製造業、高端教育/人才培育、法規管制體系、科技經濟發展、醫療健康、量子技術等領域也有重大的發展空間,捨棄台灣具有優勢的科技代工而屈就於消費性市場,顯示台灣在面對產業轉型及科技更迭的過程中缺乏自信,不具前瞻性的短線格局。

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仍在初始階段 過度跟風大可不必

從結構面來看,人工智能技術雖然在今年有跳躍性的成長,但目前產業發展仍在初始階段,碎片化的產業結構與台灣傳統的代工行業截然不同。台灣上游沒有技術的優勢、中游沒有平台的規模與市場、下游法規與資安問題也還在萌芽階段,過度跟風沒有必要,但智能技術的發展,對小經濟體如台灣,則必須仔細評估與布局。

雖然GPT-4理論上能把許多分布式的碎片「連結、整合」起來,這對消費市場的功能並不顯著,但對製造業供應鏈整合或產業鏈布局則有極大的優勢,這也應該是台灣製造業「專業」轉型的契機。但值得注意的是:GPT-4的快速演化有機會精進產業分析能量及策略布局,這也正是台灣傳統代工製造業缺乏的。

跨業人才嚴重不足 GPT-4整合能力有助產業轉型


▲台灣具有產業經驗及科技背景的跨業能人才嚴重不足。(圖/資料照片,矽品提供)

全球GPT-4多是由資訊專業人士主導,科技、工業、教育、醫療、環保人缺席,台灣亦然。台灣具有產業經驗及科技背景的跨業能人才嚴重不足,而GPT-4所提供似是而非的解讀會使胡亂吹噓、忽悠等現象更加惡化。但若著眼於科技及產業經營人員的培訓工作上,GPT-4的龐大智能內容迅速整合能力有不可取代的功能。

GPT-4現在所看到的亂象,不會從根本上影響科學,技術和生活的發展,但產業的轉型卻可以藉助於其快速資訊的流通、科技/產業的融合、市場機制的形成等優勢條件。現代歷史一再證明,市場的力量是最接近想像中「神」的力量。市場經濟需要技術專業知識的加持,而GPT-4迅速的處理資訊能力使得「神」的力量得以充分發揮;而制度的力量則表現在產業布局及跨業融合中資訊快速流通與整合。

心態決定格局,格局決定未來,「製造服務業化、服務資訊化」曾是台灣產業轉型的口號,而GPT-4的出現促成口號落實及轉型的契機。在現代智能網路的世界中,「螞蟻雄兵變大象」是形成規模優勢的最佳策略,在市場經濟的運作下GPT-4有機會把碎片化的智能區塊連結起來。但若政府只在意意識形態掛帥的「產業國家隊」,錯把商機當成政治操作,台灣在智能領域難得的機會也將再次消失殆盡了!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聯合新聞網。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