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勞死的新聞時有所聞,這是因為很多人都搞錯奮鬥的意涵。專注於個人成長、財富增長、可支配財富增加、身體健康,最終實現財富自由,才是奮鬥的真正意義。(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 胡偉良/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長久以來,科技業一直出現著年輕人因過勞猝死的新聞,這似乎是個潛伏的社會問題,但似乎大多數人都不會把它當成問題;有人說,這是資本在剝削勞工?
在今天這樣的環境下,無論是拼命賺錢,還是拼命投資,還是僅僅靠著不停的積累,都已經適應不了當前的新經濟形勢。
年輕應該奮鬥 但奮鬥不能走向極端
有個企業家說過,三十歲別光想賺錢;如果一味只是奮鬥,最後說不定丟了命,或是落得一身病,那麼奮鬥就變味。也許有人會用成就偉大家業來安慰你,但這安慰不了身上的傷。
問題就出在,我們沒有看到奮鬥的本質:奮鬥不是為了創造更多財富,而是為了創造更幸福的生活。
投資是讓個人實現財富自由
我們說,投資,是讓個人財富保值、增值,直到實現財富自由。
▲ 很多人僅僅把財富看成帳目上數字的堆砌,看成資產規模的膨脹。(圖/pexels)
但很多人僅僅把財富看成帳目上數字的堆砌,看成資產規模的膨脹。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當房價開始猛漲,很多人就開始瘋狂搶購;追逐房價漲跌,追求帳面上的數字增長,追求在最短的時間賺錢,但很快就在不停追逐的過程中迷失了初衷。
過度加班,會讓人身體受損,甚至猝死。
過度投資,會讓現金流拮据,甚至破產。
比如,當台北市房價開始帶動全國房價上漲時,儘管投資者之前已經買了1套房子,但他認為漲價就是機會,又開始著手買第2套、第3套房,看起來房產的規模在擴大,資產已經逼近上億,但他卻發現,每個月要繳幾十萬的房貸,而自己手頭剩下可供支配的錢卻不到1、2萬。這千萬富翁,卻過著「拮据」的「窮」日子,甚至一旦收入發生變化,他可能面臨斷頭的危機。這樣的房子能稱其為「財富」嗎?筆者認為,沒有現金流,沒有帶來更多可支配的資金,那叫它們叫「負債」更為合適。
墊腳效應
有一個名詞叫墊腳效應,說的是在電影院看電影,有人站起來了,後面的人儘管不想站起來,可是因為視線被擋住了,於是他也站起來了,最後所有人都站起來了。
現實中,很多人都說,我也不想加班,我也不想拼命加槓桿買房,可是別人都那麼拼,我不拼就輸了。
為了在競爭中不敗,我們不得不站起來,踮起腳尖。
問題在於,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如果把第一個站起來的人趕跑,大家不就都能坐著看電影了嗎?
▲ 「墊腳效應」比喻人們從眾、好勝的心理。(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在澳洲、美國等成熟資本主義國家中,有一個普遍的觀念是:真正成功的企業管理者和老闆一週只需要工作幾個小時。衡量他們成功與否的標準,不是積累財富的多少,不是「500強」中的排名,而是要看每週是否能去出海玩遊艇;而我們的企業家和高資產人士,恰恰相反。他們執著於金錢,卻犧牲了健康、犧牲了快樂、犧牲了幸福。
想了解未來的幸福,必須審視過去的自己。反思自己過去所獲得的財富,犧牲了和家人共進晚餐的機會,錯過了陪孩子一起去海邊的時間。
奮鬥是成就自己的路徑,房產也是創造財富的途徑;但奮鬥不是最終的目的,傷害自己的健康更是不可取;同樣,房產多少不應是財富精英的標誌與代名詞,最終入不敷出、遭遇斷頭更不是正確的財富處置方式。
不是說不要奮鬥,而是要合理的規劃奮鬥、人生、健康等各個方面的關係;也不是不能買房,而是要合理規劃現金流和負債的平衡。最終,專注於個人成長、財富增長、可支配財富增加、身體健康,最終實現財富自由,用被動收入為家人和自己瀟灑揮霍財富人生,這才是奮鬥的真正意義。
▲ 想了解未來的幸福,必須審視過去的自己。(圖/商周提供、翻攝自unsplash)
熱門點閱》
►小資族理財》陳重銘、吳淡如/知識不是用來當社畜而是為了財富自由
►小資族理財》吳淡如、陳重銘/一夕致富是詐騙集團關鍵字 理財前先理腦
►小資族理財》胡偉良/認清「現金為王」 普通人只要存適當備用金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專注於個人成長、財富增長、可支配財富增加、身體健康,最終實現財富自由,用被動收入為家人和自己瀟灑揮霍財富人生,這才是奮鬥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