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憂鬱症的人 大多是堅強的人

我們想讓你知道…罹患憂鬱症的人,大多是堅強的人。在面對困境時,從不輕言放棄。但過大的壓力,導致大腦的邊緣系統失常,也就罹患憂鬱症。

▲▼李玟。(圖/ETtoday資料照)

▲李玟認真努力追求完美,成為華人巨星。(圖/ETtoday資料照)

● 提姆.坎多弗(Dr. Tim Cantopher)/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士

我的研究和臨床工作經驗上顯示,罹患憂鬱症的人,大多是堅強的人。在面對困境時,從不輕言放棄。但過大的壓力,導致大腦的邊緣系統失常,也就是罹患憂鬱症,症狀為喪失精力、欲望、自信、希望。但不要擔心,患者只要遵照醫囑服藥,大腦的化學傳導物質濃度必定會恢復正常,要有耐心,就像骨折需要時間才能癒合。而透過放鬆練習、拆分問題、時間管理、中斷思緒等技巧,就能避免憂鬱症復發。

不論憂鬱症的背景與路徑是什麼,請你想像一下這樣的狀況:你已經做了太多、太過堅持、太努力,而且撐了太久的時間了。保險絲現在已經熔斷。但這一切都不是你的錯。相反地,你值得擁有讚美與欽佩,而非那些已在你腦子裡堆積了一段時間的自我批評。

▲已有不少研究發現,兒童青少年憂鬱症罹患率增加。(圖/取自Pixabay、南投縣政府、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提供)

▲研究發現,不僅成人,連兒童青少年憂鬱症罹患率也快速增加。(圖/取自Pixabay、南投縣政府、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提供)

放下所有掙扎 停下腳步 好好休息

首先,你必須放下所有的掙扎。只要你繼續一如既往地鞭策自己,你的身體就無法開始好轉。掙扎只會浪費時間,因為專注力、精力與判斷力在罹病期間都處於最低點,其實並不能成就什麼。所以停下腳步吧。

這表示在情況許可下,你要請一段時間的假,脫離職場;這表示你要請人協助帶孩子與做家事,也表示取消所有讓你一直心生恐懼的社交活動。其實你很清楚(身體會告訴你)這些事情會傷害你,所以你才會害怕這些活動。如果強迫自己忍耐這些事情,狀況會繼續惡化。放棄掙扎還表示告訴家人、朋友、社區的慈善機構與所有你一直在協助的人,他們需要過一段沒有你的日子。如果對方有所抱怨,讓他們去讀一讀這本書。最重要的是,你根本就不要去理會那些對你說要更積極、要振作起來的那些人,除非你想要藉此對他們不客氣—其實那也無所謂。

坐著不動、躺在床上 都不是解方

不過問題在於如果你只是整天坐在椅子上不動,就會有太多時間去胡思亂想。你會擔心所有還沒做以及可能出錯的事情,你會掛懷生病期間,自己的職涯、家庭與人際關係可能受到的影響……這樣的情況會帶來壓力,也因此對你有害。

上床睡覺並非解方。就算只是躺在床上睡覺,沒有鑽牛角尖,也會讓你在夜間已短少的睡眠模式甚至變得更糟糕。臨床憂鬱症患者的睡眠需求,原本就已因為病況而降低,因此白晝時段的任何睡眠都會進一步讓晚上可能的睡眠時間變得更短。凌晨往往是臨床憂鬱症患者醒過來的時候,也是他們感覺非常沮喪、孤單並與不斷反芻的灰澀思想獨處的時段。

這個時候的病患陷入了困境:如何在不過度耗費所剩不多的體力前提下,停止自己的胡思亂想。根據我的經驗,陷在憂鬱症疾病深淵裡的人,面對任何耗費腦力或體力的事情時,精力最多只能支撐十到十五分鐘,之後就會感到疲憊,而他們若習慣性地超過精力極限,病情就不會好轉。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解決之道在設法讓腦子怠墮狀態 避免挑戰活動

所以解決之道在於想方設法讓自己的腦子處於怠惰狀態,盡可能避免任何具挑戰性的活動,至於那些躲不掉、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拆分成非常小的單位,一點一點地做。最好的狀態是消極被動,而最理想的情況,則是成為澳洲連續劇的忠實劇迷,前提當然是如果當事人可以接受那樣的品味。

澳洲的連續劇可以讓人什麼都不想地就坐定在那裡一直看—這類節目猶如一種心理層面的壁紙,填滿了所有的空間,也遮蔽了裂縫。只要放任身體去進行這樣的過程,身體自然就能復原。如果你無法忍受電視,那麼就去找出任何一件你覺得可以輕鬆去做的事情。不過要注意,通常覺得簡單輕鬆的事情,這時或許會變得困難,所以要去做那些當下覺得輕鬆的事情,而且不要做出「噢,真可悲,我甚至無法……」這類的價值判斷。去做些從客觀角度判斷能讓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的事情。

▲希望,好運,開心,陽光,幸運。(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

▲多多參加戶外活動,工作或家事做不完,達不到世人要求,管它的,讓自己放鬆開心生活。(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

處在這個階段的病患,不要做出任何足以改變人生的重大決定,特別是那些可能無法挽回的決定。就算事過境遷之後,當事人也許會覺得辭職是個非常好的想法,但在這個時候辭職其實是個很糟的主意。這段時間別離開家、不要出售任何東西,也不要急著取消假期出遊的計畫。

罹患憂鬱症 其實和染上肺炎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復原的狀況說不定比預想的還要好。千萬別傷害自己。我知道病患現在似乎覺得一切都毫無希望,但過一陣子等病況有所好轉時,一切看起來都會不一樣。病患的確可以走出臨床憂鬱症的泥沼。不要懲罰自己。罪惡感只是一種病徵,不太可能是當事人應該承受的折磨。確實,你的病況影響了家庭,但這並不是你的錯。罹患憂鬱症,其實和染上肺炎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不會有人因為嚴重的肺部感染,呼吸粗重、氣喘咻咻地躺在床上自責,不是嗎?感染了肺炎的你,也不會催促自己繼續堅持、振作。臨床憂鬱症若持續很久,後果其實要比雙側肺炎還嚴重,而且臨床憂鬱症就跟雙側肺炎一樣,完完全全是種生理疾病。

所以別再想東想西,隨心所欲吧。憂鬱症是改變自己思考方式的機會,患者必須重視自己的需要,放手讓別人負起他們本就該負的責任,才能在病癒後走向更快樂的人生。

 

▲ 提姆.坎多弗(Dr. Tim Cantopher)著,麥慧芬譯,《如果你想把全世界扛在肩上,憂鬱症就會找上你》,商周出版。(圖/商周出版提供)

●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摘自《如果你想把全世界扛在肩上,憂鬱症就會找上你》。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