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文/家庭觀念崩解 不願結婚才是低生育率關鍵

我們想讓你知道…歐洲經早就告訴了我們:家戶內的性別平等如果沒有跟上,整體生育率想要提升,事實上,難如登天。

▲ 東亞國家憑藉全球化發展而一個個展翅騰飛,但與此同時,東亞國家正經歷嚴峻的老齡化、少子化挑戰。(圖/記者李毓康攝)

● 丁學文/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兼總經理

我們看見,「年輕人不婚不育」、「新生兒再創新低」、「生育率全球最低」,這些有關社會變化的警訊不停在台灣出現。我們也看見,多年來,政府從育嬰假、生育津貼,甚至第二胎獎勵等各式各樣的政策拼了命端上桌,但這個在台灣上演的社會變化卻似乎鐵了心,一去不回頭。

很多人問:年輕人為什麼不生小孩?更多人怪罪低薪、高房價、工時過長,但我認為,放到東亞文化的整個發展脈絡來看,其實就像是人的生老病死,隨著西方世界的逆全球化發展,東亞社會這幾個憑藉全球化發展而一個個展翅騰飛的國家,正在歷經一個老齡化、少子化的欲振乏力,想要回血再展雄威,必須歷經整個社會體制的革命才有可能達成。

傳統觀念籠罩東亞少子化社會

▲ 本期《經濟學人》亞太版本的封面故事聚焦在東亞地區的社會經濟變化。(圖/翻攝自《經濟學人》封面)

這期《經濟學人》亞太版本的封面故事聚焦在東亞地區的社會經濟變化。在封面設計上,我們看見一位身著紅色T恤,雙手叉腰、英姿勃發的女孩子,後方的煙霧繚繞中,出現的則是隱含東亞地區,韓國南山的N首爾塔、日本東京的富士山、中國北京的故宮以及台北的101大樓。上面兩排黑色字體,大字寫的是「FAMILIES AND FREEDOM 家庭和自由。」小字則是「Why East Asia needs a social revolution 為什麼東亞地區需要一個社會革命?」

《經濟學人》這次用了緒論第二篇第十頁、亞洲板塊第一篇第19頁以及中國板塊第三篇第25頁三篇文章解析這個就在我們身邊發生的社會議題。文章提及「亞洲價值觀」曾經是東亞地區最引以為豪的特性,但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情況已經大不相同。 現在,所謂東亞政經體制是讓它們的經濟表現比西方來的好的主流想法早已不具說服力。這個地區的價值觀從另一個層面看來變得更加危險。 在中國、日本、韓國和台灣,亞洲人曾經的家庭觀念正在瀕臨崩解。

▲ 台灣、日本、韓國和中國等東亞國家正在走歐美富裕國家走過的少子化老路。(圖/達志影像)

正如《經濟學人》本周在亞洲和中國板塊報導的那樣,數百萬年輕人選擇了一種更寬鬆、更獨立的生活方式,在東亞社會,男性的主導地位正在降低。 在這麼一個擁有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區域,社會經濟和人口變化的影響非常巨大,它非常可能破壞既有的穩定,並進一步影響數百萬人的生活。

在日本,這種轉變第一次變得這麼明顯,1980年,至少有一個孩子的已婚夫婦占日本全部家庭的42%,單身者占20%。 現在的情况已經發生逆轉。 2020年,擁有孩子的夫婦只占日本家庭的25%,單身者占據了38%。 而且這個下降趨勢還在繼續。 去年,17%的日本男性和15%的18~34歲女性表示一輩子不會結婚,遠遠高於20世紀80年代初的2%和4%。中國的結婚人數也來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紀錄,只有十年前的一半。

在某些方面,年輕的中國人、日本人、台灣人和韓國人正在走向其他富裕國家早就走過的路子。1960年至2010年間,歐洲的結婚率下降了一半,原因很多,但類似的原因正開始壓低東亞地區的結婚率。 對許多人來說,走入婚姻殿堂不是人生唯一的選擇,養兒育女更是讓人負擔不起。 在整個東亞地區,婚姻仍然被儒家思想定義為一個男人主導和女人順從的結合。

高昂的房地產價格進一步抑制了建立家庭的積極性。 不一樣的人生選擇越來越被接受; 除了單身,它們還包括隔代群居,以及以往不受待見的未婚同居和同志伴侶關係。 越來越多的白領女性更是為了事業,延後了結婚安排。

傳統價值觀深深烙印在亞洲女性身上。 東亞地區擁有一批全球教育程度最高的女性,但在尊重女性權利方面的記錄很差。在世界經濟論壇對153個國家的性別平等排名中,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從2006年的第63名下滑至2022年的第102名。 韓國則是經合組織OECD中性別薪酬差距最大的一個國家。

如果這些聽起來耳熟能詳,那麼有兩件事讓東亞地區的巨大社會變革變得更加急迫,而且非常不好解決。 首先,婚外生子的禁忌仍然沒有解封。在整個經合組織OECD國家中,40%的出生是非婚生育。 在日本、韓國和台灣,這一個比例不到5%。其結果當然就是生育率的直線下降。 韓國現在是0.78,是有記錄以來最低的,台灣也好不到哪裡去。

日本和中國的出生替代率略高於0.5。 中國曾經殘酷的一胎化政策,現在被中國政府的鼓勵生育所取代。 但目前的情况顯示,這種情況已經很難扭轉。 預計在2020年至2075年間,這四個東亞國家的總人口將减少28%。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政府未能提出重振人口良策

第二個問題是,該地區的政府把情況搞得越來越糟。 沒有人認真提出能重振東亞疲軟人口的正確政策:譬如大規模的引入移民。他們的主要作法是通過稅收減免和補貼婚禮等方式來重振婚姻,但收效甚微。韓國總統尹錫悅承認,從本質上講,韓國在這些政策上浪費了280兆韓元(2150億美元)。更糟糕的是,中國和日本的政府採取的是更保守的做法,而他們的公民越來越反感這種做法。

▲ 東亞國家對於大規模引入移民的政策持保守態度。(圖/台北市勞動局提供)

韓國的上一任政府試圖將福利擴大到單身父母和未婚夫婦。 尹錫悅將低生育率歸咎於女權主義。 日本一直執政的自民黨也反對婚姻改革,甚至拒絕祝福同志婚姻。

當然,仍然有一些進展,特別是在台灣,台灣最近採取了更自由的路線。 它已經讓同性婚姻合法化,並在今年5月允許同志收養孩子。但作為一個整體被夾在現代性和傳統之間的東亞地區,仍然明顯受到傳統包袱的影響。東亞地區現在可以自由決定要不要接受傳統的家庭觀念,這就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決定不生小孩和自己過日子。

各國政府應該努力完成這場失衡的革命。即使整個社會變革已經不是他們可以掌控的,但所有一切絕對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他們至少可以讓它放慢速度。為了讓家庭生活更有吸引力,他們需要解决性別失衡及相關的成本問題,例如,將陪產假定為常規;傾聽人們的心聲,將法律承認擴大到同居、同志和其他非傳統的安排,並為他們提供已婚夫婦享有的支持,特別是在撫養孩子方面。 中國阻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或者日本不讓同志收養孩子,都是一種弄巧成拙和令人憤慨的錯誤決策。

▲ 日本自民黨反對婚姻改革,甚至拒絕祝福同志婚姻。不過札幌地院於2021年3月17日,裁定同性婚姻不違憲。(圖/路透)

上述的政策轉向當然不會立刻改變這個地區的人口結構變化。但與現在的情况相比,它們肯定會產生更積極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他們將讓數百萬人更自由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尤其是女性和同性戀者。 東亞各國見證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經濟繁榮。現在,他們必須開始學會關心人民的幸福和自由。

不願結婚才是低生育率關鍵

我認為育兒確實必須是整個社會、國家共同的志業,而不應該是女孩子一個人獨自承擔的天職。社會結構轉變以及家庭文化變動更不是一朝一夕發生的,所以,也不可能單靠一個動作、一個政策就可以翻轉回來,這個時代的轉動齒輪註定會繼續向前滾動,東亞地區凍結的人口成長很難再次回溫,尤其是我們最熟悉的中國、日本、韓國以及台灣。

我很早就發現,我身邊很多已婚的夫妻,都有著一到兩個以上的小孩,所以,年輕人不願意結婚才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所在。但相較於日本的系統性深入研究,台灣對未婚圖像的掌握其實太過匱乏。如果台灣曾經的高生育率是因為女孩子必須犧牲自己的教育和就業權去成就的,現在俯首可拾的丈夫外遇、丟掉尊嚴以及生活品質的情況,當然會讓越來越多的女孩子不願意走入家庭。

▲ 在傳統社會中,生小孩往往要犧牲自己的教育和就業權,這讓越來越多的女性不願意走入家庭。(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但如果很多人其實是想成家而不能實現,那政策就應該有針對性的幫忙她們得償所願,譬如是不是考慮開放那些未婚的人們有機會為人父母,讓他們達到生育自主的要求。另外,認真了解有多少人其實渴望成家而不得?有多少人因為低薪或高房價而不敢組成家庭?又有多少單身者只想要孩子不想有伴侶?這些都需要更加細緻的實證研究,才能找出對台灣最有幫助的生育政策。

當然,最最重要的就是,持續推動友善、支持婚育的性別平權社會才是台灣現在最應該戮力以為的關鍵。歐洲經早就告訴了我們:家戶內的性別平等如果沒有跟上,整體生育率想要提升,事實上,難如登天。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經濟日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丁學文

丁學文 丁學文

現任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畢業於台大經濟系、美國康乃爾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最愛孜孜不倦、與人分享的利他生活;希望拉高視野,帶給大家不同新觀點。

丁學文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