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稱「風光」發電狀況好 政府為不砸招牌拿民生豪賭

我們想讓你知道…執政黨為了自己的「非核家園」招牌,只想要抄近路繳出及格的卷面成績,卻忽視了更為重要的整體電網調節,完全是拿全民的生活與產業豪賭。

▲ 台電日前指出當前「風光」發電狀況良好。(圖/記者周宸亘攝)

● 陳怡然/科技業從業人員

台電於7月9日晚間發布訊息,指出當前「風光」發電狀況良好,每五度電當中就有一度來自綠電。這樣的說法令綠能發電看似前景無限、成績亮眼,但背後卻隱藏著電網調節的龐大隱憂,以及透過「風光」合併計算以隱藏風電設置成效不彰事實的意圖──在夏季用電量達到高峰之際放出這個新聞,一方面頗有為了「非核家園跳票」收拾善後的意味,另一方面也很像是在安撫民眾,提高民眾對於穩定供電的信心。

風電成效低落 弊案時有所聞

首先,台電消息利用「風光」發電合寫,合併計算太陽能與風電發電成效,其實正是在混淆民眾視聽,隱蔽風電低落的發電成效。攤開台電每日揭露的供電資訊,風力發電在尖峰時段,差不多也僅能提供至多總發電量1%至1.5%的發電量,根本談不上是發電狀況良好。若再將台電消息中提到的「一周發電量超過1.35億度」、裝置容量5.7GW(5700MW)進一步與行政院2019年喊出的預計2025年「發電量215億」、每小時平均發電800MW相比,會發現這數據幾乎慘不忍睹,達成進度嚴重落後,僅能靠看似龐大的帳面數字矇混過關。

▲ 風力發電在尖峰時段,至多僅能提供總發電量1%至1.5%的發電量。(圖/台泥提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事實上,縱然台灣擁有絕佳的風場,適合發展離岸風電,但這幾年受限於人謀不臧、規劃不善,風力發電的進展一直相當有限。不僅西海岸弊案頻傳,收賄、圍標的醜聞時有所聞,且逐漸升溫的兩岸衝突也令外資持續撤離──這顯示了執政黨在這幾年間,一直沒有辦法有效率的維持政治清明,令盤根錯節的地方派系與利益糾葛成為了風電發展的絆腳石,同時更無法創造安穩和平的台海情勢讓廠商得以安心投資、落地生根。此外,政府對於風電國產的協助有限,除了僅提供5元以上的躉購費率補貼,在第三階段的離岸風電開發更是直接放生,完全沒有任何額外補助──這與歐美各國的大力獎勵大相逕庭,完全看不出執政黨對於發展風電場的決心與誠意。

為繳出及格成績 拿民生去賭

而不只兩岸與地方政治上的跛腳無能,拖累了執政黨「非核家園」的能源轉型,對國際情勢與產業發展的錯誤判讀,也一併造就了綠能跳票的窘境。今年年初,執政黨才讓經濟部長王美花親上火線面對媒體,承認「2025非核家園」無法順利達標,最主要的原因正是錯估了伴隨著產業升級與發展所增加的能源消耗:台積電等半導體廠商擴廠、台商回台投資,都帶來了更高的用電需求成長。當再生能源發電佔比無法提高,自然也僅能額外增加燃煤機組的使用。

▲ 經濟部長王美花年初承認「2025非核家園」無法順利達標。(圖/記者廖婕妤攝)

更為致命的是,風電與光電等再生能源佔發電量比過高,其實並不值得執政黨沾沾自喜:風電與太陽光電都不是穩定的發電方式,大幅提高再生能源於整體發電佔比,無異於走回「看天吃飯」的老路,遇到陰雨、風停等狀況時,這些發電量就會直接歸零,令供電直接斷炊。與此同時,燃煤、核能又並非適於緊急升降載的發電形式。而當前利於快速升降載的機組類型僅有燃氣與水力儲能,然而這兩者在現有的發電結構內佔比仍然有限,顯然尚且無法負擔這20%的「風光」再生能源所帶來的不穩定。顯見執政黨為了自己的「非核家園」招牌,只想要抄近路繳出及格的卷面成績,卻忽視了更為重要的整體電網調節,完全是拿全民的生活與產業豪賭。

是改變錯誤能源政策的時候了

執政黨這數年來在能源政策上的錯誤已經板上釘釘,成為定局。但他們仍然不願認錯,意圖靠著新聞、消息文過飾非,替自己失敗的營運與施政擦脂抹粉。離岸風電不僅裝置容量設置進度遠不及格,數年間無法吸引更多廠商進駐投入,甚至還嚇跑外資,足見執政上的潰敗無能,只剩下每年新畫出的大餅,讓死忠的支持者望梅止渴。然而穩定的能源是產業成長的根本,永續發展更是百年大業,作為選民,我們不應放任無能貪腐的政府搞垮一切、錯失能源轉型的先機──現在正是承認當前失敗的能源政策,修改過於樂觀天真的期待,並且尋求更為務實的解方的時候了。

▲ 穩定的能源是產業成長的根本。(圖/CFP)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