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儷容/明年經濟成長恐不如今年 疫期寬鬆措施轉緊縮

我們想讓你知道…疫情期間許多國家為支撐經濟成長普遍推出之財政補貼等寬鬆措施,可能會逐漸降低甚至轉為緊縮。換言之,2024年經濟成長不如2023年。

▲ 2024年經濟成長不如2023年,若再計入近日爆發之以巴衝突效應,全球經濟前景恐令人更加憂心。(圖/路透)

● 王儷容/中經院研究員

因各國經濟表現多較先前預期為佳,9月以來,主要機構多上修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如OECD與S&P Global預估2023年成長率為3.00%及2.58%,較6月或7月分別上調0.3及0.2個百分點;但在2024年之經濟成長預測值上,則分別下修0.2至0.1個百分點,分別為2.7%與2.33%。換言之,2024年經濟成長不如2023年;假若再計入近日爆發之以巴衝突效應,VIX恐慌指數上揚,全球經濟前景恐令人更加憂心。

2024年經濟成長恐不如2023年

2024年經濟成長預估不如2023年,與各國強力升息之滯後效應,如影響投資及民間債務,應有關聯。另外,相對於國際預測機構及聯準會之上修經濟預測,華爾街金融人士在升息之影響程度上看法迥異:金融界人士擔心升息乃至於債務問題,認為會加大破產潮及金融不穩定,以及經濟產值之掉落。

以全球經濟領頭羊美國為例,聯準會主席鮑爾早在7月即表示,聯準會認為美國經濟不會衰退,9月FOMC即上修美國經濟成長率:2023年實質GDP(由6月的1.0%)上修至2.1%,甚至2024年GDP成長預期也上修至1.5%。

▲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於9月坦承,升息拖慢經濟的程度沒有原先預期那麼大。(圖/路透)

鮑爾更於9月坦承,升息拖慢經濟的程度沒有原先預期那麼大;一些官員認為政府因應新冠疫情的對策,強化了民間部門面對利率升高的韌性;其他官員則暗示單純就是利率還不夠高,不足以大幅壓抑需求。一些市場人士揣測,美國的中性利率(對經濟影響不明顯的利率水準)可能已升高。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殖利率高漲 美股溢酬來到14年新低

然而,在金融層次方面,9月底美股三大指數齊步收跌,主要因聯準會釋出利率長期走高訊號,美債殖利率衝向2007年來新高水準,投資人擔心將促使借款成本增加,並對股市和其他資產價格造成壓力,導致投資、聘僱及經濟活動減弱。

美股相對公債風險溢酬來到14年的新低;美元資產賣壓自債市延伸到股市,摩根大通認為美股會再跌兩成。果不其然,投資人評估最新一季企業財測後,美股四大指數19日大幅收低,道瓊收跌超過300點。

實際上,殖利率高漲,已導致近年持續買進數兆美元公債與公司債的銀行業者、保險公司、退休金基金和私募股權業者,都蒙受巨大損失。美國銀行業的債券投資組合中,最不透明部分的帳面損失接近4,000億美元,為史上最高。另外,歐洲銀行業者上半年遭受的衝擊介於0.8至1個百分點,但在銀行業發布第3季財報時,這個衝擊預料也將擴大。

▲ 殖利率高漲,已導致近年持續買進數兆美元公債與公司債的銀行業者、保險公司、退休金基金和私募股權業者,都蒙受巨大損失。(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緊縮財政不可避免地降低經濟成長

高盛經濟學家警告,美國經濟面臨汽車產業罷工、聯邦政府停擺、學貸恢復還款及油價上漲等多重利空,預估第4季經濟成長率將降至1.3%,低於第3季的3.1%。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超額儲蓄已花光,消費者信心正慢慢減緩;美國百貨公司紛紛回報卡債拖欠率升高。

另要注意的是,歐洲央行ECB於9月連續第十次升息時指出:「貨幣政策已竭盡所能對抗通膨」,「現在輪到財政政策來承擔責任」。換言之,疫情期間許多國家為支撐經濟成長普遍推出之財政補貼等寬鬆措施,可能會逐漸降低甚至轉為緊縮事實上,高漲之利率已不斷加重各國債務負擔,如美國債務利息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達到前所未有的1兆美元,超過美國國防支出;而美國整體國債已經超過33兆美元。緊縮的財政降低經濟成長之趨勢,將無法避免。

▲ 歐洲央行於9月連續第十次升息時指出:貨幣政策已竭盡所能對抗通膨,現在輪到財政政策來承擔責任。(圖/歐洲央行官網)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經濟日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