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不只開一次的「門」

陳鴻逸

近來幾個性(別)議題再度攻佔媒體版面,如教育部預計九月啟動從小學到大學的愛滋教育、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的「肛門是個人及國家社會的鬼門」言論、每天六人愛滋確診與感染者的年輕化、愛之激動同盟會的成立等等。交集的關鍵語不外乎愛滋、同性戀者、不安全性行為,相關議題雖非「新」聞且有研究支持,卻依然充斥著如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疾病的隱喻》中對部分疾病(如愛滋病)的誤解、恐懼甚至污名化,在在透顯出台灣性(別)教育盲點與偏頗的現象。

性作為身體經驗的一環,在不同階段、公/私領域有著不同的操作效應,如國家發展轉型中,被挪移作為人力資源機制,性此時已減除了愉悅感與個人化的可能;在戰爭或戒嚴時期,如軍中樂園就被轉化成戰備機制之一;在藝術創作上則是精神動量的來源與再現;在教育機轉下,是建構自我認同/身體識別的一個面向,也是多數人參與性(別)議題的起點。可惜在更多時候,性往往成為一種「贅述」,無法與身體自主、性別認同作有效聯繫,如施一文雖無意卻無形中拉出同性戀、愛滋的標籤支線,但當中確實忽略了應在整體文化現象、性(別)教育、疾病醫療的軸線中審視,才能真正地釐清「性行為的多樣化與安全」、「愛滋傳染途徑及醫療」的區隔與面貌,或許也才能扭轉大眾的單向認知。

但看到政府、學校及社會團體願意認真實踐,這總是好的一步。因為不論異/同性戀,對於性有需求時,其教育就不應停歇。所以性知識大門絕不能像鬼門,一年只開一次,因為相關議題在台灣性(別)場域中,從來就沒有剛好的問題而已!

●作者陳鴻逸,彰化師範大學博士生。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照片為達志/美聯社。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