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兆山/超高齡社會將至 定期骨質密度篩檢勢不可擋

我們想讓你知道…延緩骨質疏鬆症有三建議:適當日曬以增加體內維生素D、透過荷重運動以訓練與強健骨骼與肌肉、增加鈣質食物攝取。

▲ 台灣的髖骨骨折發生率為亞洲區第一,世界排名第九。(圖/翻攝自pixabay)

● 黃兆山/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

骨質疏鬆症目前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僅次心臟病的全球第二大流行疾病,研究顯示,台灣的髖骨骨折發生率為亞洲區第一,世界排名第九。國發會預估,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65歲以上人口將達468萬,而隨著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也成為台灣重大的公共衛生議題,民眾應隨時注重骨骼健康與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

女性骨質疏鬆盛行率高

▲ 女性髖部骨折的風險勝過乳癌、卵巢癌和子宮癌的風險加總,也高於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圖/示意圖/記者趙于婷攝)

人口老化加劇骨質疏鬆現象,其中又以女性族群的盛行率較高。2005~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50歲以上的人口中,男性骨質疏鬆症平均盛行率為23.9%,女性則為38.3%,且有近5成男性和逾9成女性在超過80歲後患骨質疏鬆。2013年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的《亞洲觀察報告》(Asia-Pacific Regional Audit)指出,台灣有近7%為骨質疏鬆症患者,其中59%為停經後婦女。2008-2019年健保資料發現,每年50歲以上新發生之髖部骨折個案每年超過兩萬例,男性約7,500~9,000人,女性13,000~14,000人,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大約三分之一的台灣婦女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之骨折;男性也約有五分之一的風險。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2023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引》中也強調,女性髖部骨折的風險勝過乳癌、卵巢癌和子宮癌的風險加總,也高於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女性的骨質疏鬆盛行率高,主因為更年期雌性激素的分泌會急速降低而嚴重加速骨質流失速,更突顯女性應定期進行骨質疏鬆篩檢,重視骨骼健康。

除「存骨本」 也須透過定期篩檢「驗骨本」

▲ 針對延緩骨質疏鬆症,除「存骨本」外,也需定期透過「驗骨本」的方式隨時監控骨骼健康狀況,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圖/北醫附醫提供)

針對延緩骨質疏鬆症,國健署提出三建議:適當日曬以增加體內維生素D、透過荷重運動以訓練與強健骨骼與肌肉、增加鈣質食物攝取。除「存骨本」外,也需定期透過「驗骨本」的方式隨時監控骨骼健康狀況,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目前台灣共有三種檢視骨骼的方式,包含X光影像、骨骼代謝指標與骨密度檢測。其中,X光影像需至少達30%的骨量流失才能判別,而骨骼代謝指標目前僅作為骨密度流失速度之參考而無法視為診斷依據,故以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為主的骨密度檢測為目前最有效的篩檢方式。DXA除了是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唯一建議的標準篩檢、診斷及追蹤骨質疏鬆症的工具外,也能進行身體組成分析,讓醫師得以提供飲食與運動的評估與調整建議,除預防骨質疏鬆也能預防相關疾病。

▲ 以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為主的骨密度檢測為目前最有效的篩檢方式。(圖/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提供)

國健署與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推動骨質疏鬆防治,然而健保署資料顯示, 2013年至2022年間,每年65歲以上人口進行骨密度檢測的比例皆維持僅2%左右。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由高齡化社會到高齡社會歷時25年,預估僅7年又轉為超高齡社會。骨質疏鬆是無聲的疾病,也是老化社會中需受重視的公共衛生議題,故民眾應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測,以達到早期發現骨質疏鬆症,早期預防與治療之目標。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