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道之正途--為中華武術刺槍戰技協會之當前要務發聲

▲▼台灣民間有群人默默推廣刺槍術。(圖/中華武術刺槍戰技協會提供)

▲▼台灣民間有群人默默推廣刺槍術。(圖/中華武術刺槍戰技協會提供)

張博智

在眾人熱心的發起與支持下,刺槍戰技協會於焉誕生,為發展槍道鋪陳平台。

如今,各種協會如雨後春筍般設立,即使是武道也是頗為繁盛,而它們立足與發展之道,無非自許有獨特的屬性,刺槍戰技協會亦不例外。

就我涉足「武林」的粗淺歷程經驗言,先是與本土的「金毛師」學一點拳棍,再跟焜成老師學一點螳螂與槍術,自省因為資質駑鈍,雖然歷時數年勤於聞雞起舞孜孜不倦卻仍未得進入堂奧,唯一可取之處,養成早期活動筋骨的好習慣,以及奠定了武學的淺薄基礎。

▲▼台灣民間有群人默默推廣刺槍術。(圖/中華武術刺槍戰技協會提供)

後來,投筆從戎從教職轉為軍職,更自願進入體幹班受訓並擔任教官,且一竿子插到底,歷28年,從一而終,即使退了伍不卸甲,依舊在體幹班做志工,且四處行槍。其實,平日的生活總以活動拳腳為輔,而以習槍練槍為主,行槍也者只能算是旁騖。

二十八年軍旅,專業於體能戰技,尤其置教學之重點於跆拳、刺槍與近戰格鬥技能。退伍十幾年間,更將重心置於刺槍戰技的研習與傳承,其間的緣由約略有幾:

其一職司教學者多屬客串,不思求精,我謂之「教槍卻不練槍」,不忍槍術中落且遭污名;其二長年與槍共伍,頗能體察它的特長與價值,願倚之為杖,與之共生。

▲▼台灣民間有群人默默推廣刺槍術。(圖/中華武術刺槍戰技協會提供)

至於成立協會,除了前述的緣由之外,當然是希望夥同有志一同之志士,共同促進參與、精進學習、發揚槍道。

協會成立了,千頭萬緒,總以揚長為先,意即獨樹一格,彰顯槍之特長與價值為首務。

基此,宣導以招募會員擴大參與面,敦聘顧問以厚植支撐之底蘊之外,就是舉辦研習導正認知與要領,精實精進職能,進而培育師資以利推廣;再次辦理晉級升段與比賽,增強參與學習之誘因與標的,期能激發自主持恆學習,養成練槍習慣與風氣。

武學雖各有派別,萬法歸宗,根源還是正確有效持恆的鍛鍊。就槍藝言,充分體會槍的特長與價值,才不會積非成是、誤假為真、見異思遷、人云亦云。

習練技藝之初,或有先博採以識各家之長短者?但若欲求精到,時間精力有限之下,端賴化繁為簡、由博而約,以槍道之習練為例,如尚處於徘徊入門或粗具基礎者,自當以專注其術方能導入正道,如其夾雜涉獵,恐在力有未逮之下,常處於生疏狀態?

▲▼台灣民間有群人默默推廣刺槍術。(圖/中華武術刺槍戰技協會提供)

至於熟諳其長其妙者,或將練之眷之戀之而無暇旁顧?或將觸類旁通,化物為械,化械為槍,隨手取物皆可為槍?

必也正名乎!協會名之「中華武術刺槍戰技協會」,自當以揚槍道之長為首要,尤其是值此槍術不明的情況下,更應專注此術之學習進修,方期在有限的條件下,逐步體察其之特長與價值,若能浸淫其中勤訓精練,假以時日,必能熟諳槍道之長處與妙著!

熟諳槍道者,入手即槍,化物為械,化械為槍,由槍入道;未能入門者,器械分明,是刀即刀,持槍卻以刀棍用。

月棍,年刀,日日槍;一年刀,三年槍,十年劍;刀棍一路,槍劍同門,槍道尚簡在圈與扎,但簡單其實不簡單,試問孰能日日的槍數十年如一日?直言之,有志一同於槍道者,説不如做,做不如練,練則必須持恆以之永矢弗諼!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