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宜/可惜了炒粿條! 憶起檳城街頭翻炒聲

我們想讓你知道…眼見不一定為憑,鏗鏘有聲的炒粿條是一種人們期待下的產物,還是必然的發生?這些都讓人更想深究食物的本質與飲食文化的意義。

▲ 受到寶林茶室新聞事件的影響,不少馬來西亞料理餐廳的炒粿條銷量都受到影響。(圖/ETtoday資料照)

● 陳靜宜/美食專欄作家

受到寶林茶室新聞事件的影響,聽到台灣同樣賣馬來西亞小吃的店家說,炒粿條這道菜銷量受到了影響。希望將來店家出售這道食物時,都能慎重以待,因為炒粿條是一道非常美味的食物。

「炒粿條」三個字裡除了「粿條」二字以外,「炒」也跟粿條息息相關。

到了檳城幾次,每次總少不了吃炒粿條。當地朋友們都苦惱:「你來吃過那麼多家,都不知該再帶你去哪家了。」我原本也認為吃過的東西就不用重複,然而炒粿條扭轉了我的想法,它都帶給我不同的體悟。

先說「炒」粿條這件事,回想起第一次到檳城,大馬飲食作家林金城說,「到檳城,一定要吃炒粿條。」但我們趕時間,於是就近找了一攤炒粿條吃,只是粿條還沒上桌,他竟就拉下臉來,待粿條上桌,他吃了一口便說,「炒出這種粿條,實在太丟臉了!」

他堅持轉戰到另一攤炭火炒粿條,尚未走到攤子前,大老遠就聽到炒鍋鏗鏘有聲,猶如刀劍相接。他放心地說,「這才是炒粿條該有的聲音,剛剛那家的聲音完全不行。」

他補充,炒粿條少不了黑醬油,為了不使黑醬油裡的糖遇熱沾鍋燒焦,炒手必須快速翻炒才行。

▲ 大馬飲食作家林金城說,炒粿條少不了黑醬油,為了不使黑醬油裡的糖遇熱沾鍋燒焦,炒手必須快速翻炒才行。(示意圖/Unsplash)

之後,我便認定了鏗鏘有聲的炒法,才是炒粿條該有的樣子。直至最近,造訪了檳城另一家粿條攤,攤主是一位女性,她的父親炒粿條炒了五十年,辭世後由她接手繼續炒。

她的炒法輕柔、動作小,看起來雖不如鏗鏘有聲版來得帶勁,然而炒出來的粿條鑊氣十足、不留殘油,一時之間讓我陷入困惑中。

一位當地廚師朋友提供我另一種看法,「不斷快速翻炒,反而使粿條容易斷裂,影響賣相。」

翻鍋的用意,是讓食材受熱過程中,同時減少接觸鍋面的機會,以免造成過熟;然而有些廚師在食材還沒受足熱氣就翻面、再翻面,純粹為了翻鍋而翻鍋,頻繁翻鍋有時還會拉長烹調時間,而且不正確的姿勢容易使手腕受傷,造成職業傷害。

炫技的人就只是虛張聲勢,沒有真本事嗎?不一定。

不炫技就一定美味?也不一定。

人們總說眼見為憑,但眼見不一定為憑,鏗鏘有聲的炒粿條是一種人們期待下的產物,還是必然的發生?這些都讓人更想深究食物的本質與飲食文化的意義,這是炒粿條教給我的一堂課。

▲ 鏗鏘有聲的炒粿條是一種人們期待下的產物,還是必然的發生?(圖/記者黃士原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陳靜宜」臉書專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