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lis/斷捨離好難! 居家整理卡關時運用四心態

我們想讓你知道…不要打著你是為家人好的旗號試圖去矯治她,反而必須先尊重她的需求和價值觀,然後以開放的態度跟她聊聊她對買這麼多東西的看法。

▲ 家人對雜物的容忍度超高,表示雜物對他們而言並不構成困擾。(圖/網路)

● Phyllis/整理師

「家人的收納習慣不同,對雜物的容忍度超高,要怎麼讓他們動手整理?」

家人對雜物的容忍度超高,表示雜物對他們而言並不構成困擾。既然不構成困擾,意味著整理收納這件事情不夠重要,他們沒有需要特別給予關注。

更進一步分析,所謂「容忍度超高」或許只是你的觀點而已,他們根本沒在「容忍」。一是他們對屋況的期待沒有你高;二是他們對這種屋況習以為常;三是雜物尚未對他們造成實質上的損害,整理收納這件事情不具急迫性;四是他們說不定認為整理收納很困難、很吃力,如果與雜物共處可以避免失敗和勞累,那麼就這樣過下去似乎也無不可。

因此,你要麼讓他們同理你的困擾,拉高他們對屋況的標準;要麼主動整理,讓他們可以「坐享其成」。當然,你還可以製造外部驅力,例如宣稱你要帶交往的對象回家吃飯等等,讓他們產生改善屋況的短期目標,否則恐怕只能等到有人被雜物絆倒、被墜落的雜物砸傷,或是遇到失火、迫遷等狀況,事情才會有所轉機。總的來說,沒有動機就沒有行動,這是必須解決的首要之務。

不要干涉家人的喜好 請記得「為自己而做」

我娘好愛買購物台和菜市場的廉價衣物,她認為那些東西CP值很高。我粗估她的褲子超過一百件,但她總是說她少一件,而且買了一堆褲子她還不是每天都穿那幾件。我該怎麼說服她別再亂買呢?

▲ 一個人之所以購物,有各種不同的理由,、暫時紓解壓力、展示個人品味和社會地位、自我獎勵、單純娛樂和消遣都是可能原因。(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一個人之所以購物有各種不同的理由,有可能是為了暫時紓解壓力,有可能是企圖展示個人品味和社會地位,有可能是做為自我獎勵,也有可能是單純做為娛樂和消遣。很顯然,你的購物理由八成跟你娘不同,而且你們的需求層次和滿足點也不太一致。你在意的是舒適或美感,媽媽在意的卻是生存和安全──只要庫存量夠多,她就會感到安心和愉快。

買很多褲子是媽媽的課題,你不需要介入她的課題,媽媽也不需要讓別人干涉她的課題。媽媽買到自認為CP值很高的褲子時,可能會覺得自己是個消費高手,她的自我價值感會瞬間飆升。如果她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付出都被視為理所當然,沒有得到特別的誇讚,那麼買幾條便宜的褲子就能自我感覺良好,其實是非常划算的交易。

媽媽也可能沒有其他的娛樂管道。如果家庭成員平時各忙各的,她經常受到冷落,而她又無法排解獨處時的寂寞,那麼看購物台和大家一起下單搶購,或是去菜市場和商家討價還價、聊天互動,都能讓她感覺自己仍是群體中的一員,對她而言不是一件壞事。怕只怕長期依賴購物來調節情緒,有可能導致財務吃緊或影響生活品質等不良後果。而我猜想,這也是你受不了媽媽這種行為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還是決定介入,請記得這是為你自己而做的。在內心深處,你是為了避免媽媽的不良後果令你擔心,甚至波及到你,才會期待能儘早控制她的行為。因此,不要打著你是為媽媽好的旗號試圖去矯治她,反而必須先尊重她的需求和價值觀,然後以開放的態度跟她聊聊她對買這麼多褲子的看法。你可以跟她分享你觀察到的事實──她每天都穿同樣的幾件──但是不要批評她的行為。你只要表達關懷就好。

▲ 與長輩溝通時,尊重他們的感受,表達你的關懷,同時避免對他們造成過多的壓力。(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接下來,你可以引導她談談一直買褲子有沒有帶來什麼困擾,例如預算超支或收納失靈等等。如果她順勢向你求助,你可以決定要不要幫,或是要幫到什麼程度。如果她不認為自己有任何困擾,也請你別再自尋煩惱。以下是你決定幫忙之後可以做的一些事情:

一、協助她清點已經擁有的褲子。了解現有的庫存,能讓她更理性地看待購物需求。
二、教她收納褲子的方式,讓她更容易找到她需要的褲子,降低重複購買的機會。
三、和她一起設定明確的購物預算,這有助於降低她亂買的頻率。
四、陪她找出能獲得自我價值感或排解寂寞的其他方法,以代替購物所帶來的快感。
五、和她聊聊穿搭,陪她一起購物,你不僅能提供意見,還能強化你們之間的互動。

請記得採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向媽媽開啟話題。尊重她的感受,表達你的關懷,同時避免對她造成過多的壓力。這麼一來,你們才有機會找到共同的解決方案。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假設你的衣櫃是專櫃 你願意買哪幾件?

▲ 有些人會因為熱愛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而假設其他人看待該物品的角度會和自己一樣。(圖/unsplash)

如果你在理智上知道應該放手,但心理上就是過不去,有時原因可能是出自某些心理偏誤,例如稟賦效應和沉沒成本謬誤。 何謂「稟賦效應」?美國行為經濟學家理查.塞勒指出,人們會因為擁有某件物品而高估了它的價值,而且對這件物品的估價遠高過它不屬於自己的時候。這使人們誇大了所有物的價值而捨不得丟棄,丟棄時會覺得自己很浪費,或是在物品進入二手市場時,為它訂了超出市場行情的價格,導致物品難以脫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的實驗便是一例。他與同事曾經隨機地將咖啡杯交給半數的受試者。他們問第一組願意用多少錢賣掉自己的杯子,又問第二組願意為花多少錢買下那些杯子。結果,「擁有」杯子的人想以至少5.25美元出售,但沒有杯子的人最多只願意支付2.75美元購買。也就是說,光是「擁有」就已經使杯子的主人替它估出了較高的價格,而且也比較不願意割愛。

在另一項實驗中,杜克大學的行為經濟學教授丹.艾瑞利向抽中校園熱門球賽門票的一百位學生詢價,同時也問沒有抽中門票的學生願意出多少價格購入,結果抽到門票的學生索價大約2,400美元,而買主的平均出價則是170美元,兩者差距達14倍之多!艾瑞利認為,「我們熱愛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而且「我們假設其他人看待這樁交易的角度會和自己一樣。」

▲ 囤積症研究者將這種把東西挪來挪去、反覆整理卻一事無成的行為稱作「攪拌」。(圖/Unsplash)

在斷捨離的過程中,你難免必須面對稟賦效應。你可能會覺得你的東西獨一無二,要再找到如此不可取代的物品可能性不高,於是評估過後又將它們「暫時」擺回了雜物堆。囤積症研究者將這種把東西挪來挪去、反覆整理卻一事無成的行為稱作「攪拌」,而這種行為確實讓人在篩選雜物時很容易卡關,甚至把明明已經裝箱、裝袋準備要丟掉的東西,又再撿了回來。

為了克服稟賦效應,我經常建議在衣服堆中攪拌的學員們,「請假裝你的衣櫃是個專櫃,看看你現在願意花錢買回家的衣服是哪幾件?」這麼問的理由有三:

一、你必須假裝那些衣物不屬於你,你才能理性地做出取捨。

二、「現在」意味著你並非因為過去和未來而保留,你是此時此刻就想穿它。

三、「願意花錢買回家」代表你想把辛苦賺來的血汗錢變成你喜歡的樣子,你願意為了穿它而付出代價。

根據我的經驗,如果請你挑出你要丟的衣服,十件裡面你可能只會挑出三件。但是如果請你挑出你想穿的衣服,十件裡面你可能還是只會挑出三件。那麼你不想穿卻不肯丟的那四件,便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衣物。換句話說,如果你只挑出你肯丟的,那些雞肋將一直停留在你的衣櫃裡無法代謝出去。以上這個方法也適用於整理其他的櫃子和收藏,只要把問題改成「請假裝你的櫃子/層架是賣場,看看你現在願意花錢買回家的東西是哪幾樣?」即可。

▲ 在整理衣櫃時,可以問問自己:「假設我的衣櫃是個專櫃,我現在願意花錢買回家的衣服是哪幾件?」(示意圖/pixabay)

比起獲益 人們更傾向避免損失

讓人捨不得丟的另一個心理偏誤是沉沒成本,它指的是已經付出且無法回收的成本,例如大量的時間、金錢和資源,而這會導致一個人持續進行某件事情或某種消費。於是,你會硬著頭皮看完你已經付錢買票,但發覺並不好看的電影;你的衣櫃裡也可能堆滿了很昂貴,但你根本不會再穿的衣服。

一般而言,人都討厭失去,當收益和損失等量時,比起獲得收益,人們更傾向於避免損失,這就是康納曼與搭檔阿莫斯.特沃斯基所提出的「損失規避」現象。意思是,為了避免損失,我們寧可讓已經消失的成本,非理性地影響我們未來的決策。好比說,電影票已經無法退款了,此時該考慮的不是已經花掉的電影票錢,而是判斷要不要繼續看完難看的電影,讓自己花時間活受罪。又好比,你3年前花了5,000元買下一件很難穿搭的古怪外套,外套不可能拿去店裡退貨,因此你該考慮的不是已經花掉的5,000元,而是判斷要不要繼續保留少穿的外套,讓它在衣櫃裡面多占一個位置。

沉沒成本容易扭曲我們的決策,使我們帶著避免浪費和損失的想法,繼續某種可能會招致更多損失的行為。如果我們繼續花時間看完一部爛片,我們就失去了運用這段時間去做其他事情的可能性。如果我們繼續保留那件外套,我們就失去了運用這個櫃內空間去收納其他單品的可能性,甚至失去了3年前就將它打折變現的可能性,而這些都是我們犧牲掉的機會成本。

▲ 一般而言,人都討厭失去,當收益和損失等量時,比起獲得收益,人們更傾向於避免損失,因此往往會硬著頭皮看完你覺得很無趣但已經付錢買票的電影。(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擔心丟掉後又需用到 該如何調適?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面向來解析。

一、請回想你上次用到這個東西是什麼時候,如果是上個星期,也許你不該丟掉它。如果你上次用到時已經是N年以前,那麼你再用到它的機率極低,東西只是堆在那兒生灰塵而已。況且,如果你想升級體驗,將物質滿足點從「生存」提升到「舒適」,從「舒適」提升到「美感」,那麼丟掉後,等需要時再換個更好的,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二、會擔心,表示你期待自己不會「犯錯」,但是一個人有可能不犯錯嗎?這裡我想介紹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女士的「冰山理論」。她以冰山來隱喻一個人的外部行為和內在歷程。一個外顯的事件或故事,只是水平面上方可視的冰山一角,隱藏於水平面下方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和自我,則是一個人幽微且豐富的內在層次。

在你的提問中,你的感受是擔心。你擔心自己丟錯東西會有罪惡感,也擔心日後還要花錢重買,自己會變成一個浪費的人。會有這種感受,泰半與我們的觀點有關。如同前面提過的,我們的觀點,諸如滿足點或金錢觀,多數時候是不假思索地沿襲自原生家庭,和一路走來學習到的各種經驗與規範。你或許曾經因為扔了東西而遭到父母的喝斥,你或許曾經因為想要一個更好的東西,而被父母指責是生來「討債」的。這些經驗都會形成你的部分觀點。

▲ 一個外顯的事件或故事,只是水平面上方可視的冰山一角,隱藏於水平面下方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和自我,則是一個人幽微且豐富的內在層次。(圖/取自Pixabay)

因此,你期待自己不再惹父母生氣,也期待自己不被視為浪費之人。但你真正的渴望其實是被愛與被認可。只可惜,你腦袋裡的迴路將丟錯東西與不被愛、被否定連結在一起,而這個信念導致你產生了這些擔心,讓你看不見在清除雜物的過程中努力付出的自己,也看不見這個努力付出的自己值得有人對他說一聲:「辛苦了,你好棒!」

唯有覺察到這樣的連結,你才能擺脫慣性思維,不再自我批判。下次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我擔心丟錯東西,日後要重買/我擔心丟得太快,事後會後悔/我擔心送錯人,對方不珍惜物品時──請試著問問自己:一個人有可能不犯錯嗎?如果你犯了上述錯誤,你認同這個小小的過錯在斷捨離的路上其實瑕不掩瑜嗎?你還是會愛這個一步一腳印,默默執行待辦事項的自己嗎?假使後兩者的答案是肯定的,恭喜,你未來不會再被這類問題綑綁了。你會調適心態,繼續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 Phyllis著,《當整理卡關時》,方智出版。(圖/方智出版提供)

●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摘自《當整理卡關時》。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