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的泡麵吃的是回憶 有些記憶會伴隨一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對台灣人來說,颱風跟泡麵才會是彼此伴隨的記憶,甚至左鄰右舍還有互換泡麵物資的趣事,畢竟吃太多同一種泡麵,還是會膩的。

▲ 台灣許多人喜歡在颱風天吃泡麵。(圖/記者林蕙娟攝)

● 李又宗/台灣青年文創力量協會理事長

台灣人為什麼颱風天都會吃泡麵?其實這是一種文化記憶使然。

30年前的台灣,每逢颱風天到來,基本上一定伴隨著停水和停電,所以為了預防家裡沒水用的情況,我們家小時候,還會在颱風天前一晚放滿浴缸水,飲用水也會提早先預備好,像是把飲水機裝滿水、冰箱也先裝好水,然後去雜貨店買乾電池和蠟燭,晚上才不至於伸手不見五指,這種現象,相信六、七年級們都不陌生。

就算復水後,水龍頭流出來的有時還都是黃泥沙水,必須要流個一陣子,有時甚至要半天,你才有真正乾淨的水可以用,我記得我還用過黃泥水洗過澡,非常不舒服;停電也是,基本上每逢颱風,全台都免不了停電,這時候媽媽們就會囑咐小孩子不可以亂開冰箱門,以免冰箱內的冷氣跑掉。

小孩子會買一些大富翁跟撲克牌打發時間,大人則是會用市內電話嚼舌根,30年前的市內電話是不需插電的,電話線連著就能用,有些家裡還有兩組室內電話,避免搶電話而吵架;家家戶戶必備的是收音機,還要把天線拉長,在房間走來走去,尋找收訊最好的地方,然後聽著廣播新聞和颱風動態。

▲ 30年前的市內電話是不需插電的,電話線連著就能用。(圖/周刊王)

那時候很多掌機遊戲很紅,不只有黑白Game Boy跟小SEGA而已,我媽最喜歡睡前躺在床上打俄羅斯方塊,或著看《讀者文摘》,我們家有一整櫃的《讀者文摘》,我偶爾也會看,不過漫畫跟金庸小說還是我最常看的書。

30年前的節奏很慢,大家也都很習慣,彷彿天災就是如此,沒什麼好抱怨的。

雖說很常停水停電,不過瓦斯跟天然氣多半正常,以前很多家庭都是叫瓦斯桶的,所以燒水煮飯還不成問題,婆婆媽媽們會習慣去菜市場囤糧囤菜,畢竟一場颱風下來也不知道要撐幾天,順便備一點餅乾罐頭泡麵,作為最終手段,這也是為什麼台灣人的骨子裡有種「遇到颱風,就要去賣場掃貨」的習慣,那也是我們的文化記憶。

基本上颱風期間的頭兩天,家裡還可以吃到新鮮的菜,因為冰箱還留有「餘溫」;到第三天,還在停水停電的話,就真的只剩下泡麵罐頭可以吃了,所以對台灣人來說,颱風跟泡麵才會是彼此伴隨的記憶,甚至左鄰右舍還有互換泡麵物資的趣事,畢竟吃太多同一種泡麵,還是會膩的。

▲ 對台灣人來說,颱風跟泡麵才會是彼此伴隨的記憶。(圖/記者周宸亘攝)

鯖魚罐頭也是一樣意思,台灣的茄汁鯖魚罐頭便宜又好吃,還可以放很久,加上除了泡麵以外,台灣的乾麵條也很豐富,而且停電後,電鍋也不能使用,所以颱風天全家吃一碗用鯖魚罐頭煮的湯麵或乾麵,打上一個蛋或是青菜,也就是現在「颱風麵」的由來了。

現在自來水跟台電進步多了,跟幾十年前相比,停水停電次數大幅減少,搶修又快,所以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為什麼颱風天要吃泡麵,但對我們這些七年級來說,那是一種文化記憶使然,刻在我們的骨子裡,是曾經活過的符號。

而有些記憶,是會伴隨一生的。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李又宗」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