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美中台三方關係中,存在四種立場鮮明,彼此利益衝突,卻存有合作空間的微妙且複雜的競合關係。(圖/路透)
●翁約博/時政評論者
所謂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打擊主要敵人,聯合次要敵人。這是外交關係所慣常使用的合縱連橫策略運用。將之運用於目前的美中台關係也很是貼切。在目前的美中台三方關係中,存在四種立場鮮明,彼此利益衝突,卻存有合作空間的微妙且複雜的競合關係。
美中台 三邊格局發展
在台灣內部存在綠藍白的朝野對立衝突的情勢。在朝的民進黨與在野的國民黨與民眾黨間可謂對立衝突,水火不容;然在野的兩黨卻因有主要敵人之故,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藍白合」的契機。
尤其在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被司法追殺,關押在看守所,以及朝野在立法院議案攻防上的形勢需求使然,更是讓兩黨合作立場緊密結合,合作默契十足。
在美國內部同樣也面臨民主黨與共和黨兩黨對立衝突嚴重的情況。當初被司法追殺的川普總統,竟能以黑馬之姿,疾風掃落葉來橫掃總統選情,甚且也拿下國會參眾兩院的多數席次,成為名符其實的美國真正的強勢總統。
當選前後的川普更是提出許多不同於前任總統拜登的政策主張,包括以美國優先為前提下所提出的單邊主義、關稅戰、科技戰、邊境管制、終結俄烏戰爭、縮減政府預算等等政策主張。
美中台 三邊關係演變
在美台這兩種內部兩黨對立衝突明顯的態勢,但在中國大陸卻仍是在習近平一人一黨專政的情況下定於一尊,所開展出來的穩定且具延續性的格局。中美關係、美台關係,乃至兩岸關係等三邊關係的發展與演變如何,這將會是不同於以往的發展態勢,也會是影響全球格局與秩序的最重要國家發展變數。
無疑地,此國際全球變局的主要變數在於美國新任總統川普的上任及其政策主張,其次為中華民國台灣也面臨新任總統賴清德上任以來的諸多新的政策主張與作為。這兩位總統似乎都是政治性格鮮明,立場強硬的領導人。
川普在外交與經貿上的特立獨行無疑將對全球秩序產生深遠影響。賴清德台獨意識鮮明,對於少數政府但卻又不妥協,採取強硬對抗的態度,也讓台灣政壇掀起驚滔駭浪的巨變,進而讓兩岸關係更加雪上加霜。
基於在商言商,具有政治交易性格的川普,似乎傾向於選擇在某種程度上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採取較多合作的發展關係。如此考量的基本邏輯乃是,只要美中兩強能夠攜手合作,則全球任何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這是最簡單卻也最強而有力可以讓川普在美國,乃至世界順利推展作為的捷徑。而此種戰略試點的起手式就會用在終結俄烏戰爭上。
▼川普與賴清德這兩位總統似乎都是政治性格鮮明,立場強硬的領導人。(圖/總統府提供、路透)
台海關係 可能之變數與風險
俄烏戰爭是觀察台海兩岸局勢很好的一個試金石。兩者都有著類似的遭遇與格局。都是美國在背後撐腰,敵人都是共產大國,自己都是相對弱勢的一方。
由此台灣可以觀察到,美方在面對友邦的態度與做法,仰仗美國出兵似乎不切實際,在利益面前,美國還是可能背棄盟友,以自身利益為首要考量。這樣的命運很可能即將落在烏克蘭身上,也可能會是各方觀察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中,美國對待台灣的試金石。況且,在兩岸關係中,中共國力遠大於俄羅斯,烏克蘭的國力也遠大於台灣。
目前賴清德政府採取的作法是,增加對美投資,加強對美軍購,增強國防預算等更加傾向對美「扈從」的方式與表態。另方面,則還是延續過往在民主國家聯盟與民主經濟供應鏈的「集體安全」的戰略思維。在對中方面,仍是維持兩岸互不隸屬,對於主權採取強硬不可妥協的對抗思維。
這也就預示了兩岸關係在賴清德政府時期是不可能有好轉的可能。但在川普政府時期,卻可能因為美中關係的改善,讓台灣的國際地位與台海安全面臨較大的風險與挑戰。
▼在川普政府時期,卻可能因為美中關係的改善,讓台灣的國際地位與台海安全面臨較大的風險與挑戰。(圖/總統府提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賴清德的作法預示了兩岸關係在賴清德政府時期是不可能有好轉的可能。但在川普政府時期,卻可能因為美中關係的改善,讓台灣的國際地位與台海安全面臨較大的風險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