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金不換--就算服貿多美好,你也不能這樣搞!

陳奕廷

這幾天身體不舒服,但工作之後,還是去了立法院,想要了解裡面的狀況,也想要見證這個時刻。我們從平地開始爬架好的梯子數次,翻過許多路障。每一位裡外協助我們的民眾,都非常的熱心,上上下下的,他們服務不辭辛勞,我連口跟他們說辛苦感謝。 經幾波折,終於進入會場,我只能說那裏悶熱又悶熱,不一會都是汗,手機無法撥打,要講電話,手機的霧面上立刻出現一堆汗水。

台上的學生指揮,不斷的告訴學生,當警察驅離時應該要怎樣做,我在那聽,他們最常說的,就是不要罵警察,不要動粗,不要讓有心媒體說我們是暴民。熱情的醫師教大家氣功,熱情的老師告訴大家如何行使非暴力的抗爭,每一個入口都有志願站崗的民眾。

他們在議場外,在樓梯間,在窗戶旁,在非常悶熱氣溫中,不在鎂光燈下。 許多人質疑台灣的民主怎麼會是這樣子? 別提那些政治學理,或者自己想像出來的美好幻想,台灣的民主建立不就是這樣子來的嗎? 勇氣,衝勁,不怕異樣眼光。

有中國網友說,這樣的民主我們不要。其實我也不想特別針對中國朋友,但我願意給所有不同意見的朋友,分享我的看法。 台灣近代的民主化是從70年代開始,爭取民主的台灣人歷經過非常恐怖、暴力的時期,而且這些最恐怖最暴力最應該下地獄的行為,都是政府做的,但仍有少數勇敢的台灣人不斷努力向前,才有蔣經國的解嚴。

解嚴之後,我們仍有萬年的國會,國大鼓掌投票的總統,以思想入罪的刑法一百條。所以,長我二十歲左右的台灣人,他們跟老一輩的民主前輩,一起努力,癱瘓火車站,衝撞立法院(但佔領失敗),佔據中正紀念堂。 李登輝終於召開國是會議,之後,才有總統直選,才有廢除刑罰一百條。

這段過程,你感謝的人是「明君」,還是「人民」?

我們在小的時候,都經歷過解嚴後的第一次台北市長選舉,雙方的民眾因為支持對象不同大打出手,但好險,我們沒有因此放棄民主。 我們經歷過第一次直選總統,大陸發射飛彈到台灣海峽,但好險,我們仍然順利完成令人驕傲的總統直選,建立屬於我們的現代國家,而不再是封建的國家。

我們經歷過第二次總統直選,大陸在選前恐嚇台灣民眾,但好險,我們不但完成選舉,更建立起具有民主重要意義的政黨輪替。 我們經歷過第三次總統直選,選舉異常緊繃,族群問題成為最大焦點,選前一天還發生兩顆槍擊事件,我們完成了選舉。輸的一方並不承認選舉結果,邱毅帶頭以宣傳車衝撞選票所。

無論如何,經歷過了,大家雖難以言喻,但應該是學到了什麼。 2006年,扁家發生貪腐案,紅衫軍出動,數十萬人癱瘓了凱達格蘭大道,發出了怒吼,陳水扁沒有下台,但大家用兩百萬差距的選票,讓馬英九當選。

台灣民主跌跌撞撞,我們雖然有原地踏步,但沒有人退縮,沒有人放棄民主。 罵歸罵,我們總知道,這條路不好走。 我們的路徑從來都是,顛簸前進,而不是不同意見打架變成不同意見殺人,不是佔領中正紀念堂進而殺入總統府,不是衝撞投票所變成衝撞候選人。

台灣的民主發展歷史如果說告訴我們一些事情,我想就是我們已經形成了,雖然不同意識形態,但基本堅強的社會基礎,中國或者對台灣民主不信任的任何朋友,謝謝你們的擔心與關心,但,放心,台灣民主會亂不是一天,但不會倒,還會前進,就算比較慢,也會往前。

2008年,台灣進入新的紀元,馬英九對中國開放,有他的道理。開放的對象,是對我們有敵意(飛彈),不信任民主,並且終極目標違反台灣民意((統一)的中國。我們雖然民主,但是對方並不是,我們在全球化的時代,經濟實力不夠,地理位置又近到靠杯。 所有的挑戰,都是模糊的,難以言喻的,紛雜的。

我們能倚賴的是什麼?能依賴什麼來保障台灣的未來,在民主實現之後,能夠繼續造著我們的意願前進,而不墮入個人或者強權的染指。 民主的機制、程序,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依靠,也是台灣人的共識。這個共識也可以說明與解讀台灣進行二十年來的統獨民調。

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我們不得不向中國開放,進而想要換取對世界的開放的時候,我們的執政黨如果不倚賴民主的程序與機制..... 那,我們四十年來的努力就會毀於一旦。不是立法院被佔領,是立法院被消滅。

這不是威權的時代,但是卻是一個更充滿用效率、穩定、和諧、繁榮等語彙來包裝極權、反民主的年代。

一位作家在臉書說的好,每一個世代都有他們的美麗島。 每一個時代都有我們的任務,台灣已經進入更美好生活的年代,我們要珍惜,要珍惜,不是被上述的語彙所蒙蔽,我們應該要分工合作,應該要偋棄智力上的懶惰,勇氣加上思考,我們應該有所作為,告訴權力者。

就算服貿多美好,你也不能這樣搞。 因為你違反了這四十年來台灣人所努力建立的美好價值。 我們從反抗開始,才有機會從美好結束。

我從現場回來,如果問我有什麼感想,我只想說,謝謝這些學生、民眾、公民團體,以及克制疲累的警察。還有,民進黨請負起該負的責任。 而國民黨,坦白說,我真討厭你。

●作者陳奕廷,台北,碩畢,文字工作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