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現代化的民粹主義象徵! 川普在美國總統史上獨樹一格

我們想讓你知道…如果未來的歷史認為川普的異類特質塑造了一個新的政治時代,他就有可能被視為「變革型的總統」;但有些人認為他有可能失敗,而成為一位「分裂美國」的總統。

▲▼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與副手范斯(JD Vance)。(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七十八歲的川普在奮戰不懈,終於再次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林忠正/經濟學博士、前中研院研究員

高齡七十八歲的川普在連任失利後,繼續奮戰不懈,終於再次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在這過程中他早已經成為美國保守陣營的超級民粹英雄。就一般政治學的分類而言,民粹主義也有右派和左派之分。

左派民粹專注經濟平等的議題,比如批判資本主義或財富集中的議題。右派民粹通常是連結民族主義、傳統價值觀和移民的問題。由此可見,川普比較符合右派民粹主義的典型特徵,可以被視為民粹主義的代表或英雄,尤其在他的支持者眼中更是如此。

川普的政治二分法

川普是美國最現代化的民粹主義象徵,他自命為人民說話,反對政客、媒體、司法、學術圈、等建制派與腐化精英所建構的深層政府(The Deep State),又高舉「美國優先」的民族主義,主張用關稅保護經濟、重新談判貿易協議、限制移民,並將重心放回美國工農階級的利益,強烈反對全球化和自由貿易,並將失業等問題歸咎於其他國家(如中國或墨西哥)。

川普擅長社交媒體的操作,經常以簡單、直接甚至煽動性的語言激起支持者的情感共鳴,將社會二分為「我們」(普通民眾)與「他們」(精英、移民、外國敵對勢力),強化對立情緒。

他的勝利不只代表保守陣營的重大勝利,但也代表美國社會進一步的深度分裂。

▼川普善長社交媒體的操作,經常激起支持者的情感共鳴,強化對立情緒。(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圖為川普支持者,揮舞美國國旗。(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歴屆總統的民粹主張

美國至今有47位總統,歷史上曾有為數不多的總統或候選人在政治上展現了明顯的民粹主義傾向,但他們的背景、手法和影響各異,評價也各有優劣,以下是幾位著名例子。

1. 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 1829–1837)是美國歷史上最典型的民粹主義者,被稱為「人民的總統」。他以「普通人」的代言人形象對抗華盛頓的菁英政治,代表鄉村、農民和工人階級反對沿海的富裕菁英,包括強烈反對銀行跨州經營的特權,認為它傷害了小農與普通人的利益。

他任內廢除有土地才有投票資格的限制,擴大了白人男性的投票權。他雖然強化美國民主的基層化,但伴隨著強烈的種族歧視(例如,印第安人強制遷徙政策)和極端敵視精英制度的民粹訴求,廣受民眾支持。

2. 威廉·詹寧斯·布賴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 1896年三次競選總統)並未擔任總統,但作為民主黨的旗手,其政治理念充滿民粹主義色彩,以保護農民和工人的利益為核心,對抗控制經濟和外交的菁英階級,反對大銀行和工業壟斷,提倡人民有「自由鑄造銀幣」(Free Silver)的權利,挑戰當時的金本位體系以及工業化所帶來的所得分配惡化之問題。

3. 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1901–1909) 雖然身為右派的共和黨總統,卻展現出進步主義與民粹主義的融合政治。他的敘事能力與直率作風,吸引了大量民眾對其改革的熱情支持。他強烈反對大企業的壟斷,限制企業權力以保護普通工人的權利,又提倡「新國民主義」(New Nationalism),主張強化政府干預經濟、維持公平的左派政策。他雖然喜歡以個人魅力和海軍力量,強烈推動美國的外交政策(又稱「巨棒外交」,Big Stick Diplomacy),但仍是一個遵守外交文化的人。

4. 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 1929–1933)雖被認為是保守主義象徵,但在1932年大蕭條時期競選連任,改用大量的民粹訴求。他強烈反對大企業壟斷,而且指控富裕菁英助長了美國經濟的泡沫化。胡佛的民粹傾向被指控為「空洞口號」,以致被競爭對手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新政(The New Deal) 徹底取代。

5. 喬治·華萊士(George Wallace, 1968年獨立參選總統) 雖未當選總統,但他在政治上的挑釁手法與民粹言論令人印象深刻,包括「反對華盛頓的建制政府」的口號,吸引南方白人中下階級的支持。他公開訴求「種族隔離」政策,將保守主義的種族民粹主張推上美國政治舞台。

川普的異類風格和非建制派特質讓他在美國總統史上獨樹一格。他能夠高度動員美國各地大批對政治精英極度不信任的民衆;他反對權威但自己卻也成為政治運動的新權威。他重新定義了美國政治的遊戲規則,讓更多基層選民的議題浮上檯面,特別是對於全球化、非法移民和美國經濟地位的反思。

川普多變的戲劇性風格

川普的外交作風和言行異於傳統。過去美國歷任總統中也有一些具備強烈個人風格或言行爭議的領導人,但很少有人像川普這樣,頻繁地公開發表大膽甚至矛盾的言論,並且在外交政策上經常表現出戲劇性的轉變。

傳統上,美國總統在外交上的發言通常經過精確計算,因為他們了解每一句話都可能影響國際局勢。但川普「信口開河」的風格更像是一種即興表演,直接使用社交媒體對國內外事件快速表態,這不僅是與對手國家的交流,也包括對盟友的批評或讚揚。

總結來說,川普的確在美國總統中屬於極端罕見的案例。他把自己的商業背景和媒體操作風格帶入政治,在外交政策上不拘泥於傳統做法,但也因此帶來不確定性和不連貫性。這讓他成為了一個備受爭議和高度個人化的領導人,這在美國總統史上實屬少見。

如果未來的歷史認為川普的異類特質塑造了一個新的政治時代,他就有可能被視為「變革型的總統」;但有些人認為他有可能失敗,而成為一位「分裂美國」的總統。

川普是否能成為「偉大」或「傑出」的總統,最後將取決於他是否能依照他的理念,真實地塑造出一個比他自己更為持久的美國新世代,還是曇花一現的政治異象。

▼川普是否能成為「偉大」或「傑出」的總統,最後將取決於他是否能依照他的理念。(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川普支持者。(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林忠正專欄

林忠正專欄 林忠正

經濟學博士、前中研院研究員。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