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懷宣
看到這麼多人出錢出力,紛紛跳出來支持反服貿的學生,真的非常感嘆;因為在2010年,蔡英文就跟馬英九進行過一場ECFA的辯論,沒想到在2012的總統大選,還是有多達六八九萬的人,再度投給了馬英九一票!有這麼多「不見棺材不掉淚」的愚民,實在是台灣最大的悲哀!
大家知不知道,之所以會有服貿協議,就是因為之前馬英九先與中國簽署了ECFA,也就是「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看到沒,是「海峽兩岸」,並非「台灣中國」!
差別就是,「台灣中國」代表的是兩個國家之間的國際條約,而「海峽兩岸」就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之下的「國內協議」!這也是為何馬英九一再強調服貿協議是「行政命令」,只能送立院「存查」,但是不能審查只能表決!因為一旦審查就會變成「國際條約」,就等於承認阿扁的「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其實WTO的重點只在零關稅的「貨物貿易」,根本沒有規定會員國之間必須開放服務業市場;就像我們與新加坡簽署的FTA自由貿易協定,只針對貨物貿易是一樣的道理;因為全世界都將服務業與農業當成國內產業的命根子,除非簽署雙方真能互利,或是強國大國有足夠的經濟縱深不怕開放,否則鮮少國家開放服務業與農業,為的就是保住國內的經濟與就業市場。
尤其雙方如果是一小一大不對等的國家如台灣與中國,小國如果開放服務業,則本土經濟很快就會被大國掌控,不但小國的資金人才會急速流往大國,小國的本土服務業也會不敵大國的競爭而紛紛倒閉,最後小國的經濟就會被大國完全掌控,只能淪為大國的附庸。
而服貿協議正是如此,因為「海峽兩岸」既然是同一個國家,就好像北京不能拒絕山東人去開小吃店一樣,台灣就必須對中國開放服務業市場;也就是一旦簽下了「一個中國」的ECFA,台灣就已經成為中國的「內地」,之後再簽服貿與貨貿就是理所當然!
但是簽了ECFA與服貿之後,不但中國人只要投資幾百萬就可以利用「業主」的身份,將一家老小移民來台,以享受各式福利如健保、十二年國教、老人年金...等等,讓台灣已經瀕臨崩潰的財政更為雪上加霜,台灣也會變得滿街都是中國人開的商店。
再加上之後的貨貿協議,這些中國商店就會從中國進口低劣的原物料或產品,而無能政府又管制不力,屆時台灣人的吃喝拉撒都逃不過中國黑心商品的毒害,最後可能比中國「內地」還要悽慘!
更可惡的是,馬英九還欺騙人民說什麼中國「讓利」?開放的項目比台灣還多?事實中國本來就把台商當成自己的國民,否則為何進入中國拿的是「台胞證」而非護照?
因此台商去中國不論投資任何行業,本來就沒有限制,否則為何「自然美」與「永和豆漿」早在中國設立許多連鎖分店?而馬英九所謂的「保障台商」更是屁話,因為中國是個獨裁的人治國家,如果沒有紅包,簽再多的協議也只是官樣文章,完全沒有意義。
可能有人會問,難道都不必與中國往來?請問現在沒簽服貿,在中國超過的百萬台商難道都是假的?反而簽下服貿,台商連退守的根基都會失去!現在台商在中國發展不順還可以「圭魚回流」,試問台灣如果被中國吃掉,變成中國「內地」,這些圭魚還能游去哪裡?
總而言之,台灣根本沒有必要與中國簽下服貿協議;就算要簽,也只能是經過逐條審查的貨貿協議!否則台灣不只更加孤立,更可能會被「鎖在中國」而成為中國「內地」!
●作者路懷宣, 商,留美碩士。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