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是我們該給孩子的東西!

陳鴻逸

近來攸關國家大事者不少,從故宮國寶、兩岸互訪、服貿協議再到十二年國教的會考比序,皆牽動台灣未來走向影響深遠。其中十二年國教的會考自舉行、志願填序、報到錄取率皆引觸家長、學生焦慮不安。循其脈絡可追探箇由許多,從十二年國教的施行、比序成績方式、家長與學生志向衝突爭執、特招的存在現象、台灣的明星校園思考等,在在成為十二年國教推動及會考中的不定時炸彈,招攬來一陣迷霧,後續則待相關單位與民意的協商調整,方能沉寂順其規程。

正反討論已所在多有,唯獨想強調究竟近十多年教改、國教與相關教育政策,是帶給學生更幸福更多元發展的空間,亦或是將其推向了無限的「競爭循環」中。畢竟教育是百年大計有不可逆反特質,錯過就回不去,想補救得花更多心力與管道,且成效難定。尤以當前台灣社會環境已不如早些父執輩,可單純地依憑教育翻身,使得階級分化走向兩極,貧困及中下階級負擔的學費、受教品質與的未來願景有其困境,在改善這現象前,反而橫阻更多障礙與不安定因素。如此一來,使得教育延伸的「公平」機制漸一消失,舉例來說,一免會考比序中的「作文」分評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填到個人理想志願,即為制度上的不公,遑論其他學科外評比項目,甚或未來出校園後的現實挑戰。

所以身為大人的我們,還能義正辭嚴地告訴孩子「公平」的意義嗎?他們身處極為嚴峻的時代、若干缺陷的制度中,誰還能保證他們能以一己之力翻轉人生。教育是國家大計,教育下的孩子是我們未來的希望,但我們給了他們什麼樣的環境、制度與未來呢?願大家共同深思再三.........

●作者陳鴻逸,彰化師範大學博士生。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