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需靠自己避免兩岸關係被邊緣化

劉性仁

國民黨是台灣目前的執政黨,卻沒有享有和平紅利成果的功勞,還被說成是大陸當局只聽一家之言,然而事實的真相只有一個,我們從近來民共頻繁交流中可以看出,國民黨非但有兩岸關係被邊緣化的危機,並且所有的兩岸政策根本推不動,大家似乎也都無所謂,所有無能及傾中的罵名全落在國民黨頭上;民進黨人則是頻頻出訪大陸,製造開明理性的印象,對於民共交流,觀察國民黨從來就是樂觀其成,但民進黨實在不應自己拼命往大陸跑,還把賣台責任怪在國民黨的頭上;國民黨必須靠自己爭氣,以行動來證明自己是愛台,而台灣民眾真的必須要好好思考,理一理國、民、共三黨的關係。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台,兩岸各界紛紛有不同的解讀,其安排行程也充滿學問,既有應王郁琦主委回訪之邀,如期於六月來台訪問,並探望老朋友之意;同時也規避及處理掉許多尷尬的問題,保持相當的彈性。從各界反應看來,藍綠雙方都表示歡迎之意,而其彰顯的象徵性與實質性意義不言可喻。國民黨對此除了表達歡迎態度,更需要思考的是應當如何看待未來民共交流,從張志軍訪台中看出了什麼端倪,在在值得深思。

張志軍的表現及柔軟身段也確實讓台灣民眾耳目一新,他提到這是六十五年來兩岸關係的重要突破,除了細數在台灣走訪的人、事、地、物外,還和台灣達成的七方面共識,他認為台灣在媒體報導熱鬧喧囂的顯性社會下,還有一個日常的、真實的、具體的隱性社會。顯然這個隱性社會的發展將左右大陸未來對台政策。

中國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並走訪小林村,同時與村民座談,了解莫拉克風災受損害環境及重建情形;並與義守大學學生共進晚餐,大陸當局所要展現的是關心台灣民眾的生活,宣揚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大陸當局所要表達的意念十分清晰。

而張志軍主任來訪,最大的意義莫過於表現兩岸官方常態性互動及進一步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相關主管部門負責人互訪,更是馬政府在兩岸各項政策頻所阻攔下的一大進展與鼓舞,再創兩岸重大突破,張志軍主任來訪能夠親身體驗台灣,不僅有助於全方位了解台灣社會,更能務實客觀地體察台灣民意。

此外,張志軍此行規避掉政黨等敏感的行程,其重大的意義不外乎是:1.主管業務部門國台辦和陸委會主管互訪,是實現兩岸關係制度化、正常化的必然,也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及效率性,此將作為兩岸良性互動必然條件,有助於兩岸關係和平及穩定發展。2.展現大陸當局直接面對三中一青的自信,可以預見大陸當局未來將採取直接面對的方式,使不致於產生無感及無效的情況。3.考驗民進黨對於大陸當局是否言行不一,表面上是歡迎,但倘若煽惑相關團體進行不必要的動作,將使得民共交流增加阻力。4.訪談過程繞過北市避免與民進黨中央及蔡英文主席交會,但又保留彈性,繞開台南重視高雄,也算是對賴清德上海行的一種回應,透過賴清德與陳菊兩個對照組,使台灣民眾瞭解大陸當局區別對待的意義。

然而,張志軍訪台仍舊受到不少的挑戰與質疑,大波瀾無、小波瀾卻難以避免,相關維安工作也盡到注意義務,但還是發生衝突事件,使張志軍被迫取消幾個行程,讓事情的結果並不圓滿。

首先,無論是媒體或是獨派,都放大檢視張志軍來台的一言一行,我們不應有過高的期待及不切實際的想像。張志軍主任訪台只是兩岸官方跨出的第一步,未來仍有許多挑戰及險阻擺在我們的面前,兩岸當局就近來重大議題,諸如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兩岸各項交流的事務性規劃、如何深化ECFA及服貿和貨貿等議題進行意見交換,期待互訪就能解決一切問題,也太過樂觀,畢竟互訪只是邁向兩岸關係正常化的必然道路,關鍵還是在於兩岸觀念的轉變、互信的建立與共識的達成。

其次,張志軍訪台此次避免捲入台灣選舉,這是值得欣慰的事,張志軍訪台見誰不見誰,或許有特殊的考量及精心的安排與設計,也不排除有時間及地點上的遺憾。再者,張志軍訪台將重點擺放在三中一青及中南部,對於大陸來說有現實的意義,但絕非見面就能解決一切問題,但見面總是留有三分情,這些人情道理不能不懂。

但是,三中一青不能避免有引起階級及南北地域的區別對待,刻意突顯三中一青對象,反而會傷害到其他階級及中壯老世代,任何交流應當要順其自然,過與不及都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再者,對於馬政府來說,相當遺憾的是,張志軍訪台使民共間的交流,只是在言語上高來高去,並沒有化解兩岸政策面上的阻力,看見兩岸希望之窗;目前那麼多兩岸政策都處於癱瘓停擺狀態,大家似乎也都習以為常,一副無所謂的情況,這對兩岸關係發展埋下重大的變數,突顯出兩岸關係的脆弱性及不確定性。

另外,對於國民黨來說,一直以來都樂觀看待張志軍訪台,也高度關注民共發展是否具有實質性的進展,但很可惜,民進黨仍與台聯、獨派與部分公民團體唱雙簧戲,一方面指服貿協議等為毒害台灣之物,揚言焦土杯葛;但另一方面,自蔡英文、陳菊、賴清德至柯建銘等要角,皆公開表達竭誠歡迎支持張志軍到訪。這是一個反差極大又自相矛盾的兩手操作。

總之,張志軍訪台帶給我們觀念的轉變與思維創新,也是兩岸人性的檢驗,我們必須共同思索兩岸各項改革發展、共謀合作發展的空間,進一步創造雙贏局面;進而持續推動兩岸制度化協商,擴大以及深化兩岸各領域的交流互動與制度化,以便開創兩岸關係雙贏局面。秉持對於雙方都有利的原則,在合法、合情及合理的狀況下,共創良好環境並創造好的條件,使兩岸發展能夠早日跨出深水區,替兩岸民眾帶來新福祉。特別期待的是,民共交流能夠上升到另一層次,具有實質性及行動性的進展,而非只是象徵性及口頭式的表達。

可以預見,倘若民進黨只是想借張志軍到訪,呈現出一種民共和解的假象,形塑民進黨能夠理性處理大陸問題,但恐怕仍難取信於台灣民眾。故民進黨希望能夠展現實質善意而非形式善意,在立院中各項政策實在需要儘速審查。對於民共交流,國民黨自然也會採取必要的動作及策略,從其它地方尋求突破。

職是之故,國民黨在兩岸關係必須要主動積極有所作為,不要讓外界看衰看扁,國民黨自己要爭氣,不讓自己在兩岸關係中被邊緣化,靠自己在年底創造好的成績,儘管現在大環境對國民黨十分不利,島內外挑戰艱鉅,但憑藉著中華民國憲法信念,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初衷,不管民共如何交流,國民黨都應按照自己既定的步伐前進,奮進向前,終究會得到歷史的肯定,也希望民進黨能拿出實心與誠心來面對兩岸政策。

●作者劉性仁,北市,博,中國五權憲法學會成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