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 Fuchs (傅子羽)
台北市市長候選人連勝文7月27日在臉書上發表的「台北新觀點」短片,這一週以來,愛美食的台灣網友對畫面中那20幾個高級便當發表過許多看法,話題性十足。但短片裡老外們分享他們的台北觀察記內容,仍有更多的細節可以值得拿起放大鏡深入觀察。
隨著中國近年崛起,國外的民眾(尤其西方人)對華人社會動態也愈來愈好奇。任何與中國相關的重點新聞,包含發生在台灣的318太陽花學運,都於短時內引起國際關注,直到國外媒體失去了報導的興趣。連勝文團隊這則短片或者任何能吸引外媒報導的新聞人物,只要話題內容能讓不同文化的人更瞭解台北現況,都是值得肯定的。但被邀請參加座談的那些外國人對台北或台灣整體的看法是否就能代言其他居住於台北的「外國人」呢?
無論是島內的居民或國外的觀察者,我們對某地的印象多半是由媒體塑造的。以加薩戰火和俄國入侵烏克蘭這兩件事件為例,全世界的媒體都在報導,閱聽者想法多少會因來自於哪一國家看哪一份報紙或哪一個電視台,而有不同立場。駐地記者往往被外界賦予很高的期望,要求他們能快速掌握當地的狀況,平實客觀地報導。不過,理想與現實有時候差距很大。為什麼呢?
為了減少開支,多半大媒體公司如今只會將記者派遣到相對大的城市(譬如,北京、倫敦,羅馬等等)駐點,一旦有事件發生在駐點城市之外,這些記者可以先透過電話或電郵訪問重要人物再撰寫報導。而有的媒體公司還可引用合作媒體,如美聯社、路透社等通訊社的新聞報導。舉例來說,路透社刊出的一篇有關330反服貿遊行新聞報導,是人在北京負責主跑中國新聞的James Pomfret寫的,而那時其他絕大多數報導學運的國際媒體記者們也不是駐點台灣。對媒體公司而言,這種做法是符合成本控制觀點。
8月1日高雄氣爆新聞也是另外一個例子。事發時,路透社引用了中國新華社報導寫道,氣爆地點在台灣的「首都」台北,而不是高雄。後來,路透社改正了報導。再過了一陣子,ABC News(美國廣播公司)和《基督科學箴言》與《芝加哥論壇報》等不少西方媒體再進一步發表更深入的報導。但事實上,多半報導只來自於兩位記者:Gladys Tsai (美聯社)與Faith Hung (路透)。文章的角度都差不多、內容相似,外媒關心台灣新聞其實只是一個錯覺。
太依賴非駐地記者報導的趨向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據前記者、現為專職作家Anjan Sundaram為7月27日《紐約時報》所寫的社論,從前新聞工作者通常被派遣到某一個地方居住好幾年,以便熟悉當地的情況、文化和居民。而現在是一名記者會負責報導20個國家的新聞。在文章裡,他提及2005至2006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當特約記者的經驗表示,那時駐剛果的另外三名國外記者,其中有一位住在高級旅館,另一位住在豪宅,都遠離戰場至少965公里。雖然他承認了他那時有點嫉妒他們,Sundaram還是硬著頭皮決定和當地人民一起吃住,一起躲避敵人。也因此,他能以這些經驗寫出當地真實情況,給予西方讀者很道地的報導,並且讓幾千哩外的讀者懂得為何應該關心如此偏遠之地。Sundaram下結論說:「…immersive reporting is essential if news is to serve its purpose and help us construct any real sense of the world.」(深入的報導才會讓我們深入了解真實的世界)。
大多數西方人對中港台時事的認知有一定的限制。當然著名西方報刊和新聞網站如《紐約時報》、《經濟學人》、《BBC》和《外交政策》會深入中港台的事件,分析它們在國際外交關係的重要性。然而,在生活節奏極快的步調下,多半會使用社群媒體的人,倒是寧願看朋友經由社群媒體轉發內容已簡化的「懶人包」當作新聞報導 。過去兩週,美國社群媒體瘋轉兩篇針對華人的負面報導:第一篇是有關一位華人乘客7月底搭乘從北京到美國的班機時,航程中選擇在機位上鋪陳報紙讓自己的小孩在其他乘客面前解決大號問題。第二篇是有關一名住在上海的老外攝影師在北京 IKEA分店拍攝中國人橫躺於賣場裏沙發上和床上沉睡而不是試睡的影像。
網路上的留言版反映了有一大部分西方人對華人有著非常負面偏頗的印象。德州FOX 4 News新聞網站刊登機上小孩大便的摘要後,幾十位網友在該網站的臉書上評論 。其中,Kay Jenkins寫道:「Chinese are disgusting people…」(中國人好噁心)Jeff Takin說:「If you’ve ever been to China, you can imagine the parents sitting there eating their nose pickings while the kid crapped in his seat…」(如果你曾經去中國,就會知道中國父母一邊掏吃鼻屎、一邊讓小孩子在旁邊大便)。而關於北京IKEA霸睡新聞,美國網友留下評論:「Nothing new ─ the Chinese often sleep at work too.」(這沒有什麼,中國人也常常邊工作邊打瞌睡);「Could be worse, they could be spitting or urinating in the stores.」(這還好吧,他們還有可能在店裡面吐痰或尿尿)。經由網路上不同語言的網友翻譯轉載內容,部分西方人不經求證(也沒有機會認識華人),積非成是累積非嚴格考證的消息作為他們對概括兩岸三地華人社會的偏見。
我猜,出現於連勝文團隊發表「台北新觀點」這短片的外國人大概有收過朋友轉發一些誇張的報導。我們也不清楚他們對中港台的印象在什麼程度上被這些報導影響到。據了解,影片中的外僑由學生、商人、廚師組成,來自於十個不同的國家。然而,他們居住在台北多久、對台北了解多少、是否有資格代言全體住在台北的外僑,從影片中的內容來看,我們什麼都不知道。他們提到的問題(空氣污染、醜陋建築、自由貿易區),不單是在東方國家,在不少西方國家也是常見熱議的話題,居民會爭論,媒體會報導。筆者試著透過臉書和連勝文發言人錢震宇聯繫找出更多的細節,但他尚未回應。一座城市市政建設當然永遠有進步的空間,但是否一段剪輯過的影片就足以代表外人眼中在台北居住首要改善的要項,是值得再討論。
「台北新觀點」這短片點出了現代媒體最厲害卻最危險之處:將複雜的社會簡化成最容易看得懂的畫面。「台北新觀點」的故事主線不意外,也是台灣人已熟知的。講流利英文,有「國際願景」的東方政治人物傾聽金髮碧眼西方人,讓我們看到官樣化東西方國際交流過程。
▼印尼人學中文(圖/翻攝自Youtube)
政治人物希望能了解當地「少數民族」居民的看法是邁向多元包容社會的第一步。在至少有176個不同語言通行的大城市紐約,市議員、州議員頻繁舉辦座談會,邀請居民(包括無投票權和不諳英語的居民在內)發表意見。甚至有時也會使用座談會的方式拓展票源。就像一名白人政治人物進去黑人社區握手可作為短片中「多元化」的畫面,同樣的,東方政治人物和西方訪客會面也會傳達一樣的訊息。我相信,如果連勝文短片有任何幾位是從台北市4.4萬,不論是印尼、越南、菲律賓或泰國勞工中隨機參與便當座談,分享他們的台北經驗,這638元便當,不論是誰,會吃得更有價值。
報導中國人在機艙位子上鋪報紙讓小孩大便及拍到那些「奇奇怪怪」的中國人在IKEA的沙發、床上睡覺的新聞,說穿了,其實和拍攝「台北新觀點」的意圖一模一樣:在熟悉當地的駐地記者短缺情況下,真材實料的新聞已不多見。我們所見的新聞都是經包裝過,為了加強我們都已有的刻板概念。既然如此,我不懂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台灣網友在YouTube上給予連團隊影片「unlike」。也許是20幾位老外吃著日式便當談話畫面看起來很突兀,和一般台灣人對老外的印象不一致。那麼,請連勝文下次換個場景,邀請那些老外到酒吧喝調酒,談時事吧。很好奇到時候台灣網友的反應會有所改變?
●作者Chris Fuchs (中文名:傅子羽)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現任紐約市一所高中漢語教師,專業翻譯者;長期關注台灣議題,持續為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美國《世界周刊》及台灣《台北時報》等撰寫文章。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