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琛/是誰促成了「馬習會」

文/郭琛

台灣四年一次的執政成績單,將在2016年一月由選民票選出來,以往說人民眼睛是雪亮的,今日是選民選票是無情的。民主制度用投票方式,可使得國家裡的沉默大多數,不需要以疾言厲色,亦能表達自己的想法;不需要訴諸於暴力,投下心中的選票,就達到孟子在《萬章》篇:『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的境界。

回顧陳水扁執政時採取類「烽火外交」的策略,讓台灣在國際社會處於前所未有的孤立困境;這幾年馬英九主張「活路外交、九二共識」,結果使台灣享有免簽或落地簽的國家高達153個。在經濟合作協議的簽訂上,與日本、紐西蘭和新加坡簽訂的《台日投資協議》、《台紐經濟合作協定》,以及《台星經濟夥伴協定》; 並與中國簽署了23項合作協議,其中包括所謂ECFA的《兩岸經濟合作協議》。

無力的內政
但台灣經濟在産業全球化的趨勢下,處於轉型後的憂鬱期。國民黨執政7年多期間,經濟不但無起色,甚至還繼續下滑,比民進黨執政期間還低,製造業的持續移出,使得失業人口居高不下,台資企業大量雇用低薪的大陸員工,就使在台員工的薪資停滯多年。近年來,富人將大量閒錢投入房市,導致房價飆漲近倍,而政府的麻木不仁,放縱了貧富差距同步擴大。另外政府為追求任内短期數据,而為財團挾持甚至背書,以財稅政策放利巨型公司,但又無力在財團獲利後抽稅,成就了利益集團與政治世家,聯手建構出政商交叉的共生共利關係,彼此相互扶持、做球,雙雙逐歩形成世襲制度。不但總體經濟不佳外,分配正義更逐步消失。

像89年的「六四」學生,台灣年輕一代有的變得憤世疾俗,不想被迫淪為新生的貧賤一族,就屢屢在各種議題上,勇於發聲、行動;有的變得消沈,成為「啃老族」、「靠爸族」的新一族群。台灣以往只要努力就會成功,似乎成為年輕一代的童話故事。顯然現有體制已無法再持續以往的競爭力,但政府卻因循舊法而困坐愁城。每回選舉國民黨來歴不正的黨產,在資訊、民智大發的今天,一再被全民詬病,卻在立法院力擋《政黨法》、《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的通過,真教人佩服國民黨的無恥。

加上核四廠運轉議題、服貿協議、洪仲丘事件、 十二年國教、高中歷史課綱微調等政策上,政府還是因循舊例,處理過程粗糙而想照舊強渡關山,結果引發出太陽花學運等重大社會運動。此外,林益世索賄案、臺北雙子星弊案、九月政爭,亦使得許多民眾對政府喪失信任。油電雙漲、毒澱粉、頂新黑心油等各項食安事件,則使政府聲望大幅滑落,政府施政滿意度更是一蹶不振低於扁政府。若台灣能維持以往的中、高成長率,相信這些問題大多容易解決,但各種數據都指出了一個殘酷的事實‐人民的錢變少了,民心思變了。2014年底的九合一選舉大敗後,國民黨黨內三雄吳、王、朱認清事實,各自政治精算,都不肯出馬角逐總統。

此時洪秀柱代表國民黨深藍心聲,一吐對現況的不滿,在無人敢出來之際,輕鬆跨過初選的「防磚門檻」,7月19日成為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但民進黨蔡英文終鬆口「不改變兩岸現狀」時,她不知對民進黨此「罩門」軟土深掘地挑戰,卻腦殘般地宣示要邁入兩岸的深水區 -「一個中國」,此論述是大大地鼓舞了佔不到一成的深藍選民,但同時也嚇壞了佔七成的中間選民,結果國民黨各立委候選人躲著洪秀柱的到訪,不但總統選情低迷,連帶立委選情亦萎靡不堪,沒有「母雞帶小雞」,卻壓死幾隻小雞,數位資深立委候選人評估選情後竟一一棄選。為避免立委選情入骨牌般倒下,國民黨在10月17日廢止洪秀柱提名,改為徵召兼任黨主席的新北市市長朱立倫為總統候選人,似乎對立委選情有止跌回升的初步結果。

兩岸關係的加溫
這對密切注視台灣大選多時的中國,此時按耐不下對國民黨選情的焦慮,終於出手以軟性點出兩岸關係應為台灣大選的主軸。

原本兩岸根據各自的政治需要,制定自己的時間表,期間儘量牽拉對方的底線,儘晚給對方爭取的條件。中國對台的關系上一直是處於積極主動的位置,早對國民黨表示兩岸互動不能只停留在經濟層面,應該儘早進入政治層面。馬英九為爭取台灣的國際空間,曾一再希望中國能平等對待台灣,期待兩岸領導人能在國際場合見面。但中共腦殘般堅持矮化台灣,以兩岸關係(已經)為內政關係,而不願意兩岸領導人在國際場合碰面。馬英九曾退而求其次,希望參加2015年在北京舉辨的APEC會議,但中共仍以APEC會議為國際場合再次拒絕了。

眼看國民黨選情日下,如果此時不伸出橄欖枝,進行破冰之旅,就不要寄望日後蔡英文會如馬英九急想與習近平碰面。這是為什麼中國突然在2015年11月7日,選在新加坡,倉促上演沒有重要議題的「馬習會」。

雖然沒有重要議題,但「馬習會」的實現,意味著中國和台灣的緊張局勢,來到了前所未有的低點,這不但是國際人士、亦是台灣人所樂見的。國際從來不在乎兩岸是「一個中國」、「兩個中國」、「一中一臺」、或「臺灣獨立」,只要結果不影嚮她們的權益,過程要和平進行。而在臺灣,只要對台灣有好處, 雖對選情有些影響,中間選民亦表支持此和平交流。事實上台灣的中間選民對於統一或建國的空虛口號,向來都認為太遙遠而無情以對,投票僅看重各候選人對民生、教育、環境的觀點。簡言之,中間選民只想安居樂業,對兩岸議題多不喜候選人偏激不合時宜的觀點。

近年台灣與北京廣範而頻繁的互動下,不管台灣人喜不喜歡,中國已逐步取代美國,成為台灣政治上的外部重要影響力。但儘管近十年來兩岸官方、民間日益頻繁的互動,雙方經濟的依存是如漆如膠,但大多數的台灣人對公民與政治身分的選項,卻由最早「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逐漸轉到「我是台灣人」。這是中國的台灣政策出了問題,除了免簽證外,中國對台施利多僅在少數的「買辦」上,而更多在國際上對涉台的政治語言、動作,盡是傷了台灣人還不知。諸不知其恐嚇的言詞,只會嚇跑,但不會嚇倒台灣人。



▲經濟才是多數人關心的議題。

台灣民意的主流

在台灣不管是急獨或急統的兩岸政策,都會立刻遭到過7成的理性中間選民所唾棄。原因是急進的統獨主張都把經濟、文化、教育、歷史、、等議題的能量,全扭曲在政治議題裡,這像癌細胞搶奪了其他細胞生存所需要的養份。所幸有理性的中間選民都把注意力放在各個議題上,以類似斷食法對付政治癌細胞,如此就不會把政治議題的致癌因子激發,因此台灣民主有尊重少數的(統獨)聲音,但能實行的作為是多數的(中間人)意願。

新台灣國策智庫在11月中發布的最新民調顯示,62.9%的民眾認為經濟發展是明年新任總統最需要優先處理的議題,僅有5.9%的民眾認為最需要優先處理兩岸關係。台灣要發展經濟,深度改革是必須的──要教育改革以增加長期國際競爭力;要司法改革以消除過度内耗;要稅制改革以實現分配正義。

大陸人民不會想過30年前,像今日朝鮮的生活方式。台灣的發展,除經濟外各項軟實力,如道德、守法、法治、自由……,比大陸進步20-30年,所以台灣人亦不會想過30年前,像現在中國的生活方式。兩岸終極是統?是獨?這極大部分是取決於大陸政治改革的方向與進度,不觸及政治結構改革的任何改革,都會被(政治)結構封頂而不再有進一步的成效。台灣20年前的政治改革有相當的成就後,已往更深一層的司法改革、教育改革……,華人社會可否可將西方的民主法治實行好?還是專制集權的人治好?青菜蘿蔔各取所需吧!

●作者郭琛,居住在德國,前德國台灣商會聯合會總會長,目前為旅德台商。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