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政大學生的心聲--被雙重標準扼殺的交換學生

Chiayu Hsiao

繳交低廉的校內學費,一圓出國短期留學之夢,是時下最盛行的制度─交換學生。然而,我的學校,也是國內推動交換學生制度最不遺餘力的學校之一─政治大學,卻對著交換學生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待遇:出國,是獎勵;回國,卻是懲罰。

學校積極簽訂遍及各大州的姊妹校,透過制度選送學生出國,甚至還能申請數萬到數十萬的出國獎學金,條件優惠,申請容易,令許多學子趨之若鶩,此乃獎勵。然而,回國之後,卻有著一連串的處罰機制。

首先,是國外學分的不公平對待。國外大學所選的學分學校往往不給與公平的認定,自以為學校的課程才讓學生有所學有所獲,卻忽略交換學生出國的學業負擔其實遠高於國內。不僅未給予應有的抵免標準,仍堅持以十八小時同等一學分的時數轉換,又忽略外國學生沒有學分的實習課程等,讓學生的辛苦未能在成績單上留下應有的記錄。

其次,是選課機制的責罰。由於政大規定,需填選每學期的教學問卷調查,才能在下個學期選課時得到選課點數。姑且不批評制式化又意義淺薄的教學問卷調查,對於交換學生而言,因為未在國內修課,因此沒有資格填寫問卷,便白白損失每個科目一千點的選課點數,造成下學期的選課失利,豈有公平性可言?學校可以採取交換學生寫心得換點數等配套措施,而不是坐視不管,只會把人送出去,回來後卻束手無策。

最後,是被迫延畢的窘境。雖然有些學生選擇出國的前提就是延畢,但也有學生希望準時畢業。然而,國外課程少有與國內完全相同的必修課程,承認與否,卻又靠著各系所的助教與系主任判斷,每個系所有各自的標準,但相同的卻是常常近乎嚴苛。學生無法準時畢業,許多計畫都會被打亂。像是無法銜接研究所或就業時間,而有長達半年的閒置期等,在履歷表上也難以交代這段空白,相信不是學校與學生所樂見的。

總而言之,雖然每年出國的交換學生人數持續攀升,在許多有缺陷的制度下,卻犧牲了眾多交換學生的權利。希望各大學都能好好審視這些制度與標準,保障交換學生身為學生的基本權益。

●作者Chiayu Hsiao,政治大學財務管理雙主修新聞系四年級,兩度擔任外交部國際青年大使,出訪美國與邦交國,也曾遠赴美國華府最大官方媒體集團實習近半年與擔任過政治大學的學生大使。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