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良、盧胤雯/我們想教出怎樣的下一代?

▲檢舉「台獨份子」,黃安害多藝人遭陸封殺,返台就醫,引發爭議。

文/楊志良、盧胤雯

前一陣子繁星入學放榜了,某考生學測48級分進台大森林系,引發社會的討論,有人認為台大怎能錄取學測只有48級分的考生。對此,台大森林系主任說話了,他說:「在推甄入學口試裡,聽著千篇一律我喜歡親近大自然,保護森林環境⋯等,然後看到考生又申請物理、電機與法律,怎麼可能有這麼寬廣的興趣?怎麼如此的沒有自我」。

我們的高等教育,學生選系的考量多以成績而非興趣。遠見雜誌2008年12月前進的動力提到,「亞洲學校多有入學難,但畢業易的現象,歐美國家則是入學易,畢業難,甚至有的歐美學校學生畢業率只有5成,以把關學生的學習品質」。是否我國的中學教育應該協助考生,思考自己對未來職涯的探索,並以興趣為選系首選。我們與其討論誰有資格讀台大,不如討論誰有資格自台大畢業更重要。

在澳洲申請醫學、牙科和獸醫的學生,必須通過GAMSAT(Graduate Australian Medicine School Admissions Test)的測驗,其考試科目包括生物、物理、人文學科與作文。人文學科是評測考生的價值觀、道德觀與文化面的看法,另外透過作文,了解考生的觀念與思想。也就是說,要做一位醫師,不只要有好成績與金頭腦,同時要兼備醫者的人格。反觀國內,讀醫學系的學生,皆是各校中的佼佼者,但有多少人的興趣是為懸壺濟世?或又有多少人是因為醫學系是經濟無虞的保障?還是成績很好,不選醫學系可惜了!

▲學測48級分,男靠繁星計畫上台大森林系。

目前全民健保的給付制度與醫界的拉鋸戰,有部分原因何嘗不是醫師有相對剝奪感引發的。因此這些醫師們透過網路,以非理性的文字甚至霸凌支持健保支付制度的相關人員。公共政策為何不是用理性的討論充分溝通,而是透過不理性的謾罵甚或人身攻擊。

話說黃安因著心臟疾病,從大陸返台就醫,原本應該是單純的就醫事件,但偏偏黃安在大陸胡亂檢舉藝人,引發國人一致氣憤及網路全面撻伐,甚至認為他是壓倒國民黨敗選的最後一根稻草。因此,輿論熱烈的討論健保資源分配的合理性與公平性。

這些討論只要建構在法治基礎,並無不可,但令人憂心的是,濟世救人的杏林醫者,在臉書上祝福黃安的心臟血管塞好塞滿,甚或號召為病魔戰勝黃安集氣!醫師個人的好惡,就能決定一個人的生存權嗎?這種完全違反醫學倫理的言論雖也有一、二位醫師站出來表示不妥,但遺憾的,各級醫師公會及醫學院的師長並未有明確的表示不妥或加以譴責,真是不禁要問,我們的教育怎麼了?

►►►掌握最新觀點,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1:楊志良,亞洲大學健康管理學院講座教授,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2:盧胤雯,衛生福利部綜合規劃司的專門委員。

楊志良專欄

楊志良專欄 楊志良

公共衛生學者,台大及亞洲大學教授,曾任行政院衛生署署長。著有《健康保險》、《分配正義救台灣》。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