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內閣女性成員只占一成,退回20年前的最低紀錄。(圖/記者季相儒攝)
文/李偉文
母親節前,也在新政府內閣人事底定後,台灣的眾多婦女團體聯袂到即將執政的民進黨中央黨部前抗議,因為台灣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任內的第一個內閣,女性成員只佔一成,性別比例退回二十年前的最低紀錄。
面對婦女團體的憤怒,準總統蔡英文在臉書上謙卑地回應:「各位的指教,我虛心接受。」但是轉身卻在與即將上任的閣員會面時強調,眾多閣員獲邀入閣是因為能力受到信任。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台大副教授黃長玲的批判指出:「正如人們說種族不重要,能力才重要時,他們在說的其實是主流族群佔據資源、位置與權力沒關係,同樣的,當人們說,性別不重要,能力才重要時,他們在說的其實也是男人佔據資源、位置與權力沒關係。」
雖然台灣如同許多民主先進國家一樣,這些年來女性似乎在各個領域都有不少人嶄露頭角,領袖群倫,但從這次婦女團體的抗議來看,其實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就像西蒙波娃在五十多年前寫的女性主義名著「第二性」裡提到的:「女性不是天生即為女人,而是後天環境造成,在父權社會底下,女人帶著滿身的桎梏來到這個世界上,一輩子不得翻身,只得永遠處在弱勢地位,任由大男人欺凌宰制。」
去年世界經濟論壇曾發表一項調查報告,雖然在全世界過半的國家,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已經超過男性,但是這並沒有讓女性獲得較重要的職位或主管的機會。甚至女性的薪資水準只達到男性十多年前的薪資水準,換句話說,即便做同類型或擔任同職級的工作,女性的薪資就是比男性低,簡單說,全世界絕大部分地區至今仍是同工不同酬。
為什麼女性明明在學業表現,學習能力上遠遠超過男性,但是進入職場後,在升遷上反而不如男性呢?
我想,除了西蒙波娃顧慮的父權社會影響外,或許有部分原因是來自臉書營運長桑德柏格寫的暢銷書「挺身而進」裡提到的,女性常自我貶抑,不敢挺身而出。
的確,男生女生從生理到性格,其實真的是很不相同的,如桑德柏格所說的,女性較保守,常常低估自己,男生在有一、二成把握時,就會宣稱他能夠完成,而女性往往在百分之八、九十的成功機率時,卻還常常躊躇不前。就像學生時代考完試,男生常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考得很不錯時,成績一出來卻只是及格邊緣,而女生懊惱自己考得非常糟糕時,成績公布卻是八、九十分。
▲國民黨團指林全內閣大倒退。(圖/記者徐政璿攝)
而且另外還有一點,男女在職場拼鬥力爭上游的年齡,正好是成家養育下一代的時候,其實不管社會多民主,男女多平等,但是畢竟女生要承受懷胎與生產、哺乳及養育的主要責任,所以結婚後,雖然男女雙方都有很大改變,但是改變最多的,還是女生,當雙方是男女朋友時,彼此是平等的,但婚後,男友與丈夫雖然是同一人,但是卻會對你有不同的看法與要求,這也是英國女作家吳爾芙所告訴女生,一定要有自己房間的原因。
其實多年來,我一直非常讚佩女性的力量,正如同我們用大地之母來形容孕育萬物的大自然一樣,那種寬容與豐富,是男性思維很難企及的。就像是百年前,美國偉大的飛行員林白夫人曾經寫的:「女人的生活像馬戲團的特技,天天上演。連吊在鞦韆上的空中飛人,他們的技術也都不如我們呢!我們被訓練得要能頭頂一落書,踩著懸在半空中的繩索前進,身上還得掛著嬰兒車,陽傘和餐桌椅,敏捷地步步向前。」
是的,女人善於傾聽,更能眼觀四方耳聽八方,一心多用,因為這是從石器到狩獵時代,女生要負責採集食物所長期演化下來的能力,而捕捉野獸的男生只能盯著獵物,一刻也不能分心,勇敢撲上前,不是全有就是全無。
舉例來說,雖然在以男性為主導的論述裡,總是嘲笑女生開車笨手笨腳,但是我相信那是出於男人嫉妒的反向作用。比如說,我數十年來就很讚佩我太太的開車技術,她除了在蜿蜒的山路高速行駛之外,還可以一邊吃早餐,一邊化妝整理儀容,還不時回過頭去罵罵小孩。要是換成我們男生開車,只要一不小心聊天聊得太開心,或是廣播電台播出一首令人懷念的老歌,一恍神,我們很容易就錯過路口。
當然,男生女生的差異,並不是誰優秀誰差勁的問題,而是說在做什麼事的時候什麼個性或天賦比較占優勢,就像辯論筷子好還是湯匙棒一樣沒有意義,因為誰比較合用要看我們是要夾菜還是喝湯。
其實,我覺得女生在這個複雜多元的時代,還蠻適合當主管的,因為女性善於溝通,體貼與溫暖的個性也比較能夠凝聚團隊的向心力,善於觀察夥伴的情緒,會適時的鼓舞士氣,而且通常比較有耐心,在做決策時比較不會流於莽撞與衝動。
總之,在母親節前夕,我們除了要感恩生養我們的母親之外,也要對身邊所有的女性同胞按一個讚,並且給她們一個挺身而進的機會。
●作者李偉文,長期關注環境與教育的牙醫作家,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