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介白/19位收容人出監上班,是創新還是樣板?

▲在監的收容人最多的就是時間,讓收容人學得具謀生能力的技能,對社會或對收容人家庭而言,都是件好事。圖為彰監收容人製作的麵線禮盒(圖/周宸亘記者攝)。

法務部6月起開放19名收容人於白天出監上班,晚上下班返監拘禁,創下獄政史上的先例,讓在監表現良好,即將假釋出獄的收容人可以提早為復歸社會做準備。這項革新作為是邱太三去年接掌法務部時所許下的承諾,如今正式實施,希望這19名收容人的外出工作是獄政改革好的開始,而不是監獄的樣板教材而已。

收容人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時間,但過往監獄的作業種類,因資源有限,獄方開辦的職業訓練相當老舊,且與社會經濟的脈動嚴重脫節,有摺紙蓮花的、有原子筆組裝的,每個月能賺取的收入,只有微薄的200多元,收容人自己在監購買生活必需品都不夠,還要家人寄錢到監獄。

外界從媒體得到的資訊總會以為,監獄好像有很多有名的自營作業產品,例如巧克力、醬油、土雞、蜂蜜等等,每到農曆節慶總是供不應求,但是這些一監一特色的收容人作業產品,全國各監獄能夠參與自營作業的收容人人數,加總起來頂多只有百餘人,對照起超過6萬的監獄收容人來說,根本不成比例

問題就出在於獄政當局心態過於保守,一昧承襲過去的官樣,多做多錯,少做少錯,既不願結合社會的廣大資源,也不願改變現狀,以致於收容人下工場,就是去參與不動腦的重複性勞動,根本沒有機會習得一技之長。待時間一天天的過,出獄後,不僅連自己都養不活,家人也放棄,最後再度犯罪回籠。

難道這就是作奸犯科者的宿命嗎?監獄收容人各有不同的犯罪樣態,有偷有搶,有智慧犯罪等等,收容在監的收容人,什麼人都有,如果能有效運用,對於犯罪矯正將會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充分利用高學例犯罪者的學經歷,取其專業教授有心改過向上的收容人,或開辦社會上較專精而不易被取代的「夢想工廠」,讓收容人學得具謀生能力的專業技能,對社會,或對收容人家庭而言,都是偉大的善心工程。

法務部矯正署為讓即將出獄的受刑人提早適應社會,首開先例,讓19位收容人白天外出到合作工場上班,晚上再「回籠」,每個月至少2萬1千元的月薪中,有六成會用在犯罪被害人補償金等用途,剩下的四成可當成收容人的收入,累積存下來的錢可作為出獄後創業所用,讓收容人白天出獄工作的作法,可謂一舉數得。

法務部預計今年將陸續開放100位以上的收容人外出工作,但新政上路,引發民眾兩極看法,有人認為如果「跑了誰負責?」事實上,法務部在規畫上,是從即將出獄的收容人當中,挑選距離假釋在一年左右的受刑人,在監表現有悛悔實據者。被選中者,會冒險脫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外也排除暴力、性侵犯等。

依照矯正署的規畫,有意願外出工作的收容人可提出申請,由監所遴選一年內將假釋、即將期滿出監的收容人,從事鋼鐵製造、機台操作、汽車美容、清潔及老人看護照料等工作。收容人白天外出工作時,不能使用手機,需自行前往或由公司接送,在管控上,獄方每天都會與派駐公司密切聯繫,也會不定時突擊檢查。參與白天外出工作的收容人,若無故缺工或逾期未歸,將被通緝,要面臨的刑期會更長。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董介白,東森新聞雲撰述副總編輯,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