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是怎麼顛覆公部門的刻板印象?(圖/達志示意圖)
●作者/陳廷彥、林冠廷。
把政府變新創?波蘭試圖顛覆公部門刻板印象
波蘭總理辦公室中的「波蘭政府科技」創辦人 Justyna Orłowska 投書媒體,指出開放政府的下一步應該是建立創新者與政府單位之間的橋樑。為此,他們成立了一個「政府中的新創公司」Govtech Poland:依照想法與技能選擇技術提供者,而非預算與市場地位。在選擇團隊的過程中,不再嚴格要求團隊選擇使用什麼技術,只要能完成目標就好。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部分錯誤的發生率下降了 80%。
從門外漢到領頭羊,法國如何建立數位政府?
台灣發展開放政府的這幾年,法國總是經驗交流的重要夥伴,而在 Apolitical 的一篇文章中,說明法國啟動政府數位化的心路歷程:2011年法國政府成立了 Etalab 電子政府實驗室之後,相信「資料與開放性是領導政府數位轉型的關鍵」,除了建立開放資料入口網站,還協助制定在 2016 年頒布的「數位共和國法」,要求各級政府「自動」主動公開資料。然而法國公共預算機構副秘書 Trojette 指出開放資料的問題,在於許多的公共部門其實抵抗開放資料,即便數位共和國法的立意良善。不過 Etalab 總監 Laure Lucchesi 也表示「我們必須帶出故事,使用案例以及展示利用開放資料政策驅動改變的影響」。
全球城市串聯,保護我們的數位人權
因應日漸增加的網路資訊濫用與隱私侵害,阿姆斯特丹、巴塞隆納與紐約市政府在11月14日共同宣布啟動「數位權利城市聯盟」(Cities Coalition for Digital Rights),以下列事項作為宗旨:普世與平等的網路使用權與數位素養,隱私、資料保護與安全,資料、內容、演算法的透明、課責與反歧視,參與式民主、多元與包容,開放與道德的數位服務標準。網站也鼓勵個人上網推動自己的城市加入這個宣言,線上線下都要有人權。
透過全球醫療開放資料拯救人命
過去十年,醫療設備的故障可能導致約8萬多人死亡,以及170萬人受傷。國際調查記者組織ICIJ 從美、加、西班牙、印度等 11 國收集 7 萬筆醫療設備的召回、安全警報紀錄,並使用機器學習調查這些紀錄與病患的關聯。在美國,召回原因的大宗是設計問題,占整體的 22.7%,而骨科、腸胃科、泌尿科與心血管科則擁有最多召回案件。相關檔案都已經彙整成「國際醫療設備資料庫」(International Medical Devices Database)供人研究,不過各國政府開放資料程度不全,如印度僅有 14 筆紀錄,將影響研究的精確程度。
用無人機種樹,保護森林的生命力
在美國,每年的森林大火都燒掉了大片樹林,而氣候變遷、過時的技術和匱乏的資金,更使育林工作永遠趕不上被燒掉的樹。直到今天,多數地區重新種樹的方式,仍仰賴人力去當地選擇種植位置並撒種;而一旦沒有及時補上新樹苗,被燒掉的區域很快就會被雜草「佔領」,讓後續的工作更加麻煩。
來自西雅圖的新創公司 DroneSeed 看到這種困境,決定要用自動化的無人機,來讓森林重獲新生。這種無人機可以巡查慘遭森林大火的區域,以細達公分的準確度繪製當地的樹種分佈圖,還可以種樹苗、清雜草,甚至根據每個區塊的特性施加不同的肥料。他們期待透過這種更便宜、也更有效率的方式,讓美國的森林免於永無止盡的劫難。
熱門點閱》
►林內閣裡多了一個唐鳳,有用嗎?
●本文獲授權,採CC BY (姓名標示)3.0 台灣,轉載自「g0v.news」MEDIUM,作者為陳廷彥、林冠廷。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