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人/兩件政治動作,不宜、不必、也不可!

●程建人/外交部前部長。

最近有兩件事引起大家關注:1、美國5位國會參議員致函衆議院議長,建議邀請蔡英文總統前往美國國會發表演說:2、民視董事長郭倍宏發動修改公投法以進行台獨公投。這兩件事未必直接相關連,但都對國內政治有影響,也都會衝擊到台美中三角關係,也都引起不少爭議。

今年1月21日,曾在美國防部任職,保守反中的Joe Boscoe在國會山莊報撰文提出邀請蔡英文總統赴國會演講的意見,隨後2月7日,美國會5位共和黨參議員共同致函衆議院斐樂希議長,亦盼能函邀。此事,經外媒先行報導,再經國內媒體散播,引起國內熱烈討論,有支持,也有反對。

首先,為何有這樣的事發生?1、近年來美國政治人物對中國大陸的疑慮及對台灣的同情與支持日益增加,提出邀請蔡總統赴美國國會演說,算是政治正確,對議員們說來,成本最低,一舉數得;2、川普政府主政以來,對兩岸做法有所調整,導致若干人士認為或可創新一試;3、蔡政府方面樂見此事被提出,倘能獲得邀請並能成行,更有助蔡英文氣勢及選舉;4、不排除友我人士甚至我方人員私下遊說導致。倘若在一般正常情形下,這是好事,國人亦應樂見,然而此事並不如此簡單。

美中關係值得衝擊?

自1979年美國與中國大陸建交與我斷交以來,美中之間有三項公報、美國一個中國之政策、以及不支持台獨的立場與承諾。而美台之間一切運作,則基於美制定的「台灣關係法」以及雷根總統對我提出的六項保證;簡言之,中美之間為式外交關係,台美之間則為非官方關係。此所以卡特總統以來,美政府均訂有與我交往的準繩,作出甚多限制。

四十年來,若干限制逐漸鬆綁,但我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等政治敏感性甚高的高級官員,仍不能訪問華府;我外交部長及國防部長可以訪問美國其他地方,但總統、副總統及行政院長僅可以過境美國,且需先得美政府同意。 迄今唯一一次例外為1995年,克林頓政府原曾向中方表示不會同意,但是在國會強大壓力之下,終仍破例同意李登輝總統訪問其母校康奈爾大學並發表演說。其結果導致美中台三角關係極度緊張,迄今仍有人認為此一突破,雖帶來國人一時的振奮,但對美中台關係的衝擊是否値得,頗多質疑。

目前可能之發展有四:1、衆議院議長置之不理;2、國會決定邀請,但美政府不同意,不發給簽證;3、美政府同意,但蔡總統決定不前往;4、美政府同意,蔡決定前往。倘為1、2、兩情況則此事胎死腹中;第3、情形似不太可能;若為4、則情況嚴峻,其衝擊將遠超過1995年李登輝訪美情況,北京必認為美國有意違反兩國所簽三公報的基本共識,反應必倍加强烈,勢必導致一連串發展,互相衝撞,甚至直接衝突,傷及美中台三者關係,絶非一般民眾所願見。

關鍵在美方

客觀理性推斷:蔡政府雖有顧慮,但仍最盼成行;中方最反對;美方則正在斟酌其本身利益作一決定,關鍵在美方。有鑒於當年李登輝只是飛往紐約州绮色佳其母校康奈爾大學,即引起如此強烈的反應,華府不是紐約州,國會不是康奈爾,今天的中國大陸也不是24年前的中國大陸,美政府必更為審慎。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在布魯金斯研究所為文,強力反對邀請蔡赴美國會演説並列舉多項理由。此外,美國務院前主管東亞太平洋副助理國務卿謝淑麗、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學者葛來儀、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沈大偉等人同樣反對。蔡英文總統顯然瞭解此事之敏感性,一方面願見其發生,另方面不願見其可能引發的結果,倘無美國政府鼓勵,即令接獲邀請函,恐亦不致成行,此所以伊在接受CNN訪問時表示:將視對台灣、對台美關係以及對地區和平安定是否有利而定。

另外,1月31日,幾乎同時,郭倍宏舉行記者會主張修改推動台獨公投,不但在台灣、甚至在民進黨內部,立即引起甚大爭議,倘若成真,對兩岸及台美、中美關係之衝擊,其嚴重性恐不亞於蔡英文赴美國國會演說,甚而有過之而無不及。所幸此一運動成功機率不高,非但國內民眾多瞭解此事之嚴重性,而美方不支持之立場,將使此舉斷無成功之可能。美方對1999年李登輝的兩國論及2003年陳水扁稱一邊一國及公投之強烈反應,迄今記憶猶新,蔡英文均曾親身經歴,此所以伊始终強調維持現狀,雖然維持現狀解釋不一。美方一再表示不可能改變其不支持台獨之立場,除AIT卜睿哲為文反對之外,台北AIT亦迅作相似反應。甚至蔡政府及其智庫亦瞭解其嚴重性,對此有所保留。

歷史會否重演?我們值得這樣做嗎?對台灣人民好嗎?對台灣未來發展有利嗎?讓我們簡單清楚的說,不宜、不必、也不可!上述兩事的推動或許對某些政黨或某些政治人物一時有利,但是對台灣人民、兩岸關係及地區和平與安定, 絕對不利,主事者應三思慎行!

熱門推薦》
►美國對台政策最權威的代言人──卜睿哲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