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低薪化與內需不足形成惡行循環,顯示第一曲線美景不再。(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許添財/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台灣經濟發展近20年來面臨低成長、低薪化、高齡化的長期結構惡化問題,既非短期景氣循環的起伏現象,也無法以擴張的財政政策或寬鬆的貨幣政策創造有效需求做解決。簡言之,長期所循的第一曲線生命週期已進入衰落期,時間只會延續窘境,無法擺脫當前低度均衡的困局,亟待其命維新的第二曲線加以替代。
台灣經濟成長率CAGR:1992-99為6.54%,2000-07為4.87%,2008-15為2.83%,2016-19依主計總處最新估計為2.3725%,明顯呈現不斷下降趨勢。真實工資成長率平均在1980年代為6.45%,1990年代為3.23%,2000年代為負的0.91%,低薪化形成,根據主計總處2018年12月全國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即經消費者物價指數平減後)為3萬8235元,低於2001年的3萬8398元,一般稱之薪水倒退17年。
低薪化與內需不足是惡性循環
在一般國人經濟條件長期惡化的情勢下,低結婚率高離婚率的社會問題伴隨而生,少子化亦成為長期趨勢,高齡化加速發展,老人人口比率在1993為7.1%,進入高齡化社會;2017年為14%,進入高齡社會;推估2026年會達20.6%,成為超高齡社會。依此趨勢,到2061年會達38.9%,屆時台灣將成為世界人口最老的國家。
低成長代表國際競爭力不足,國民所得低落,在天然資源缺乏的台灣,代表無法向國外換取更多可用的資源與資糧來滿足國人生活水準改善的需求。低薪化加上高齡化社會使經濟人口本身的消費能力無法提高,依賴人口增加更提高了生活負擔的壓力,越見民不聊生的第一曲線已難有更好的明天。
台灣走過輝煌的第一曲線歲月,MIT貨暢其流享譽世界,如今晶片供應仍然執世界之牛耳,舉足輕重。但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三角貿易模式使廠商大量外移,國內投資節節下降,生產力裹足不前,就業機會增加困難,尤其結構性失業嚴重,直接衝擊高學歷者的出路,低薪化與內需不足形成惡行循環,這是第一曲線美景不再的寫照。
消費者已從世界公民轉變為「網民」
如今,美中貿易戰為這樣的時代敲響了下課鐘,即使上課鐘再響也不再是同一門課。此時,台商回流雖為國內投資帶來令人期待的希望,但難對第一曲線保證「回春」,原因是第一曲線的供應鏈與供應鏈的競爭生態平衡已被打破,台灣參與全球傳統供應鏈也因紅色供應鏈的崛起而被排擠,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生態系與生態系競爭的第二曲線時代。這不僅是全球貿易生產分工體系的量變而是空前的質變。
這個質變當中,消費者已從傳統國家界定的世界公民(Citizen)變成網民(Netizen),跨國或國內的網民社會透過各種方式與管道,主要是智慧互聯網的連結,形成了傳統B2C以外,無限大的C2B或C2C市場網絡,而且這個網絡系統將不斷進行內生的價值鏈演化,這也是第二曲線不再是傳統價值鏈與價值鏈相互競爭或聯合,而是創新生態系與創新生態系相互的競爭或聯合。
第二曲線的資源定義也質變了。「數位」變成資源,包括能源,資訊流可創造價值,也是價值鏈的主要構成因素。生產要素不限於傳統的土地、人力、資本、甚至技術,傳統有限的資源不但可因資源效率的大幅提高而滿足人類更大的需求,也不只因為循環經濟的展開而不斷再利用,大幅減少天然資源的耗損,更因智慧互聯網(AIOT)的作用,讓原本在傳統價值鏈裡起不了作用的因素,尤其微小因素,轉化成巨量甚至生生不息的無限資源。
各種分散式網路微電網將可取代目前已出現危機的傳統能源集中式巨電網即是典型範例。智慧製造、智慧商業、智慧貿易、智慧金融、智慧農業就是此種創新生態系的生成範疇,它並非單向的人工智慧取代人腦人力,而是人(網民)與人(網民)透過智慧網絡互動演化而成的生生不息、永續發展的創新生態系。
第二曲線的經營策略在以人為中心而非傳統以商品為中心的新商業模式。網民不只是消費者也是生產者,稱為prosumer(生產加消費實時同體存在)。此種讓精準行銷與自發生產成為可能的商業模式,才能保證智慧創新生態系自然演化永續發展的可能。
台灣經濟長期呈現生產力成長衰退,人口成長停滯,實質薪資裹足不前,演成國民財富與所得分配不均,區域發展失衡問題,經濟發展第一曲線面臨退場。唯基礎穩健雄厚的IT產業、充斥國內外的龐大資金與暢通世界五大洲的貿易網絡,是台灣全面邁向IOT數位轉型與重建全球智慧經貿生態系第二曲線的成功保證,怕的是猶豫不決與執行不力,首要突破的是心理障礙,是要充分體悟當代經濟發展第二曲線的真諦。
熱門推薦》
►中美匯率談判美霸王硬上弓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