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榮欽/郭台銘終於找回「政治節奏」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今日出席「突破困境,迎接挑戰」重振台灣競爭力會議並發表演說。(圖/記者林敬旻攝)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郭台銘前幾次的發言曾經令人不解,何以優秀的企業領袖如他,對美中貿易戰的理解如此膚淺,例如認為兩國交戰,台灣可以置身事外,更有台灣可以結合美中兩國專長發展高科技的超現實意見;現在郭台銘終於回歸現實闡述台灣可於美中貿易戰發揮專長之處,他的論點有三:

1. 美中貿易戰會發展為科技戰,尤其在下列領域:人工智慧、5G通訊+8K超高清視頻、先進製造網路化、微晶片和半導體、超級電腦及軟體定義網路、量子電腦。

2. 台灣的優勢在於:與美中有長期「經濟共生」關係、位居東亞世界價值鏈重要地位、以及具有完整和綿密的產業聚落。

3.台灣應該利用ICT,也就是「資訊與通信科技、電子半導體」產業實力,參與美中機會,翻轉台灣經濟。

問題在於:郭台銘的論點與台灣政府現行的政策有多少差距?很少。如果你拿以上三點去請教經濟部長沈榮津,我相信他幾乎會同意大半,並強調這正是政府正在努力發展的方向,那麼郭台銘與蔡英文的政策又有何區別呢?

其中最大的分別還是在於對美中經濟戰的預測。相較先前發言的天真樂觀,郭台銘承認美中科技戰會使得美國會將某些關鍵技術脫離中國大陸生產,而台灣正是「一臂之遙」最好的替代。但是這要成為現實,顯然必須在確保美國人有信心高科技不會流失到中國的情況下才能成立,否則何必要多此一舉在台灣生產?美國自《特別三〇一報告》以降,從人才、技轉、併購、教育、關稅到智財權,所念茲在茲者正是在設立此一防火牆,郭台銘卻對這最關鍵之處未置一詞。

簡而言之,這種兩者之間ambidexterity的能力,不可能在同一組織內實現,因為共同的所有權只會加速技術的擴散,管理學對此已經有太多的實證研究證實,別說共同所有權,即使在同一產業群聚內,人員的流動與衍生公司都會加速此一發展。因此這不僅是企業策略的問題,更是國家政策的議題。政策上真正的挑戰,並非如郭台銘所言如此簡單,要獲取美中貿易戰的機會,包括產業群聚的安排、所有權與組織的形式、跨國企業的利用與社會結構的配合,都需要進入實質而細緻的討論,這才是如何獲取美中貿易戰機會的真正挑戰,期待郭台銘對此政策能夠有更清楚的說明。



熱門點閱》
►談郭董選總統:治理企業與治理國家不一樣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臉書,請勿直接轉載。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沈榮欽專欄

沈榮欽專欄 沈榮欽

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法國INSEAD博士,專長為策略管理與組織經濟。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