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仲清/當媽媽之後的幸福再也不同?

▲筆者認為每個人的資源不同,條件限制也各異。能當傳統好媽媽也很好啊,但這個角色如果沒能力做到好,那就要藉著妥善安排,先求有再求好。(圖/123RF)

●洪仲清/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心理所臨床組畢業,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的臉書粉絲專頁,目前人數已突破30萬。常有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網友在此留言、討論,學習面對情緒,學習覺察自己與原生家庭間的課題,學習在溝通中傾聽、在忙碌的生活中靜心,以及如何寬解苦痛,跟自己和好。

最近聽到一個故事,以下稍作改編。

是這樣的,有位太太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生產後需要喘息,所以做了小小的調查,包括親戚、托嬰機構,看有沒有臨時托育的地方。心裡大概有個底之後,某次跟先生閒聊這件事,本來只是聊聊,沒想到先生反應很大。

「自己的小孩不要給別人帶,一方面是安全問題,二方面是不要麻煩別人……」

先生本身是個愛小孩的人,尤其像是最近常見托育機構虐童的新聞,看了很是不捨。先生覺得,自己回家也會幫忙照顧,不需要靠別人。

她覺得先生講得有道理,也看過那些新聞片段,非常駭人,就認同了這個說法。

然後也考量到,先生反應這麼大,為了婚姻關係穩固,就默然不說話了。心裡暗暗地想,啊,沒試試看怎麼知道,說不定這樣搭配,自己就能帶得很優雅。

孩子生出來了,起先先生是真的有幫忙。那時候她還能開玩笑,說孩子哭鬧,半夜都是用腳泡牛奶—意思就是,看是先生把她踢下床,還是她把先生踢下床,誰下床誰就去泡奶。

「奶的事,就是大事!」

剛開始她擠奶不順,緊張到不行,所以才決定母奶跟配方奶混著餵。有時候就想說要試試看,半夜起來,抱著孩子試半天。漸漸地,變成晚上都是她起來處理孩子,因為確實她來處理比較方便。

第一個月、第二個月,先生還受得了,掛著黑眼圈上班,回來還很認份帶小孩。

到了第三個月後半段,出現回來倒頭就睡,叫醒又會有起床氣的情況,算了,就這樣,他只剩「玩」小孩,偶爾她叫的時候,還會來一下。

第四個月,孩子長小牙,開始咬乳頭,很痛,而且有傷口。想說都用配方奶好了,結果先生又有意見,說「大家」都說,母奶對孩子的健康比較好。

這下子,她也不是傻子了,那些「大家」是誰她都知道,只是不說破而已。她很氣那種幫不上什麼忙,又造成別人困擾的人。一張嘴在後面出意見,結果累的人都是她,連她先生都變「俗辣」,只是要他照顧孩子半天,他便一直推託說怕照顧不好。

因此,她把之前調查的資料再拿出來,親戚朋友再問一次。安排妥當之後,就按照自己的計畫進行,半年後去上班。

要講道理,是要有本錢的!

當老娘也能賺錢之後,臉色就可以少看一點。當然會吵啊,吵得很兇,她就一句話,「啊……不然你來帶!」

說實話,很掙扎,她比誰都擔心孩子。而且,罪惡感其實很重,她怎麼會不知道孩子自己帶比較好?她怎麼會不知道,母奶對孩子比較健康?

可是比起孩子,她更想要維繫這個家,有家在,孩子才有個安穩的歸屬。要維繫這個家,她不能步步退讓,退讓成習慣,會被當理所當然。最後,就是講的人繼續講,做的人都是她,那時活成像個怨婦,這是她絕對不想進入的狀況。

如果連她都照顧不好自己,還有誰來照顧她。先生都不能指望了,還能指望誰?

她先生不是壞人,但她先生不是主要照顧孩子的人,用說的都很輕鬆!相處要講實力,不能只靠愛情。講白了,三個月睡不飽,愛情還會剩多少?

那是發生在她上班後的某一天,剛好在平日週間不用上班,孩子也沒帶回來過夜。那天她是睡到自然醒,然後才發現,這是她生孩子以來,可能是第一次睡到自然醒,好幸福啊!

她想到當媽媽之後,她的世界真的變了,變得很小很小。她的世界只有幾個人,先生、孩子,還有這個家。以前感覺幸福,常是靠物質生活堆砌,現在只要有睡飽、吃得好、小孩微笑、跟先生有話聊,這樣就好。

只是,她心裡的罪惡感依然很重,雖然表面上的堅強裝得牢不可破。還好她找得到人聊,還好她得到了不少鼓勵,知道她不扮演傳統認定的「好媽媽」,其實也可以。

當然,每個人的資源不同,條件限制也各異。能當傳統好媽媽也很好啊,但這個角色如果沒能力做好,那就要藉著妥善安排,先求有再求好。經營一個家,真的不是說,只要按照「大家」說的,乖乖聽話就好。

 

熱門推薦》

►養出不負責任的孩子會影響他一生

►原諒你,給你下次傷害她的機會?

►看更多【洪仲清】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摘錄轉載自《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麥田出版。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