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明/國民黨高層已預見的「初選災難」

▲國民黨從本月八日開始進行為期一周的全民調,這樣的總統提名方式看似博採周諮,卻隱含致命性災難。(圖/記者李毓康攝)

●黃瑞明/靜宜大學法律系教授

國民黨委託的民調機構從本月八日開始進行為期一周的全民調。這樣的總統提名方式看似博採周諮,卻隱含致命性災難:泛綠支持者會灌票給較弱的一名候選人。吳敦義與國民黨高層早已預見,卻坐視不管。

這一套遴選機制在全世界應該絕無僅有。民主的運作本來可以因地制宜,不必全盤照抄西方國家。但是,話說回來,民主不是台灣的發明,國民黨為什麼硬要標新立異?

以正在遴選新首相的英國(現代民主制度的母國)來說,擁有決定權的只有保守黨員。梅伊因為脫歐案辭職,其後有意問鼎者眾。下議院保守黨議員先舉行五輪祕密投票,讓得票最低的陸續出局。碩果僅存的兩人再交由黨員投票:前任與現任外交部長強生與杭特。前者的全民調居高不下,黨員如何投票,卻在未定之天。保守黨員人數只占英國的零點二%,憑什麼把首相決定權交給他們?(國會並未改選,所以選民無從參與)這是很多人的質疑。儘管如此,保守黨不曾考慮採取全民調來決定兩人輸贏,強生個人也不曾如此要求。

再以德國來說,總理候選人的決定更不民主。現任梅克爾因為難民問題引發的民怨不止,所以決定不再出馬。由誰來代表執政的基民黨呢?梅克爾先找來一個小邦邦長當黨秘書長。這位簡稱AKK的女士自始就被黨內當成儲君人選,所以梅克爾辭去主席後,各界就預見她會繼任。沒想到中途殺出梅克爾的強勁死敵(早已離開政壇),1001名黨代表最後在去年大會上以些微票數通過AKK擔任主席。此人的政治手腕不甚高明,但除非局勢變動太大,按照基民黨的醬缸文化,下回的黨代表大會還是挺她的總理候選人資格。簡單說來:梅克爾一人決定繼任者。很多德國人不滿,也無可奈何。

按理說來,政黨是獨立法人,當然可以透過前述模式交由黨員或黨代表決定角逐國家領導人的候選人,這是政黨自治。但在民粹壓力下甚至完全放棄讓黨員參與投票。然而,所謂的全民調,其實就是由幾千名接到電話者決定,數十萬名黨員反而被封口了!如果考慮到被詢問者不少是泛綠支持者,其中的荒謬更明顯:全民調就是徹頭徹尾的他治!

確定角逐者共有五人,因為是民調最高者出線,所以不少國民黨支持者接到電話時必然會有棄保思維。這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國民黨可以採取兩輪民調,讓支持者在第一輪盡情表達己意。數周後的第二輪再讓民調最高的兩人相互廝殺,勝出的必然會有過半數的支持度。如今的規則只有一輪,最高支持度可能與次高的只相距幾個百分點,這樣的結果很容易造成一方不服輸。我們只能祈禱。

熱門推薦》

►國民黨已浪費掉手中紅利?

►超越理性的「庶民」盼望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聯合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