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選】趙春山/守護主權應是全民的共識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的國政顧問,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日前在一場研討會上指稱,蔡英文總統把兩岸關係搞壞後,才說要「顧主權」,讓臺灣成為美中角力的戰場,「非常不道德」。蘇起抨擊,蔡總統破壞兩岸互信,令人擔心兩岸關係選後回不去了。蔡英文的競選連任全國總部發言人阮昭雄則回應,讓兩岸關係或區域不安定的因素,不是「民主的臺灣」,而是「專制的中國」。

蔡韓兩大陣營的隔空交火,看似沒有交集,但卻凸顯臺灣今天的安全處境異常艱困。個人認為,這樣的辯論很有意義,至少可以把選民的注意力轉移到影響臺灣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政策議題,而不是環繞在一些無關緊要的流言蜚語周遭打轉。

蔡英文把「顧主權」當成這次大選的主要訴求,當然有她策略性的考量。有人說,是因為香港的反送中運動,讓她「撿到槍」。事實證明,「一國兩制」不僅受到香港示威群眾的挑戰,也不適合用在臺灣。1988年5月25日,鄧小平會見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米洛什.雅克什(Miloš Jakeš)時指出,「能否真正順利地實現大陸和臺灣的統一,其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要看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結果」。

▲蔡英文把「顧主權」當成這次大選的主要訴求,當然有她策略性的考量。(圖/記者林敬旻攝)

當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四十週年講話中提到「兩制臺灣方案」後,臺灣民眾擔心中共今後的促統政策,是讓臺灣最終成為中共的一個特別行政區。

蘇起說,蔡英文上任前,臺灣沒有主權問題,這句話說對了一半。按照中華民國憲法,不僅是蔡英文上任前,即使是她就任後,也沒有主權的問題。但對岸的想法可不是如此。主權爭議一直是兩岸關係揮之不去的一個陰影,「九二共識」使兩岸在擱置主權爭議的理解下,展開事務性會談,並促進兩岸的交流互動;但並沒有解決問題。

中共的對臺政策已不能滿足於單純的兩岸交流,而是希望以擴大交流來促進兩岸的融合發展,進而為兩岸統一創造條件。換言之,兩岸已進入「深水區」,主權問題能避而不談嗎?要談,不是臺灣的問題,而是對岸的問題,因為北京認為九二共識是兩岸談判的政治基礎,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就沒有復談的可能,更遑論有討論主權爭議的空間。我們認為,除非主權爭議能永遠擱置下去,否則無論選後由誰執政,都不可能對這個問題視而不見。

 

▲韓國瑜也曾說過「國防靠美國」,這個說法引發外界爭議,韓國瑜解釋這是描述過去的客觀事實,但我們認為,這個事實到今天還依然存在。(圖/記者張榮恩攝)

兩岸互不往來,自然使美國在中美角力下擁有操作「臺灣牌」的空間。臺灣親美,非今日始,因為臺灣對美國有安全的需求。韓國瑜也曾說過「國防靠美國」,這個說法引發外界爭議,韓國瑜解釋這是描述過去的客觀事實,但我們認為,這個事實到今天還依然存在。不僅臺灣,連日本、韓國等和美國有防衛同盟關係的國家,也都對美國有安全的需求。但與臺灣不同,日韓卻能同時發展和中共的正常關係,蔡政府則是被對岸視為拒絕往來戶。對岸認為,蔡英文是「理念型臺獨」,但忽略了理想和現實總是存在一段漫長的距離。連陳水扁過去都說過,處在他的位置「要把臺灣改國名為臺灣共和國,任期內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李登輝過去十二年沒做到,即使現在李做,也一樣做不到。」我認為,做不到就是幻想,而對岸竟為了一個幻想而做出強烈反應,這未免太缺乏戰略自信了。

基於國家安全的需求,臺灣希望在亞太區域中扮演一個角色,但臺灣和印太戰略的其他成員一樣,參與區域安全並不是為了要成為美國圍堵中共的馬前卒。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教授鄭永年就指出,美國圍堵中共難以實現。因為區域認同的加強,促進了各種形式的區域經濟、軍事和政治聯盟的形成。臺灣想參與區域整合,不可能求助於中共,而是希望美國能助一臂之力。

總之,守護主權不應該是蔡英文的「專利」,其他角逐大位者,更不能把自己處在守護主權的對立面,守護主權應是全民的一項共識。兩岸關係不進則退,「化干戈為玉帛」是兩岸共同的責任;尤其對臺灣來說,選後無論由誰執政,民眾都不願看到兩岸關係出現「回不去」的情況。

熱門推薦》

►對岸看「台灣大選」猶如霧裡看花

►看香港民意歸屬,珍惜台灣民主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趙春山專欄

趙春山專欄 趙春山

曾任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東亞所及俄羅斯所所長,並參與政府中國大陸事務諮詢工作,見證兩岸關係不同階段的發展。深信只有兩岸和平對話才能創造兩岸互利共贏的局面。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