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譚德塞不用登紐時,廣告在「這個網站」效果更好

● 作者/王立第二戰研所

前幾天,WHO秘書長譚德塞一席「台灣霸凌論」,激怒了很多台灣人,除了個人自主性的反擊外,還有一個募資在紐約時報刊登廣告的計畫。說真的,筆者不是很贊成這樣做,不過既然都做了,那就儘量做到好吧。

先說說筆者不贊成的理由,理由很簡單,譚德塞的霸凌論其實沒多少人在意,現在全世界為了疫情焦頭爛額,這時候不會有太多人會因為譚德塞說了幾句,就認真地把矛頭對準台灣。

因為過去三個月,WHO的失職與無能,對世界各國來說幾乎都是失分,在多年信用毀於一夕的危機中,這類牽拖論點引不起多大風波。

▲ 王立不贊成用紐約時報刊廣告的方式,回應譚德塞的「台灣霸凌論」。(圖/路透)

反倒是台灣官方趁機順水推舟,幫外國媒體製造攻擊材料比較有用,像是陳時中部長直接拿出給WHO的電郵,對於不滿WHO的人來說就很夠了。

真的想要推波助瀾,刊登報紙廣告的效益很難評估,不如持續把WHO忽視台灣警訊的事實,以及WHO這幾個月來荒腔走板的言行,護航中國幾近CHO的作為,實實在在的傳播出去,效果更好。

刊登廣告有時效性,反擊譚德塞最有效果的時間點是當下,趁著台灣搜尋度變高的時候,把WHO一系列言行做成簡單圖表,透過網路行銷迅速回擊。

▲ 王立認為,反擊譚德塞最好的方法,是傳播WHO忽視台灣警訊的事實。(圖/翻攝自國家雜誌)

過了這個階段,下一個時間點是陳時中部長提出電郵,證實台灣確實提出警訊,此時反擊的效果也不差。過那麼多天,才刊登上去,筆者必須說這種作法實在很不妥當。

今天台灣站在正確的位置上,我們不需要卑躬屈膝,情感的訴求跟反諷,通通都不需要。

這個報紙廣告最好就是簡單、明瞭,半版篇幅讓人一眼就可以看出WHO忽視警訊、替中國抹粉、牽拖台灣掩飾失職這三大項就好。義正詞嚴的表達立場,WHO失職到今天,我們在高處順風,不需要悲情化。

筆者也不解,募資上千萬,拿個一百萬聘請幾個國關專家,連夜評估撰稿,絕對做得到,為何要自己中翻英?

這不是太陽花運動,是民間反抗政府的抗議行動,用不嚴謹的方式傳達訊息出去,反倒提供譚德塞後面柴火,不見得是好事。

所幸主辦單位有聽人建議,讓我們抱持正面的態度支持下去。

▲王立認為,用「不嚴謹」的方式傳達訊息,反倒會提供譚德塞柴火。(圖/本報資料照)

接著,以筆者的想法來說,真的要大肆宣傳WHO的無能與失職,有效的方法還不少。

像是製作30秒廣告投放在Pxxxxxb上,由於前5秒不能跳過,可以快速刊出譚德塞說謊、掩飾的幾個訊息,有興趣的就會把整個廣告看完,畢竟這是地無分東西南北、人不分自由保守,大家都會保持禮貌的網站。

集資送口罩,先假設政府願意支持,可以在台灣就包裝好,信封袋前面印譚德賽說過口罩不重要的照片,後面印口罩其實有效果的圖樣,附加一句Taiwan can help。

說真的,可以募資到一千多萬,表示台灣人認真起來,幾千萬的宣傳費是沒問題的。

問題在於,我們想要達成怎樣的效果?

▲美國Fox電視台主播塔克卡森狂轟譚德塞。(圖/翻攝自Facebook/焦糖陳嘉行)

若要加強保守派對抗中國的意願,找Fox幫忙顯然比較有用,希望自由派挺身究責WHO就是紐時跟CNN。

譚德塞身為WHO秘書長,在那邊胡言亂語,中傷台灣名譽,較好的方式是透過Youtube、社群媒體,把WHO數月來荒腔走板的言行,以及譚德賽從擔任衣索匹亞部長就在說謊的歷史,製作多國語版本到處宣傳,強調譚德賽濫用歧視字句,想要挑起衝突來撇清自身無能即可。

募資在紐約時報刊登廣告的計畫,筆者為何不甚支持?因為時機不對,內容也不甚妥當,受眾亦不明確。既然木已成舟,那就希望主辦單位能把事情做好,例如禮聘國關與宣傳專家,設計簡短有效的廣告。

同時,把帳目清單做好,餘款多少將拿去進行怎樣的長期抗爭,此計畫不會只有一次性等等。

有太多需要檢討的事項,不僅對外,也要對內做的完美,台灣內部可不是全體都相挺,希望疫情爆炸好打擊執政黨的人也不少。

筆者想說的是,這是戰爭,不是放煙火,請做計劃,而不是燃燒熱情。

熱門文章》

►  周偉航/為什麼A片討論區總是一片祥和?

►  吳崑玉/譚德塞引眾怒 預示大外宣終將失敗

►  丘美珍/新加坡總理夫人那一聲Errr…,為了什麼?

►  為何蝗災的蝗蟲,連鳥都不敢吃?

►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Medium」。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