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沃牆/台灣全球競爭力排名上升但有二大隱憂未除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灣世界競爭力排名上升固然可喜可賀,但「經濟表現」衰退及「人才外流」仍然相當嚴重,亟需正視。

▲台灣世界競爭力較去年大幅進步5名。(圖/記者陳韋帆攝)

●李沃牆/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及兩岸金融中心副主任,富華創投及兆豐第一創投董事、品豐投顧榮譽顧問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於6月16日發布「2020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在63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11名,較去(2019)年大幅進步5名;且在亞洲鄰國中,優於第20名的中國大陸、第23名的南韓及34名的日本;僅次於排名第1的新加坡及第5名香港,為2016年以來最佳表現。

若觀察此次IMD評比項中,台灣的「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基礎建設」分別為第17、9、12、15名;除「經濟表現」退步2名外,其他均較去年進步。排名上升固然可喜可賀,但「經濟表現」衰退及「人才外流」仍然相當嚴重,值得正視。

長期經濟成長趨勢呈現衰退 人均所得及失業率未明顯改善

此次IMD排名中,台灣在「國內經濟」大幅進步15名至第10名,主因固定資本形成毛額占GDP比大幅改善,及實質GDP與人均GDP成長排名提升。「國際貿易」進步至第27名,反映商品出口與服務輸出成長率名次提升、「國際投資」進步至第26名,主要是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占GDP比及外人證券投資等排名提升所致。台灣在前兩年排名輸給中國大陸,今年反敗為勝,應是中國大陸近年受美中貿易戰影響,所以不能得意忘形。就台灣長期經濟成長而論,筆者認為有二點值得注意。

一、台灣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幾乎每10年下降2%,近年來都遊走在「保1」與「保2」邊緣,並已進入「高收入陷阱」,經濟停滯不前及薪資成長遲緩、少子化及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峻。尤有進者,近幾年貧富差距、財富分配不均現象並無改善,人民的幸福感亦未見提升。

不可諱言,近二年與亞洲四小龍經濟成長相較,台灣因獲轉單效應及台商回流效應,經濟表現相對穩健;但人均所得卻一直未顯著成長,遠低於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香港及南韓。此外,台灣主要成長動能來自外貿,但目前的FTA(自由貿易協議)覆蓋率僅9.69%,對國際貿易競爭力極為不利。

二、台灣在去年的失業率為3.73%,相較其他國家偏高,排名由13名掉到第18名。尤其是20至29歲的青年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高學歷高失業率情況未見改善,政府宜速謀對策。

▲台灣人才外流危機嚴重,對勞動力影響不容小覷。(圖/翻攝自達志/示意圖)

科技人才被高薪挖角 不利於資本密集產業發展

在勞力密集產業走向資本密集的轉變中,更凸顯人才是重要的生產因素。眾所周知,台灣出口以資通訊(ICT)為主力,對於高科技人才不可或缺;人才流失必然造成國家競爭力下滑,不利於高科技產業發展。其實,英國的研究機構早在2014年就提出警告,「台灣將在7年後,也就是2021年變成全球46國中,人才短缺最嚴重的國家」;另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於2017年底所發布的「2017IMD世界人才報告」中,也針對台灣人才外流、吸引人才優勢不足提出警訊。

今年評比中,台灣人才外流由去年排名第46名跌至第48名;顯示,國內企業環境依然無法吸引國外高階人才。針對台灣人才外流問題,有幾個現象可留意。

一、根據主計處所發布的「2018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統計結果,2005年僅35.8萬人出國工作,但2018年已增加至73.7萬人,足足成長2倍多。其中,未滿30歲者占20.1%,持續增加中;而30至49歲者最多,占比為49.1%、50歲以上者占30.8%。青壯年人口外流增加,對台灣勞動力影響不容小覷。尤有進者,大專及以上程度者共有55萬4千人,占比高達75.3%,令人憂心。

二、科技人才是產業發展重要的資本,中國大陸早在數年前即不斷以高薪挖角;特別是為了因應「中國製造2025」,更需要科技人才加入。包括廈門「海納百川」人才計畫、廣州5年35億的「產業領軍人才」計畫、武漢市「城市合夥人」計畫等,吸引產業人才創新創業,引才與搶才政策已從中央擴大到地方。

據悉,西安市為吸引人才,近年相繼出台了力度空前、寬鬆優厚的「人才新政」、「戶籍新政」、「人才安居辦法」等人才政策「升級版」;在利之所趨下,吸才效果相當顯著。特別在美中科技戰愈演愈烈下,促使中國大陸不得不加快發展半導體自主供應鏈;台灣人在半導體及語言的優勢下,自然成為中國大陸挖角的首要選擇。

君不見,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早成為彼岸挖角目標。中國大陸半導體廠商祭出高薪、住房、教育等補貼措施延攬台灣人才;有人透露在中國工作3年,就可以賺到台灣10年的薪資,已成功吸引數百名台灣半導體人才加入。

▲國發會新任主任委員龔明鑫。(圖/記者林敬旻攝)

有道是,「爭一時,也要爭千秋」。台灣今年的整體競爭力排名上升意謂在某些領域表現不錯,但台灣歷年排名變化頗大,時好時壞,應是執政當局一大隱憂。尤其台灣經濟成長中所面臨的人口結構改變、長期低薪及低成長困境;還有未能廣泛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將成為未來國際競爭力的阻力。

另一方面,受限於居留環境制度不夠友善、對台經濟前景疑慮、兩岸政經關係的不確定性;加上薪資條件難與國外競爭,以致近年政府雖持續提出許多優惠及彈性方案,以利擴大吸引外籍優秀專業人士來台工作,但成效不彰。建議政府在育人、留才及攬才方面應加把勁。

熱門推薦》

►廖堃安/電信管理法施行後,第二類電信事業何去何從?

►單驥/廣明光電滅頂賠償案:科技戰後的法律戰

►馬凱/人類社會的矛盾 在自由與平等間擺盪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防疫新生活!國內旅遊票券特價開賣!

李沃牆專欄

李沃牆專欄 李沃牆

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及兩岸金融中心副主任,亦為富華創投及兆豐第一創投董事、品豐投顧榮譽顧問。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