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成功站5月發生斷軌,但第一時間未及時通知調度員封鎖路線,導致兩列車高速通過斷軌處。(圖/資料照)
●李克聰/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副召集人
普悠瑪事故近日剛滿兩周年,運輸安全委員會公布了最終調查報告,指出直接肇因包含司機員操作、調度員及檢查員協助等50項因素,針對交通部、台鐵局、鐵道局及普悠瑪列車供應商日商住友商事株式會社,提出27項改善建議,其中包含台鐵在運轉管理、維修管理、組織管理及其他因素等18項改善建議。
不料這時卻又爆出早在五月十九日發生的斷軌問題,檢視這一年來台鐵已很努力積極完成行政院台鐵總體檢列管改善事項,總共144項已改善完成113項,為何仍有重大營運安全問題陸續浮現?其實就是以下關鍵問題無法有效改善解決。
首先是人力不足、人力老化及運工機電的基層人力斷層之問題。台鐵員工老化嚴重,工作繁雜人力負荷重,年輕員工離職率高,道班三分之一屆齡即將面臨退休,台鐵一向重視經驗傳承,如此基層人力技術斷層的問題愈來愈嚴重,再多的改善建議及標準作業程序(SOP),恐都力有未逮無法有效落實。
因此人才培訓、設備汰舊更新及加強科技檢修,以減輕人力負擔,是台鐵未來最重要工作,這需要交通部及行政院大力協助才能完成,建議應將前瞻軌道建設的部分經費,優先提供台鐵盡快進行改善最關鍵的人力問題,並進而改善設備老舊問題。
其次是虧損逐年擴大及員工向心力不足的問題。根據台鐵提出的2021年度附屬單位預算報告,台鐵明年2021年預算編列收入303.58億元,總支出估計336.12億元,預期虧損32.42億元,較今年度預算虧損27.58億元,增加虧損4.83億元,逐年增加17.54%,台鐵累積虧損將達1224.84億元,財政負擔極重。
如未來仍無法合理調整票價,就無法從根本調整員工合理薪資結構,員工認同感與向心力更加不足,就無法留住人才,建議交通部應盡快研議調整台鐵票價機制,如要維持鼓勵大眾運輸政策,則應在調整票價後再規劃補貼方式。
▲交通部應盡快賦予台鐵正確功能定位。(圖/資料照)
最後是台鐵目前及未來功能定位不清,競爭力逐漸大幅下降的問題。懷念過去我們依賴台鐵有深厚感情的通勤通學日子,台鐵以往擔任城際與區域運輸的重要角色,但隨著高鐵加入競爭,中長程城際運輸競爭力明顯落後。
另外因都市發展必須增加都市捷運化角色,陸續增加都會區通勤車站,短程的區域運輸能力又受到影響,近來如遇都市規劃發展捷運,台鐵原已投入的捷運化功能又被邊緣化甚至被犧牲,如最近規劃基隆輕軌或捷運未來取代台鐵之爭議。
加上近年來推動都市縫合減少平交道之趨勢,鐵路陸續被高架化或地下化,但因台鐵必須營運城際、區域及都市捷運化的複雜多元之班次,因高架或地下避讓停等空間有限,增加排班調度困難,導致容易誤點,大幅削弱其行車效率。
建議交通部應盡快賦予台鐵正確功能定位,規劃前瞻軌道建設時應審慎評估高鐵或捷運對台鐵營運之重大影響,應盡量在台鐵原有基礎下,先以改善台鐵為優先,如規劃評估選擇北宜直鐵或高鐵時,建議應選擇北宜直鐵,並由台鐵整合營運,以提升其競爭力才能有效改善台鐵財務狀況。
最近因運安會公布普悠瑪事故最終調查報告及斷軌事件,台鐵又變成媒體注意焦點,頗有人人喊打之勢,但現在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對問題核心,研擬執行真正有效的改善方案,主管監督台鐵的鐵道局及交通部更不能置身度外,旁觀究責不如努力承擔,齊力協助台鐵走出困境使其浴火重生,才是全民之福。
熱門推薦》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鐵的人力不足、老化及運工機電的基層人力斷層之問題;虧損逐年擴大及員工向心力不足的問題;目前及未來功能定位不清問題,尚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