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兆文/緬甸內戰槍聲就要打響

我們想讓你知道…民選議員紛紛拉攏武裝組織,要成立聯邦軍合力對抗軍政府,看來緬甸走向內戰已無法避免。

● 宋兆文/資深國防諮詢委員

山雨欲來風滿樓

緬甸軍政府政變之後,為確保政權穩固,不斷以殘忍血腥手段鎮壓人民抗議,3月27日是緬甸軍人節,安全部隊當天大開殺戒,在全國各地至少殺害114人,甚至包括5歲孩童遭擊斃,緬甸軍方對東南部克倫邦少數民族居住區域發動空襲,28日有大約3,000名村民從克倫邦越境逃到泰國避難。

緬甸軍政府,武裝組織,翁山蘇姬,軍人節,溫敏,敏昂萊,克倫邦,緬甸,軍警,橡膠子彈

▲緬甸軍方持續暴力鎮壓反政府示威。(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自政變發生以來,軍方遭殺害平民數量超過440人。

遭軍方免職的國會議員所組成的「緬甸聯邦議會委員會」(CRPH)領袖曼溫凱丹(Mahn Win Khaing Than)3月27日宣稱,必須盡快組建聯邦軍隊,結束軍事獨裁統治。

而少數民族武裝團體「撣邦重建委員會」(RCSS)也發表聲明,警告緬軍若繼續殺害平民,他們不會坐視不理。

民選議員紛紛拉攏武裝組織,要成立聯邦軍合力對抗軍政府,看來緬甸走向內戰已無法避免。

緬甸軍政府,武裝組織,翁山蘇姬,軍人節,溫敏,敏昂萊,克倫邦,緬甸,軍警,橡膠子彈

▲緬甸軍方慶祝軍人節,同天殺害至少114名抗議民眾。(圖/路透)

少數民族武裝部隊不滿軍警殺害平民,拒絕承認軍方政變的合法性,除了RCSS,另包括東南部的「克倫民族解放軍」、北部的「克欽獨立軍」、東部的「南撣邦軍」、西南部若開邦的「若開軍」等都各自開始武裝動員,不但拒絕出席軍人節同歡的邀請,更公開與緬甸軍政府決裂;緬甸軍政府不可能還政於民,緬甸人民的抗暴行動猶如開弓之箭,已然形成「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情勢。

緬軍自恃軍力強大

緬甸國防軍,由海陸空三軍所組成,統由軍政府節制掌控,總人數約50萬,其中地面的陸軍、安全部隊、警察部隊,民兵部隊和邊防部隊,人數超過40萬,緬甸所有軍人都是志願軍,但是軍方遭疑定期綁架與招募兒童參軍、強迫平民做軍勤勞務、甚至要平民去掃除地雷。

緬甸1948年從英國獨立以來,國防軍就一直與種族分離主義者、不同政見者和私梟、毒梟的武裝部隊,進行小規模游擊戰鬥。

緬甸軍政府,武裝組織,翁山蘇姬,軍人節,溫敏,敏昂萊,克倫邦,緬甸,軍警,橡膠子彈

▲緬甸示威衍生無數當地民眾傷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緬甸國防軍年度預算24億美元,有各型軍機166架、各型直升機61架、坦克592輛、裝甲車1,358輛、裝甲自走榴砲車108輛、多管火箭彈車108輛、大小艦艇150艘;就實力而言,這樣的戰力緬甸民間任何武裝組織或團體,都無法與之對抗;但是民心的向背,是會對有良心血性的部隊領導軍官造成影響,只要緬甸軍政府繼續殘殺人民,終究會有部隊嘩變抗命,調轉槍口支持緬甸民主自由。

以游擊戰進行抗暴

到達這種階段需要若干年的艱苦戰鬥,目前能夠發展的是游擊戰,緬甸位於東南亞西北部,東與中國、寮國和泰國相鄰,西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相接,西南瀕臨孟加拉灣,南臨安達曼海,面積67萬6,578平方公里,是東南亞大陸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緬甸三面環山,西部有若開山脈,北部有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東部和東南部為撣邦高原和丹那沙林山脈。

中部為平原。

西部邊境有那加山脈和阿拉干山脈,東部為撣邦高原,中部是依洛瓦底江平原,南部有丹那沙林山地。

緬甸大部分人口生活在伊洛瓦底江流域;緬甸多山,森林覆蓋面積高達百分之五十,這樣的地形,限制緬軍裝甲部隊與重裝部隊開入,卻最適合武裝小部隊隱藏與進行游擊戰。

緬甸軍政府,武裝組織,翁山蘇姬,軍人節,溫敏,敏昂萊,克倫邦,緬甸,軍警,橡膠子彈

▲緬甸伊洛瓦底江。(圖/CFP )

游擊隊藉由重重高山與廣袤森林掩護下,可來無影去無蹤般的神出鬼沒戰鬥,打擊軍政府的政治/軍事/交通/經濟目標,游擊戰雖不能獲得決定性戰果,但是可造成緬甸國防軍疲於奔命,在國內與國際多方面協助下,讓反抗軍日漸壯大,形成有生戰力,最後擊敗或殲滅緬甸國防軍。

游擊戰以多發性、小規模、主動襲擊的機動戰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動性、靈活性、主動性、進攻性和速決性,是目前最適合緬甸民眾團體反抗的戰術,游擊戰以滲透城鎮,攻擊偏遠的哨所,駐軍兵力不多的獨立營區,消滅所在緬甸軍,搶奪武器裝備,然後冒充緬甸軍,突擊其他緬甸軍營區。

使用:火箭彈、班用機槍、輕型迫砲、突擊步槍、手榴彈、40公厘榴彈發射器、手槍、炸藥、詭雷、刀斧等武器,對不同目標做不同程度之攻擊;機場跑道、發電廠、自來水廠、交通樞紐等皆盡列入攻擊範圍;打完就消失在城鎮群眾或高山密林之中,以顛倒正面,進出敵後的戰術,逐步蠶食各地緬軍戰力,積小勝為大勝。

殘暴屠殺 引發世界公憤

美、英、日本、韓國、澳洲、加拿大、德國、希臘、義大利、丹麥、荷蘭和紐西蘭12國防長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緬甸軍政府屠殺民眾。

聲明指出:「專業的軍隊必須遵守國際行為準則,須保護,而非傷害服務的人民。」原本試圖為緬甸軍政府尋找下台階的東協,也可能於近期舉行緊急領袖會議,甚至可能一掃姑息政策、對緬甸問題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緬甸327軍人節變成327大屠殺是蓄意陰謀,以大屠殺來鎮壓風起雲湧的抗議浪潮,緬甸軍方26日便透過社媒與電視台威脅,膽敢在軍人節上街示威的民眾將被子彈「爆頭、炸胸」。

緬甸軍政府,武裝組織,翁山蘇姬,軍人節,溫敏,敏昂萊,克倫邦,緬甸,軍警,橡膠子彈

▲緬甸仰光15歲少年昂岡泰(Aung Kaung Htet)在暴力鎮壓中遭子彈擊中臉部身亡。(圖/路透)

隔天就在街上大開殺戒,只見緬軍在街上任意開槍射殺民眾,最大城仰光與第二大城曼德勒,原本繁華的街頭,變成槍聲四起、流血五步的戰場,其中一名死者年僅13歲,中彈時人在家裡,並未上街示威。

美國駐緬甸大使維伊達推文表示,「這次流血事件令人震驚,緬甸民眾已清楚表示:他們不願在軍政府治下生活。」國務卿布林肯也推文,「軍政府犧牲人民的生命為少數人服務。」歐盟聲明譴責緬甸軍政府的暴力鎮壓,稱:「這次軍人節將永遠被銘刻為恐怖和恥辱的一天。」

緬甸軍政府的屠殺行為,已引起世界公憤,而軍政府目前騎虎難下,緬甸人民抗暴意志強烈,雙方武裝交火即將打響,除非軍政府願意收手還政於民,否則緬甸的內戰就要爆發;以美國/英國為首,譴責緬甸軍政府的世界各國,必將以各種手段與方法支援緬甸人民抗暴,21世紀第一場的民主武裝革命,槍聲與爆炸聲,就要在緬甸全境產生大量的死亡流血!

熱門點閱》

► 新冷戰一觸即發?》翁履中/「表面求戰、實則避戰」美中真相說不出口

► 張博智/「白刃」衝鋒奉陪到底?國軍精實精進訓練才是正道

► 1.9兆紓困案》林建甫/刺激經濟OR股市泡沫?市場資金氾濫 投資需謹慎

► 宋兆文/台美海巡簽署合作備忘錄拓展戰略佈局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宋兆文專欄

宋兆文專欄 宋兆文

前海軍陸戰隊上校、現為國防部資深諮詢委員,國軍將領與兩岸三地媒體稱「宋老師」,著有《決戰釣魚台》、《遙遠的國土》、《釣魚台戰役》。

宋兆文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