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振華/不玩民調初選了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單純依靠電話民調來決定提名人,等於是把黨的提名權外包給一群「看不見的選民」。但這樣的制度其實無法讓民眾主動參與,只能被動地在家等電話,想支持某位候選人還不見得會被抽到,何來民主之有?

● 俞振華/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暨政治學系教授

上週日民進黨的全代會通過「2022年直轄市長暨縣市長提名特別條例」,賦予黨主席蔡英文及中執會極大的權限,來決定明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的提名人選。在這個特別條例下,會舉行初選的只有三個民進黨將執政屆滿的縣市(包括基隆市、新竹市、及屏東縣),其他縣市的人選則是由黨中央透過未來中執會訂定的徵召辦法及評選標準,予以直接徵召提名。

▲民進黨全代會通過初選新規定,繞過民調直接由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提名明年縣市長人選。(圖/記者李毓康攝)

新規引發正反意見交鋒

事實上,這項新規定黨內不是沒有雜音。許多人認為,這個作法像是在開倒車,提名的人選似乎少了民主的程序。不過,初選真是個好東西嗎?如果從追求大選時勝利的角度來看,透過初選來提名候選人不見得是最有利的方式。有關初選對大選結果所帶來的影響,學界有兩種看法,一種是「加分說」,認為初選讓黨的提名人有正當性,且透過初選,可以炒熱候選人的知名度,勝出的人也等於先練兵了一次,之後打大選時能更得心應手。

持反對意見的「扣分說」則認為,初選只是讓候選人多浪費資源,且如果初選時負面選舉打得多,等於黨內互揭瘡疤,還沒到大選就讓對手掌握了不少負面資訊。更重要的,是在激烈的初選後,黨內裂痕往往不易修補,反而造成大選時無法團結一致對外。

反省經驗 避開初選競爭

民進黨這次的提名作法,很可能是反省了2018年時的提名經驗。當年高雄市及臺南市的初選都競爭激烈,候選人彼此間殺得刀刀見骨,選後整合不易,後來甚至賠掉了高雄市的執政權。事實上,我們常常看到在黨原本就佔優勢的選區,爭取提名者眾,畢竟贏得初選就幾乎等同贏得大選,反而造就過激的初選,對日後大選不見得有利。目前只在沒有現任者的縣市開放初選,顯然是較偏向「扣分說」的思惟。此外,目前民進黨是執政黨,有很多中央的資源可以拿來協調、搓掉競爭者,初選自然就能免則免了。

▲作者指出,民進黨現在是執政團隊,有資源協調黨內爭執,自然可免初選。圖為民進黨全代會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副總統賴清德等執政團隊一同上台。(圖/記者李毓康攝)

電話民調值得檢討

另外,臺灣是全世界唯一依靠電話民調來決定候選人的地方。的確,民調數字絕對是提名候選人時重要的考量,我相信這次民進黨就算直接徵召,也會將民調數字納入參考,甚至做為協調候選人時的主要依據。但單純依靠電話民調來決定提名人,等於是把黨的提名權外包給一群「看不見的選民」。

事實上,民調雖然是科學的方法,但過去民調初選的弊病很多,作弊手法也不斷推陳出新,也較可能受到對手政黨的操弄。雖然很多人認為,民調初選是比較民主的方式。但這樣的制度其實無法讓民眾主動參與,只能被動地在家等電話,想支持某位候選人還不見得會被抽到,何來民主之有?

總之,過去兩大黨行之有年的民調初選制度,就算沒有在這次縣市長選舉前畫下句點,也的確到了變革的時候。這次民進黨顯然走向集權的方式來提名候選人,是好是壞還不知。至於國民黨,或許也應檢討過去的民調初選方式,畢竟那只是擺平不了黨內競爭時的便宜行事。

熱門點閱》

►1218公投》李淳/萊豬公投教訓民進黨?參與國際障礙無需再“Made in Taiwan”

►邱俊榮/深化經濟整合、接軌國際里程碑 加入CPTPP讓台灣脫胎換骨

►李沃牆/遠東集團遭大陸查處 難道只是殺雞儆猴

►楊穎超/返鄉之路遙遙 遠東被罰後 兩岸還是合作讓台商回家過年吧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奔騰思潮,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奔騰思潮專欄

奔騰思潮專欄 奔騰思潮

《奔騰天下》以奔騰思潮對公共事務的關心為基石,期待在百家爭鳴的網路世代中觸及更多年齡層、價值觀甚至不同世代的閱聽人,提供理性對話且能容納紛呈意見的交流平台。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