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收集超商「公仔」嗎?

洪仁義

自超商推出集點數換公仔的行銷策略,效益頗豐,業績大幅成長。

透過購買一定量的商品來換取點數,再累積點數換得限量的物品,這是一個高明的行銷手法,可以引誘消費者更多的欲望,這個欲望,是「心理」層面,而非僅指「物質」需求。它同時滿足消費者在個人與社會兩層次的心理需求,以個人而言,收集是一個欲望等待被滿足的過程,許多心理學家透過實驗證明,滿足被延遲的欲望通常比唾手可得的欲望還要大得多,欲望被延遞,反而人類所獲得的滿足感更大。就社會心理來說,這種活動製造了社會一種話題,人們可以藉由「收集公仔」來增進人際關係,或者向他人炫耀自己集點得來的「成就」,於是「公仔」變成是一種社會關係的媒介,公仔的意義已非物質上的定義,背後有其社會象徵與心理作用存在。

消費不純粹是物質層面的交易,而是滿足心理的過程,這便是商品的附加價值。集點活動,不僅可讓顧客願意購買更多的商品(超額購買經常在不必要的情境裡發生),同時讓顧客對收集物品(公仔)的喜好與認同,能移情於企業本身,進而使消費者認同並信賴超商業者,這樣的行銷,達到企業「名利雙收」,何樂而不為?

便利商店,如同我們的朋友、鄰居、乃至家人,二十四小時全天守候,服務無微不至,生活的好幫手,歇腳的好去處....這些是業者所欲塑造的形象,但毒澱粉流佈全台,一個知名的布丁,竟是消費者吃下肚經三十五載後,才赫然發現有毒,企業果真像他們所宣傳的那樣「美好」?顧客可以完全信賴企業?亦或是這根本是一種「欺騙」,企業透過「意識型態」的宣傳洗腦策略,讓人不知不覺地往陷阱裡走?

企業使用有問題的原料,倒底是故意或是誤用,其真實的情況,我們不得而知,因為消費者與企業的關系是處於「資訊不對稱」的情況裡,消費者是弱勢,根本無從判斷事實的真相到底如何?即便有,也是透過一部份被政府或媒體揭露的資訊,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來掌握企業的零碎的真相。

就如同某家超商業者,從製造到通路至行銷,一手全包,前幾年塑化劑風暴,該企業的運動飲料「榜上有名」,而如今毒澱粉事件,旗下部份產品亦被捲入,先不討論是否誤用,但該企業所使用的成本之低(成本過低,本來就有風險),讓人驚訝,一個龍頭的食品公司竟敢如此作為?

有部紀錄片「電燈泡之陰謀」(曾在公視播出),正探討企業不為人知的陰謀面,作者指出,電燈泡的正常使用壽命為2500小時,但工廠卻只做出1000小時的燈泡,如此劣質的產品是經由企業精心算計的,目的是要刺激消費,在「計劃性淘汰」策略,養成消費者求新求快的欲望,使其在非必要的情況下購買商品,達到商品販售數量最大化,企業荷包滿滿,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因為浪費所帶來的生態污染,其社會成本又再度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集點收集公仔其實也是一種「陰謀」,使顧客在非必要的情況下超額購買。企業的「黑心指數」和消費者的判斷力成反比關係,換句話說,消費者越敏銳,企業的黑心指數就會越低,「哆啦A夢」或「Hello Kitty」形象再好,終究掩蓋不了問題食品的真相,但這個論斷有待消費者智慧的抉擇。

我忍不住再問一句:今天你還在收集超商「公仔」嗎?

●作者洪仁義。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關鍵字: 洪仁義 ET論壇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