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來自於童年經驗 3種依附類型你是哪一種?

我們想讓你知道…你其實很寂寞,而且亟欲與人建立連結。

▲心理諮商師指出,人際相處的模式多來自於童年的生活經驗。(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 艾美.布魯納(Emmy Brunner)/英國心理諮商師、催眠治療師

你是哪種依附類型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是由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在一九五〇至六〇年代發展而成的。他描述了幾種基本的人際相處模式,不妨花點時間瞭解一下。

一、「焦慮︱逃避型」(或「排斥︱逃避型」)

在成長過程中,內心的渴望與需求一直被父母或照顧者忽略,就會發展出「焦慮─逃避型」或「排斥─逃避型」的依附心理。換言之,你會很難與他人親近,一概迴避所有親密關係,過著自我封閉的生活,即使他人敞開心房、展露情緒,你也不願分享自己的事。在這樣的武裝之下,你其實很寂寞,而且亟欲與人建立連結

二、「害怕︱逃避型」(或「混亂︱迷失型」)

長期遭受身體或情緒虐待的人,就是屬於這種依附類型。在養育過程中,父母或照顧者應當付出愛和關懷,但若一再傷害孩子,那麼他們長大後就會畏懼親密關係,既害怕孤獨、缺乏信任感,也會在情感上與人保持距離,以避免受傷或展露情緒。

三、「不安︱矛盾型」(或「焦慮︱過度專注型」)

這種依附心理之所以形成,是因為父母或照顧者經常搖擺不定,有時對孩子予以回應,有時又忽視不管。若生長於這種環境,孩子長大後就很黏人。他們在關係中會感到焦慮,渴望與人親近,但又過度警戒,就好像在「監控」父母的一舉一動似的,也常會感到嫉妒、不安或多疑。

我必須提醒各位,客觀地回顧童年並判斷自己的依附類型並不容易;往事有許多細節,並不容易明辨。多年來,諮商師的「現實感測試」就曾多次打擊我的信心。不過,這個練習能使人覺醒,看清走過的路、認可那些經歷,才能找到真實的自己。

不需急於分享,也不必過度保護自己

我希望能幫助各位建立「安全」的依附心理,讓你們可以:
•敞開心胸,進行有意義的溝通;
•以同理心回應他人;
•建立並維繫健康的界線;
•適當與他人進行身體上的親密互動;
•擁有發自內心的安全感;
•懂得與人交涉,藉以消除衝突。

安全依附型的人也會面臨關係上的挑戰,但他懂得如何處理困境,也容許自己有悲傷的心情,然後繼續前行。找機會探索早期的童年經驗,試圖判別自己的依附類型,有助於改善成年後的人際關係。

我會和當事人一同練習,探究他們的依附類型與社交障礙,找出他們無法進入親密關係的成因。他們最大的挑戰就是要克服恐懼,以踏出改變的第一步。兒時經歷帶來很大的傷害,但那些至少是你所熟悉的事,所以你寧願維持現況,享有一定的舒適、自在感。但是時間不等人,勇敢踏入未知的領域,才會有所收穫。

我會陪伴大家慢慢前行,請記得告訴自己,一切都會好轉。

許多人一發現,原來自己常受渣男(或渣女)所吸引,會馬上提高警戒心,以極為多疑、憂慮的態度看待新朋友與約會對象,深怕向對方坦露自己的脆弱之處後,又會落得同樣的下場。

但事實並非如此。踏入新關係時,不必全然展現自己的脆弱,但也無需滴水不漏地嚴密設防。「交淺言深、急於分享」、「構築心牆、摒拒他人」,這兩種心態都會使你言行不自然,致使孤立或寂寞的感受更加強烈。

過度保護自己,反而會錯失培養正向關係的機會。但你也應該學著設立界線,讓對方知道你的底線在哪。它就像安全索一樣,讓你能以謹慎而穩定的步伐踏出自己的堡壘,也讓他人走入你的生命。想確定你所吸引的是否為健康的伴侶,就要先審視你與自己的關係。唯有先尊重及疼惜自己,對方才會看到你的價值,懂得好好對待你。

療癒小撇步
花點時間,回想你是否曾違背本能或直覺行事。回首過去,你應該會發現,當時明明心裡感受到一股指引的聲音,卻還是予以忽略。這項練習有助於培養自信,令你打從心裡相信,你其實有能力照顧自己。

▲艾美.布魯納(Emmy Brunner)所著,《內心對話的力量:遠離自我批判,提升心靈自癒力的11種練習》,時報出版。(圖/時報出版提供)

熱門點閱》

► 為什麼每年新年目標 你總是做到一半就放棄?

► 10指標選出績優股 股息、價差同時入袋

► 父母逼念醫學系 抹去孩子光采卻抱怨他不爭氣

► 「比較喜歡去上班的媽媽」 職業婦女的痛如何解/span>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摘自「內心對話的力量:遠離自我批判,提升心靈自癒力的11種練習」。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