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跟著各國漲電價合理? 國外電價還受市場供需影響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灣電價低有他的道理,而國外漲幅高也有他的道理,兩者若放在一起直接比較,說國外都在漲,我們也要怎樣怎樣之類的,那會忽略很多脈絡,誤導大眾。

▲台灣電價低有其道理,而國外漲幅高也有其道理,難以放在一起比較。(圖/今周刊)

●文/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在看國外電價與台灣電價的比較時,真的要注意許多細節。

台灣沒有電力交易市場,加上電力業主要為國營事業,所以你看到的電價主要為:發電成本+輸電成本+銷售成本,再加上一點微薄利潤,其中發電成本大約8成。

相形之下,國外多數已開發國家都已經有了電力交易市場,發電業者發完電就丟到市場競價,這個價格除了成本外,還受市場整體供需影響,(如果願意發電的人少,那價格就會被抬上去)售電業者也會在此時進到市場買電,買到後還須找到願意幫你輸電的輸電業者,把電送到消費者家。國外的電網很大,住宅又不像台灣集中,所以輸電成本都不便宜,而最後消費者的帳單上會發現,除了上述幾個因子外,還要加上各種稅目、增值稅、能源稅、碳稅、再生能源附加費、電網建設費用等等,最後看到的電價結構可能只有1/4~1/5是真正的發電成本。

因此便可以解釋一些高核能或水電佔比的國家為何也紛紛調漲電價,尤其是歐洲,因為整體交易市場價格被抬的很高,加上歐洲電力市場又可以互通有無,所以還會受到週邊國家的影響,大家一起抬高,以核電為主的法國也才想調整電力市場,讓售價更貼近核電的成本。

過程中,也有一些售電業者因為電力市場價格太高無法批貨,只能倒閉,然後客戶轉到其他售電業者手上,售電成本再因提供售電服務者減少而提高,當然最後都反映在用戶的帳單上了。

結論就是,台灣電價低有他的道理,而國外漲幅高也有他的道理,兩者若放在一起直接比較,說國外都在漲,我們也要怎樣怎樣之類的,那會忽略很多脈絡,誤導大眾。

熱門點閱》

►楊智傑/美國最高法院否決墮胎權 大法官推翻判決先例

►王伯輝/這幾年 我們學到了些什麼?

►以昂貴發電取代便宜發電 錯誤政策導致電價成本大增

►謝思民/猴痘傳染性遠不及天花 無須擔心會大規模傳播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臉書專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