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8日與世長辭。(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羅至美/台北大學公行系莫內講座教授
留學英國時,第一次受邀到英國朋友家作客,被主人的三歲小女兒這樣問到:「你從哪裡來的?」「台灣」「你們有女王嗎?」「沒有,我們有總統」「為什麼你們沒有女王呢?」「我們選擇不要有王室」「為什麼呢?」…
對很多英國人來說,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就是這樣一個理所當然的存在。當大英帝國解體時,她存在,當冷戰開始、又結束時,她存在。當英國加入歐盟、又退出歐盟時,她存在。作為一個虛位元首,她必須遠離政治,卻又離不開政治。
伊莉莎白二世無政治實權 卻是影響英國集體意識的核心人物
英國王室傳統上與支持王室的保守黨親近,但在她所經歷的十五個首相中,與她最不融洽的卻恰恰是保守黨政治人物至今仍然視為偶像的柴契爾夫人。後者在一九八○年代推動了激烈的市場自由化改革,在短期間造成大量的失業勞工,社會動盪。女王的寢宮曾於一九八二年意外遭到一位失業工人入侵,後者所要求的不過是希望女王傾聽他對生活的感受。
同樣地,當四十八個大英國協成員國一致支持,對南非實行的種族隔離政策進行經濟制裁時,柴契爾以「這會傷害英國經濟利益」否決,成為唯一反對制裁種族隔離的成員國。女王也同時少見地表達不認同,認為柴契爾的政策較少顧及「非資源富有者」的感受。
伊麗莎白二世代表王室,卻又超越王室的意義。對許多英國人來說,她是一個良好英國人的具體形象:盡責、正直、善良、幽默、內斂、忠誠,是一個英國集體感的心理投射,使得即使是不支持王室的人,也能支持女王。例如在她統治期間執政最久的工黨首相布萊爾如是,我的博士指導教授格林威教授也如是。
▲已逝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上圖)的政治理念,與伊莉莎白女王二世相左。(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伊麗莎白二世時代結束 開啟新朝的挑戰
格林威教授是一位充滿了進步思想的政治學者,積極投入英國綠黨活動以推動他所相信的進步價值,並且身體力行不渝。但是當英國經歷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封城期間,伊麗莎白二世對全國進行的電視談話,卻深深感動了他,儘管他不支持王室的存在,卻願意支持女王。
對英國而言,伊麗莎白二世的去世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二〇二〇年起,英國經歷了歐盟時代的結束,後脫歐時代的開始。今日則面對了伊麗莎白二世時代的結束,新朝的開始。前者在後脫歐時期必須面對蘇格蘭是否脫英、聯合王國如何能繼續維繫的挑戰。後者則可能開啟新一波對王室存廢,以及大英國協是否、或如何繼續存在的議論。
熱門點閱》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聯合新聞網」,原標題〈一個時代結束 英國的挑戰剛開始〉。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對很多英國人來說,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就是這樣一個理所當然的存在。當大英帝國解體時,她存在,當冷戰開始、又結束時,她存在。當英國加入歐盟、又退出歐盟時,她存在。作為一個虛位元首,她必須遠離政治,卻又離不開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