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綁架阻擋人們深層關係 擔心多說多錯的舒適圈

我們想讓你知道…你都可以改變路線,以不同的方式講述人生故事,展現自己的特點與優勢。

▲重傳logo。低頭族、大學生、滑手機。(示意圖/記者黃克翔攝)

▲ 現代社會大家都在滑手機。(示意圖/記者黃克翔攝)

● 丹尼斯.雷貝洛博士(Dr. Dennis Rebelo)/身兼教授、演說家和說故事教練三種身分
● 劉議方/譯者

科技綁架阻擋我們與人深層的關係,導致無法展現每個人的價值,衍生大家擔心多說多錯的舒適圈。

我們要與人建立關係,就必須為對方帶來價值。但是,聽眾很忙碌,被科技管控的生活的同理心被搗碎了,對他人人生故事的不感興趣,而這是我們需要恢復的能力。

無法分享有意義的故事,除了被科技綁架、缺乏深刻反思,慣性也是一個問題

科普作家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指出,人際互動都暗藏社交線索(Social Cue);只要我們照慣例行事,便能得到獎勵。於是,我們常看到,在公開談話的場合,當某人說「好,現在輪到你了」,或者是對你使個眼色,又或者前面的人講完了,這時你才有機會說話。這樣的機會不常出現,就算有也只是例行公事。

大多數的發言機會是留給領導者的,也就是那些有話語權的大人物,而一般人得不到這種機會來展現自己的價值。

根據社交線索,遵守常規的人能獲得獎勵,只要複製他人的話、說些陳腔濫調就好了。按劇本演出,不要特立獨行,就能獲得發表意見的機會。但是,你想要一直待在舒適圈內嗎?或希望大家知道你的價值?你只想在網路上與人互動,還是想要與人有深層的關係,以展現自己的重要性與價值。

跨出舒適圈很難,所以我們都不想說出自己的人生故事。不過,有了這套巔峰故事法,你就能輕鬆踏出第一步。我的學生從十四歲到九十歲都有,你也可以成功,無需焦慮。

不再揮棒落空

關鍵時刻到來了,人們的目光從手機、平板轉移到你身上,你準備好上場打擊。「你為何想到這裡」、「自我介紹一下吧」,你一開口便出局了,因為他們又在低頭看手機了。

想一想,你有哪些時刻需要分享人生故事?與客戶談話、新工作到職、參加校友聯誼會、發表演說、身處於重大的交際場合?你想講故事,卻沒什麼獨特的內容。別人講什麼,你就有樣學樣,想不出什麼新鮮的內容。你演奏的曲子與他人一樣,講的故事都很八股,聽眾的回應也一成不變。但只要準備好巔峰故事,就能展現你的價值。

只要多加練習,你就能喚醒聽眾的注意力,展開更具創造力的對話。講者和聽眾間你來我往,彼此的關係就能有所突破,並提升至嶄新的境界。開啟這樣的對話,就能以個人故事贏得聽眾的心,而聽眾也會回饋自己的人生片段。透過言語、肢體和語氣,你會注意到,他們開始理解你、欣賞你。

在自己和聽眾間創造往來與交流,便是講故事的本質。即使聽眾人數眾多,也能產生有如對話般的效果。多多觀察他們的反應,就能感覺到自己與對方的連結更緊密,關係更有意義;這會使你的心靈更加解放。

不斷講述那些沒有驚喜、老掉牙的故事,就像用手指在沙灘上挖一條溝槽,還越挖越深。每當潮水湧上岸時,水就會直接流進那條溝槽;正如你每次發言時,都會走上同樣的老路─錯誤的路。

你需要繪製一條新路徑。無論是一分鐘、三分半鐘、八分鐘的自介,或是長達三十分鐘的演講,你都可以改變路線,以不同的方式講述人生故事,展現自己的特點與優勢。

透過覺察,挑戰或鬆綁那些經常引發你陷入高壓的思考模式,就能讓改變。

▲ 丹尼斯.雷貝洛博士(Dr. Dennis Rebelo)著,劉議方譯,《你的人生就是最好的故事:勇敢、合作與美德,用三大主題打動自己與他人的人生整理術》,時報文化。(圖/時報文化提供)

●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摘自《你的人生就是最好的故事》。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