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文哲日前一席「小學也不能打學生、也不能體罰,什麼都不行!」言論引起熱議。(圖/記者林敬旻攝)
● 鄧鴻源/中國文化大學光電物理學系兼任副教授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日前赴政大演講時談論教育議題,主張「學生不打不罵怎麼教」。〈柯文哲支持打小孩? 鄭運鵬嘆:對他完成世代和諧要有不同想像〉報導,立院民進黨團總幹事鄭運鵬對此指出,柯文哲的爸爸柯承發曾坦言後悔打小孩,柯文哲也打過女兒,「柯爸會反省,但柯文哲覺得驕傲,還推廣學校體罰小孩」,這很可怕。的確如此。
長久以來,體罰始終是大家關心的話題,不論是國內或國外。大家普遍認為,小孩不乖就是要打,以致世俗有「孩子不打不成器」或「愛之深責之切」的成語,外國則有「Spare the rod, spoil the child」的成語。
長期打罵增強孩子攻擊行為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許多人認為教育可以用愛與引導方式來取代體罰,畢竟體罰方式是落伍的,何況我們對於動物的訓練都可以用愛的教育,為何對人不能呢?人不如動物嗎?
很多教師或家長無法想像一個沒有處罰體制的教育,由於他們自己也曾是在暴力中成長,所以他們也偏好體罰,因為他們很相信體罰帶來的「成效」。
至於孩子受苦時的敏感性,他們既未在自己的童年中培養出來,也無法在求學時習得,因此他們幾乎沒意識到,體罰最多只在短時間內對不聽話的小孩有其「正面」嚇阻效應,但長期下來會增強孩子的攻擊行為,甚至影響其一生的發展。
當一個在家或在學校常因沒有做功課而被打的孩子坐在學校教室裡上課時,他所有注意力必須集中在如何避免被體罰這件事,所以幾乎無法專注在課業上,也不會對老師所講的產生興趣,只是被迫痛苦學習。
▲ 體罰只有短期嚇阻效果,卻可能造成長期的心理創傷。(圖/取自Pixabay)
「體罰」造就殺人魔
〈蔣中正殺1千萬人?與希特勒並列4大殺人魔 專家:台灣自嗨又悲哀〉曾報導,美國政治學學者魯邁爾的著作指出,他曾整理了20世紀的9大殺人魔王,其中蔣介石排在史達林、毛澤東、希特勒之後,位居第4名。我們來看看體罰是如何造就二十世紀的四大殺人魔。
筆者曾於《雲論》發表的〈「體罰」造就了希特勒等獨裁者〉一文便指出,希特勒的父親阿洛伊斯脾氣暴躁、嚴厲而且殘忍,經常虐待和毆打,且學校老師也常對他體罰,長大後的希特勒常將這種不愉快的經驗歸咎於老師的錯,埋怨教過自己的老師,甚至有時候還會辱罵這些老師。
根據《希特勒秘密談話錄》的記載,希特勒在跟德國納粹高級官員談話時,常會嘲諷自己兒時的老師與同學,並以自己的成功來反諷老師與同學的失敗。其身邊官員事後回憶說,每當希特勒談到這些事時,總是很得意洋洋,這就是希臘神話中所謂的「水仙花」心態。
▲ 希特勒幼年時期經常慘遭虐待和毆打。(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蔣介石小學時也常受到老師體罰,他自稱「幼性頑鈍,弗受繩尺」,也就是他上課時常調皮搗蛋,備受老師體罰,所以街坊鄰居給他取了個綽號叫「瑞元無賴」。他小學的老師──任介眉,尤其常給他嚴厲責罵與體罰,以致在他幼年時的心目中,留下了難以抹滅的陰影。
1946年10月21日,60歲的蔣介石與宋美齡第一次飛抵台灣時,想起小學時所受的苦難,猶耿耿於懷,在當天的日記中,他把對日本與中共的痛恨都加在以前小學老師的身上。他回憶道:「9歲之年,追溯塾師任介眉之殘忍、慘酷、跪罰、毒打與痛罵、咒詛,幾乎非人所能忍受。此非嚴師,實是毒魔。如任師當年不死,則余命或為其所送也。」其實他自己後來也是毒魔,不是嗎?
▲ 蔣中正對於小學時所受的苦難耿耿於懷。(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史達林的殘暴性格來自家庭,因為小時候他父親經常酗酒後毒打妻兒,讓他從小痛恨父親,希望有一天親手殺死他,進而影響其日後待人的態度。
毛澤東的殘暴性格則來自家庭與學校,小時候其父親與老師常對他體罰,父親說他懶惰與不孝,老師說他不認真學習,因此他們也常鞭打他。
毛的自傳說:「我每天清早和晚上,我在田裡做工。白天就讀《四書》。我的塾師管教甚嚴。他很嚴厲,時常責打學生。因此,我在13歲時,便從校中逃出。逃出以後,我不敢回家,恐怕挨打,於是到處流浪。」
可見無論是學校的體罰,或是家庭的家暴,都是違反人性,會在人心中植下恨的種子,有機會就會爆發出來。如果希特勒、史達林、老蔣與老毛等四位獨裁者,從小有受到父愛或是遇到有愛心的老師教導,他們日後應不至於是那個樣子。
以鼓勵取代責罰
反之,在〈邱吉爾偉大的原因 良好的教育造就潛力發揮〉一文可看到,前英國首相邱吉爾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小時曾遇到一位有愛心的保姆關心他,要他活出自己,不要與他人比較,所以他才能在二戰時,發表那篇激動人心的演講,號召英國民眾抵抗納粹,擊退納粹空軍,保衛英國,扭轉乾坤。
▲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在充滿愛的環境下成長。(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目前許多體罰,就是因為許多師長缺乏愛心與耐心所致。如果老師非體罰不可,首先應該徵求家長同意,且應以不讓學生身心受傷害為底線,最好是以鼓勵取代責罰,啟發小孩的自尊心與榮譽感,以做錯事為恥,從而自動自發改過。
一般訓練動物的方法是「忽視它所不喜歡的,獎勵它所喜歡的」,難道對不聽話的小孩,不也可以用此方式給予教育嗎?
如果以打駡方式訓練動物,可能會遭受報復,在〈馴獸師「1對4」訓練老虎 不慎遭突襲「玩弄30分鐘」慘死〉所附影片中,國外馬戲團訓練師父就曾因以棒子打老虎而遭它們咬死,可為大家殷鑑。
其實對於犯錯且屢勸不聽的學生,可以用獎勵或激將法,不需用體罰,這樣做才可以激發學生的榮譽感與學習的意願,否則可能如上訓獸師的下場。
網路影片《超越巔峰》說明一位老人如何以愛心和耐心激發一隻老鷹的潛能,老鷹在老人的引導與鼓勵下,終於發揮自己的潛能。
總之,如果我們漠視體罰的嚴重性,有可能塑造出未來的獨裁者,以上四大獨裁者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警惕,而邱吉爾的教育分式則值得我們看齊。
▲ 以鼓勵取代責罰,啟發小孩的自尊心與榮譽感。(圖/取自pexels)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體罰最多只在短時間內對不聽話的小孩有其「正面」嚇阻效應,但長期下來會增強孩子的攻擊行為,甚至影響其一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