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國造潛艦9月難「下水」 不如改成「封殼」典禮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灣首艘自製潛艦今年9月準備進入「下水」的關鍵節點,倘若有其它的考量因素導致暫不宜真的下水,那也不必硬解釋成「觸水」或「灑水」,不如就改成「封殼」典禮。

● 王志鵬/備役海軍上校,曾任潛艦訓練中心教官、海軍總部計畫官、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計畫督導官

依據媒體2023年5月30日報導,台船董事長鄭文隆公開透露:「IDS國造潛艦原型艦預計9月初完成焊接、9月底下水,屆時下水儀式並非直接入水,而是『象徵性地接觸水』,且聲納等機密設備均不會對外曝光。」前半段宣告首艘自製潛艦的「下水」變成「觸水」!而後又於2023年6月21日再解釋,9月潛艦若按照施工進度完成亮相,也代表「誕生」,將沿用習俗會「灑水」,稱為「下水」,如同「受洗」一般。也就是說再由「觸水」轉變成受洗般的「灑水」!這樣的一再髮夾彎,今天不再談,但是來分析一下,後半段所說的:「聲納等機密設備均不會對外曝光。」

新型潛艦下水典禮的標準程序

觀看目前世界各國所公開的先進潛艦下水典禮的影片,不論是東方或西方國家,不論是歐洲、美洲或是亞洲國家,甚至不論是民主國家或是共產國家,其建造新型潛艦到了最後階段(關鍵節點)「下水」,典禮全程蓋可分為二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潛艦在建造的實體船塢或是密閉的廠房內,安置在座墩和滑軌之上,由國防部長、海軍司令或是業管的海軍將領主持,依宣布典禮開始、奏樂(有的唱國歌)、重要的來賓致詞、命名、擲瓶等程序執行。典禮全程與所展示的潛艦完全公開給媒體拍攝,並可能召開記者會或重要將領接受專訪,各國依據本身的習俗或有些許不同(例如宗教儀式、授予吉祥物、鳴炮、釋放彩球和平鴿等等);但典禮全程各國大多雷同無異。第二部分才是真正的「下水」,下水前的啟動儀式通常是進行「擲瓶」,過去很多是採取簡單的傳統模式,就是自潛艦艦艏以繩索吊掛一瓶香檳提供貴賓擲瓶(不一定必然是女性);而目前比較先進的方法,則大多採取「電控按鈕、機械擲瓶」的模式,主要原因也在於簡單隆重、且避免過去擲瓶時發生未破瓶或其他意外;擲瓶同時釋放潛艦下方的滑軌固定裝置,讓潛艦緩慢滑入海中,此時最關鍵的就是「潛艦安全浮於水面」,而「吃水」、「前後艦身角」和「左右傾角」都在原預定規畫的安全標準值之內,此時也就是大家最歡天喜地、建造人員最欣慰的時刻。

▲ 美國核攻擊潛艦2015年舉行下水典禮時,時任第一夫人的蜜雪兒擲瓶。(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潛艦下水時外部結構特殊處置

對於下水典禮擲瓶之前,固定座落在密閉廠房或塢內的潛艦,其艦體外觀大多是完全公開,對於各式聲納外殼、魚雷管外門、前後平衡翼與舵、帆罩外型與各桅管、甚至隔音瓦、消音塗層和自動誘標的發射口,都是清晰可見;唯獨部分國家對於艦艉的七葉片鐮刀型推進車葉,認為仍屬於機密,會有所保留予以遮蔽不公開。

有自稱潛艦國造參與者在直播時怒氣沖沖地指出:「如果潛艦下水就什麼都看不到?那要如何展現給國人看呢?那還要看什麼呢?而位於潛艦艉端的推進車葉,如果下水時包裹著,那後續還要拆嗎?」這可真是貽笑大方的說法,又是刻意的扭曲狡辯;根據其推崇的南韓與日本所公開的潛艦下水影片為例,南韓「申采浩號」潛艦艦艉的車葉是完整地包裹遮蔽情況來下水的;再如近年,德國為新加坡潛艦所建造的218SG型潛艦,2022年12月13日於德國船廠下水時,其艦艉的車葉也是完整密封包裹;而日本「翔龍號」和「白鯨號」潛艦下水時,其艉端的實體推進車葉是連看都看不到的。而就消音瓦則是片片清晰可見,比較敏感的裝備,如自動誘標系統,南韓影片中則未刻意遮掩,而是大方公開外觀,其顯示在一船舷的前、後方形兩個區塊,裝配著前6、後3的誘標發射口。

▲ 張保皋-ⅢBatch-I第3號艦「申采浩級潛艦」。(圖/大韓民國海軍)

此外,日本蒼龍級第10艘「翔龍號」潛艦,2017年11月6日下水,2019年3月18日成軍服役,時間長達1年4月,而更先進的大鯨級第2艘「白鯨號」潛艦,2021年10月13日下水,2023年3月20日成軍服役,時間長達1年5月;而南韓「申采浩號」潛艦則是2021年9月28日下水,預計2024年成軍,時間長達至少2年餘;這三艘潛艦都是日本和南韓已有成熟技術建造的新型潛艦,若相較台灣首艘潛艦若能於今年9月順利真正「下水」,且要趕在2024年5月20日前完成測試,2024年底前成軍服役,其實是真的很困難;筆者並不是看衰台灣沒有如此超高的潛艦技術和能力,只是基於潛艦專業立場,很中肯的分析論述這「很難、挑戰高、存在風險」,還是按部就班建造為好。

▲ 日本蒼龍級潛艦翔龍號與台灣的IDS模型。(圖/日本海上自衛隊臉書/記者林銘翰攝)

「泊港測試」與「塢內測試」分不清楚

此外,就是這位自稱潛艦國造參與者把「泊港測試」(HAT)與「塢內測試」(Dry Dock Test)前後順序與條件分不清楚。個人已經多次撰文強調,潛艦依照順序的測試,係下水前的「塢內測試」、下水後的「泊港測試」(HAT)與「海上測試」(SAT),這三個階段測試的環境、方式和層次都有所不同;新造的潛艦必須在船塢內建造完成,並經過初步的塢內一連串的測試程序完成之後,再下水將潛艦拖出船塢,靠泊在碼頭浮在水上進行後續的「泊港測試」(HAT)與「海上測試」(SAT)。下水前的「塢內測試」與後續兩階段測試不同之處,主要是以浮於水面安全考量為主,在潛艦正式下水之前,要進行的測試和準備工作,概略可以分為:「各壓力殼船段焊接結合」、「塢內各裝備測試」和「塢內靜水壓測試」;潛艦在塢內所有裝備單機測試完備之後,再經過壓力殼內部與各系統管線的加壓測試,確保無任何微小的沙眼和裂縫所形成的「壓降」現象,之後才可開始準備進入「塢內靜水壓測試」,這又可分為二部份:首先、是開始將海水導入塢內,淹過海水冷卻進口即停止進水,移除岸置海水管路後,啟動潛艦主海水冷卻馬達進行全艦全面性測試,若確定無誤則可準備進入下一關鍵的一步:「潛艦靜態浮於水面」。然而,該潛艦國造參與者卻說下水後,還要在塢內進行HAT,這表示其完全搞錯,前後弄混了「塢內測試」與「泊港測試」(HAT),而從另一方面分析研判,是否也表示「塢內測試」的部分,有些還並未完成呢?

▲ 作者認為台灣首艘潛艦要在今年9月順利真正「下水」相當困難。(圖/取自中華民國海軍)

台灣首艘自製潛艦今年9月準備進入「下水」的關鍵節點,過去確實沒有經驗,倘若有其它的考量因素導致暫不宜真的下水,那也不必硬要解釋成「觸水」或是「灑水」,不如就改成「封殼」典禮,似乎這說得過去,也無傷大雅。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王志鵬專欄

王志鵬專欄 王志鵬

備役海軍上校,曾任潛艦兵器長、作戰長、輪機長與潛艦訓練中心教官、海軍總部計畫官、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計畫督導官,現為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著有《解析台灣發展潛艦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60-2020年)》。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