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飾演奧本海默的演員Cillian Murphy。(圖/UIP提供)
● 林書帆/媒體從業人員
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電影《奧本海默》,是依據凱.柏德與馬丁.薛文合著的同名傳記所改編,中譯本七月初由時報出版社出版,書封上的文字「天才物理學家、原子彈之父」是這位科學家留給世人最鮮明的印象。
身為曼哈頓計畫的核心人物,奧本海默固然是核武發展史上的關鍵角色之一,但「原子彈之父」這樣的稱號,很容易讓人忽略,原子彈是不可能憑一人之力、一人的知識製造出來的,而是需要「物理學家、數學家、化學家、儀器專家、冶金學家、生物學家,以及能將這些科學家研究成果付諸實踐的各種工程師」。
這種需要砸錢、管理眾多人員的科研模式,正是在二次大戰時的武器研發需求中成形,後人甚至賦予它一個專有名詞:「大科學」(Big Science)。
奧本海默被遺忘的同事 讓美國下定決心研發核武
▲ 喬許.哈奈特(左)在電影《奧本海默》中飾演與奧本海默共事的厄尼斯特.勞倫斯。(圖/達志影像)
左岸出版社2021年出版、普立茲獎得主麥可.西爾吉克的著作《大科學》,探討的就是這樣的模式如何被建立、又對我們的世界產生了何種影響。而「大科學」模式的建立者,正是曾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與奧本海默共事的厄尼斯特.勞倫斯(Ernest Lawrence),也就是電影中喬許.哈奈特飾演的角色。
勞倫斯是迴旋加速器的奠基者,這項技術在曼哈頓計畫中,被用來製造原子彈的濃縮鈾,今日加大校園中的「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之名便是為了紀念他。現今勞倫斯的知名度遠不如奧本海默,不過他可是美國下定決心投入研發核武的關鍵人物。根據書中記載,當年政府顧問曾詢問勞倫斯:
「你說你確信這些核分裂炸彈的重要性。但你準備好投入接下來幾年的生命,把這些炸彈做出來了嗎?」勞倫斯只猶豫了一下,接著就回答:「只要你說這是我的工作,我就做。」
西爾吉克寫道,在此之前,美國政府對於核子武器仍抱持猶疑的態度,「有部分原因正在於傑出的物理學家不論在言語或行動上都不願投入。」
原子彈是消除戰爭一勞永逸的方法嗎?
▲ 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之後,勞倫斯與奧本海默的分歧逐漸浮上檯面。圖為廣島原爆紀念館。(圖/記者彭懷玉攝)
在長崎、廣島投彈之後,勞倫斯與奧本海默的分歧浮上檯面,他們兩人都希望永遠消除戰爭,但「勞倫斯認為對日本投下原子彈已經達到了這項目標;相較之下,歐本海默卻覺得目標因此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遙遠。」
對於自己參與毀滅性武器的製造,奧本海默表現出懊悔與自疑,也因此被指責是「國家的敵人」,勞倫斯的態度則是「應該要有更多武器研究、別老是在反省些什麼。」他認為國家安全最重要,而為了保護國家安全,就應該繼續研究威力更強的熱核彈(氫彈)。
台灣離這樣的思辨並不遙遠。台大國發所副教授張國暉為《大科學》寫的推薦序中,提到物理學家吳大猷曾拒絕蔣氏政權研發核彈的要求,原因是經費過於龐大,「且需要用到全島一半以上的電力而不切實際,再者,若台灣自製核彈也將輕易給對岸一個合理的攻擊藉口。」
事實上美蘇在冷戰期間研發核武時,都在自家國土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以及對核武工廠工人、周遭居民的健康傷害,如果當年台灣投入自製核彈,這樣的情況也勢必會發生。
▲ 物理大師吳大猷先生生前拒絕蔣氏政權研發核彈的要求,認為如此一來,將用到全島一半以上的電力,且也將輕易給對岸一個合理的攻擊藉口。(圖/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真能「政治歸政治、科學歸科學」?
戰後對於核武發展的走向,出現不少反思的聲音,但勞倫斯對於核武監管的政策討論與倡議,一向是保持距離。他曾在一封信件上寫道:
「我自己感覺,我們這些原子科學家,很多參加政治活動的運氣都不好。特別令人遺憾的是,他們在政治問題浪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本來都可以用在科學研究上的。」
這樣的看法,或許可以濃縮為「科學歸科學、政治歸政治」,但實際上,這句話本身就是一種政治態度。諷刺的是,1949年柏克萊分校校長史普羅爾要求教職員簽署忠誠誓詞,表明自己並非共產黨成員或支持者,勞倫斯不僅拒絕反對這種有妨礙學術自由疑義的措施,還要求自己實驗室的成員也要簽署誓詞,導致六位傑出科學家憤而離開柏克萊分校。
西爾吉克評論道:「這整件事在在表明,勞倫斯強力反對將政治帶入實驗室的信念並沒有任何效果,因為事情已經很明顯:不管怎麼做,都不可能將政治世界排除在外。」
▲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前校長史普羅爾曾要求教職員簽署忠誠誓詞,表明自己並非共產黨成員或支持者。(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反思「大科學」的遺產
奧本海默參與曼哈頓計畫,卻對它的深遠影響深感不安,這樣戲劇性的反差讓他的人生能夠成為商業片題材,但世界終究沒有走上奧本海默希望的道路,反而是勞倫斯的「大科學」遺產延續下來。西爾吉克寫道:「我們可以說,勞倫斯推動了美國科學的一項轉變,且其重要性絕不下於任何純粹因科學發現所啟發的轉變:開始了政府在和平時期的經費贊助。」
這些大額經費主要來自軍事部門,科學家是不是只管做炸彈,不須思考它將被如何使用?科學家與國家政府、政治應該是什麼樣的關係?這樣的爭議不只在美國,例如2016年,日本全國大學高專教職組合中央執行委員會就曾發表聲明,堅決反對大學進行與軍事相關的研究。誠如推薦序所言,《大科學》講述的故事仍是現在進行式,如果對《奧本海默》有興趣,不妨也找來一讀。
▲ 《大科學》一書講述的故事仍是現在進行式。(圖/翻攝自Facebook/林書帆)
● 「加引號的粗體字」皆引用自左岸出版《大科學》一書。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林書帆」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奧本海默固然是核武發展史上的關鍵角色之一,但原子彈是不可能憑一人之力、一人的知識製造出來的,而是需要「將各領域科學家研究成果付諸實踐的各種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