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文/歐美反移民潮當道 自由貿易越來越遠

我們想讓你知道…各國接連採取的逆全球化措施,只會讓明年的所有一切變得更加逆勢而為難以反轉。更令人擔心的就是老齡化、少子化以及保護主義、供應鏈撕裂恐帶給台灣衝擊。

▲ 隨著全球化不再、全球供應鏈撕裂以及保護主義的此起彼落,反移民政治在西方世界愈演愈烈。(圖/路透)

● 丁學文/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兼總經理

2023年已經接近尾聲,《經濟學人》的耶誕雙周刊再次出現在了我們眼前,不過,全球戰爭、氣候變遷和政治混亂仍舊此起彼落,新一輪的全球政經情勢更是,再次悄悄發生了變化。

我為什麼這麼說?

美中明明在舊金山看似演出了握手言和、中歐領導人峰會卻在北京不歡而散;COP28 熱熱鬧鬧的在杜拜開幕,卻在OPEC+ 鬧場之下尾大不掉;更重要的是,耶誕前夕,美國聯準會來了一個歲末大轉彎,讓明年的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再添一樁。

但更重要的是,隨著全球化不再、全球供應鏈撕裂以及保護主義的此起彼落,反移民政治在西方世界愈演愈烈,從美國、歐洲到紐西蘭、南美洲,反對移民且帶有民粹主義性質的右翼政黨頻頻勝選,自由貿易和全球經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阻力。

右翼政權橫行 反移民高牆築起

▲ 一年一度的《經濟學人》耶誕雙周刊,在封面構圖上,編輯群把耶誕特刊的二十一篇文章主題,巧妙的勘入了整個封面設計中。(圖/擷取自《經濟學人》封面)

一年一度的《經濟學人》耶誕雙周刊,在封面構圖上,一眼看去,好像是一幅耶誕Party的歡樂場景,但其實,一如既往,編輯群把耶誕特刊的二十一篇文章主題,巧妙的勘入了整個封面設計中。你會看見人們手上端著的,是被氣候變化影響的葡萄酒,還有,流汗的雪人、相親相愛的一對雄企鵝、象徵好萊塢的慵懶獅子、抽著雪茄高談闊論的邱吉爾、化身小天使的川普、打開鞋箱的印尼婦女、手拿工具機的女漢子、玩著拖拉機的小孩、帶著救生圈下海的中國人、有著鯨魚尾巴的沙發、拿著手機自拍的水手等等,是不是聽得 一頭霧水,抱歉,這些都是《經濟學人》編輯群在耶誕假期想和我們分享的事件、人物、動物和地方。如果有空,確實可以放鬆自己,好好品味這個一年一次的耶誕故事。但耶誕過後,我們需要面對的仍然是那個一樣充滿變數的2024年。

這期《經濟學人》耶誕雙周刊把全球移民政治的變化放上了緒論第一篇的重要位置,確實,今天,來自全球各地的電視螢幕都會出現來自加薩的殘酷戰爭畫面,將近 200萬的巴勒斯坦人被迫離開了家園。剛果、蘇丹、敘利亞和烏克蘭也都有著流離失所的人們。大多數人在看到同胞逃離炸彈、子彈時都會心生同情。但更多人經歷的是另一種情緒:恐懼。

▲俄羅斯在去年2月突襲烏克蘭,造成近千萬名烏克蘭人流離失所。(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即使對安全、富裕地區的人們來說,透過螢幕看到的世界也充斥著暴力和可怕。許多人擔心不斷增加的難民早晚將湧入自己的國家邊境。本土主義政客更是開始用「入侵」形容這個可能的現象。

這類恐懼已經讓富裕國家的政治陷入僵局。儘管大家都在談論移民人數太多,但這個世界居住在出生地以外的人口比例僅為 3.6%; 這個數據自1960年以來幾乎沒有變化。被迫流離失所的人數有一定程度的波動,但大部分仍然是因為戰爭的爆發,並非是一個長期上升的趨勢。在過去十年,這一數字確實從2012年的0.6%上升到 了2022年的1.4%,但這只不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後的移民移動數量的六分之一。

難民對富裕國家構成嚴重威脅的觀點更是牽強,大多數逃離危險的人其實走得不遠。在2023 年中期,被歸類為流離失所的1.1 億人,超過一半迄今仍留在了自己國家。只有10%的人真的成功進入富裕國家。這不是一個各國政府合作不能成功處理的數字。

▲ 從美國、歐洲到南半球,反對移民且帶有民粹主義性質的右翼政黨頻頻勝選。(圖/路透)

可惡的是,民粹的右翼人士煽動移民恐懼就是為了選票。一些左派人士則以不同的方式激化同樣的問題,例如向尋求庇護者提供福利,卻又讓他們難以工作,注定將讓他們成為政府的負擔,這就是為什麼瑞典的反移民政黨洋洋得意。堅持用種族來定義自己的人民,並排斥那些貢獻卓越的多數群體來鼓吹反移民政策,就是川普想要確保連任的一個秘訣。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外來文化構成威脅? 移民可成經濟活水

聰明的移民政策應該牢記兩件事情。首先,移居往往會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比原來好,也讓想要逃離危險的人找到了安全,想要尋求新開始的人找到了機會。從貧窮國家來到富裕國家可以提高自己的工資,流動性還可以讓家庭分散風險。許多人願意集合大家的資金幫忙把親人送到海外,不外乎就是博取一份未來的希望。

其次,如果可以把移民管理得當,接收國也可以從移民潮受益。最令人嚮往的目的地可以吸引全球最有才華、最進取的人。美國移民創業的比例幾乎是本地出生者的兩倍,而獲得諾貝爾獎的可能性更是美國本地人的四倍。技能較低的移民可以填補老齡化的缺口,並讓當地人騰出時間從事更俱生產性的任務。

▲ 如果可以把移民管理得當,接收國可從移民潮受益。(圖/路透)

一個流動性更強的星球可以促進富裕:據估計,完全自由的流動將使全球GDP翻倍。明智的政府不應將所有這些貢獻擱置一旁,而應該找到方法來讓自己的人民一起分享。這意味著說服選民相信移民可以有序合法,並證明移民不僅能養活自己,也能增進集體利益。

因此,邊境安全可以保持嚴密,但拒絕或允許入境的批准過程也應該簡化。應想方設法接納需要的工人,並透過市場力量(例如簽證拍賣)來篩選。 移民應該可以自由工作和納稅,甚至享有漸進式的公民福利與權力。有一天,搖搖欲墜的全球庇護系統應該現代化,提供庇護的任務應該更加的公平。12月20日宣布的歐盟臨時協議已經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小步。

右翼悲觀主義者認為,更多的移民會滋長混亂,因為來自外來文化的人很難融入。然而,研究並沒有發現確鑿的證據表明多元化國家的穩定性較差——你比較看看堅持同質化的索馬利亞和多元化的澳洲狀況就可以一目了然。

▲ 現任英國首相蘇納克為印度裔移民。(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左翼悲觀主義者表示,西方不該讓很多人進來,也不應該公平對待新移民。然而,儘管種族主義依然存在,但其減少程度比許多人意識到的要多。當歐巴馬出生時,混血婚姻在美國大部分地區是非法的,許多英國人現在認為他們也有權利和義務統治其他國家。現在,五分之一的美國新婚婚姻是異族通婚,而英國人也發現,由殖民地臣民的後裔擔任首相也不足為奇。 英屬印度人、華裔加拿大人和尼日利亞裔美國人的收入都比白人同胞高,這表明種族主義並不是他們生活機會的主要決定因素。

未來,氣候變遷可能會促使人們更多的離開自己的家園。但這會是漸進的,兩種力量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從農村到城市的轉變將會放緩,因為這個世界的大部分地區都已經城鎮化。隨著老齡化的出現,人類的流動將會變得更弱。 今天,富裕國家幸運的擁有引進青年、人才和活力的最佳機會,但它肯定不會繼續下去。

▲ 氣候變遷可能會促使更多人們離開自己的家園。(圖/路透)

逆全球化當道 排外情緒一發不可收拾

確實,反移民政治已經蔚然成風,繼高舉著反移民旗幟的荷蘭川普魏德斯(Geert Wilders)在議會選舉取得大勝後,英國的盧安達移民政策搞的灰頭土臉,耶誕前夕,甚至發生美國德州州長簽署了法案,正式將移民非法入境定為犯罪行為;法國也接著批准了一項加強驅逐外國移民權限的法案,收緊了馬克宏政府在政治上的右傾趨勢。

原本,冷戰後的經濟全球化成功促進了經濟增長和改善了人們生活,但現在的一切截然不同。三年的新冠疫情導致了供應鏈失序,加上美中對峙的經濟脫鈎以及俄烏戰爭的地緣政治緊張,各國在經濟合作上的熱情早就讓位給了地緣政治的考量,所謂的限制資金、技術和人員流動的逆全球化勢頭一發不可收拾。反移民政黨在西方世界勢不可擋,西方民意已經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荷蘭極右派自由黨領袖魏德斯在選舉期間打出反伊斯蘭、移民以及退出歐盟的口號,有「荷蘭川普」之稱。(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我感覺吧,這一趨勢在2024年只會更加突顯,因為明年將是美國、比利時和芬蘭等地的總統選舉年份。川普的民調遙遙領先引發了對這股反移民浪潮的擔憂。歐盟,確實曾經是那個試圖以價值觀外交,包括環保、包容移民等和美國在國際上分庭抗禮的另外一個制衡所在。但今天,德國與法國這兩大歐盟支柱也不約而同同的面臨了排外情緒的挑戰。各國一個接著一個採取的逆全球化措施,只會讓明年的所有一切變得更加逆勢而為難以反轉。而其中,我最最擔心的就是老齡化、少子化以及保護主義、供應鏈撕裂明年會帶給台灣的衝擊?沒人在意,不代表它們不存在,你不理它,也不代表它會自然而然消失。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經濟日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丁學文

丁學文 丁學文

現任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畢業於台大經濟系、美國康乃爾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最愛孜孜不倦、與人分享的利他生活;希望拉高視野,帶給大家不同新觀點。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