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璋/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
寶林茶室食安事件疫調結果顯示只有在「寶林餐廳」、「特定的日期」、「食用粿仔條」三個條件交集才發生中毒事件,表示最有可能是粿仔條在餐廳這個環節產生的污染,但是粿仔條的毒素檢驗卻是陰性,帶出了更多的疑問。
究竟汙染源是從何而來?是大家心中普遍的疑問。
有人開始懷疑醬料、刀具、砧板,甚至越南籍廚師,也懷疑粿仔條的陰性結果也可能只有當初一部分受汙染,可是時空環境都已經改變,現在無法回復到當初現場。
從中國大陸報導歷史事件看來,沒有一次找到明確的汙染源,最後的調查結論只能推測是家庭手工製造酸湯、濕河粉過程汙染,沒有明確證據指出過程中哪一個環節遭受汙染。很有可能,最終我們也無法找到汙染源頭。
▲ 唐菖蒲柏克氏菌可以從牆壁土壤、大豆、乾燥玉米葉、野草、白木耳中分離出來。(示意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如果決心要地毯式搜索找到汙染源,可能要從了解產生米酵菌酸的唐菖蒲柏克氏菌開始,在大自然中,唐菖蒲柏克氏菌可以從牆壁土壤、大豆、乾燥玉米葉、野草、白木耳中分離出來。另外,昆蟲的研究也顯示,柏克氏菌屬是一些昆蟲的共生菌,普遍存在昆蟲的腸道內,這些昆蟲當然也包含我們常見的蟑螂。
是否有可能是蟑螂或是上述的環境汙染到食材造成?
當然有可能,但是時空的改變,很難確認因果。就算找到汙染源,也無法說明中國大陸和台灣發生的大宗案例80%以上是粿仔條、玉米粉,沒有發生在其他食物,這些汙染源,肯定也會也會污染其他食物才是。
順著這些脈落梳理,最有可能解釋的情境是米酵菌酸食物中毒要有兩個兩個必要條件:「汙染」和「孳生」,缺一不可。
污染源目前混沌不明,但是孳生條件相對清楚。從報導的事件歸納,孳生需要濕澱粉(基質)、溫暖的環境(20-30℃)、發酵創造微酸性環境(pH 7.0),才會孳生大量細菌製造米酵菌酸。下圖顯示,夏季發生米酵菌酸事件特別多,也間接證明孳生是一個重要因子。
▲ 夏季發生米酵菌酸事件特別多,也間接證明孳生是一個重要因子。(圖/翻攝自Facebook/李建璋)
換句話說,米酵菌酸食物中毒要很多條件配合,所以才會是歷史偶發事件,目前科學無法釐清汙染途徑,但是可以控制孳生。沒有孳生,不足以產生足夠的毒素,也可以阻絕食物中毒事件,因此,遵從美國食物安全規定,煮過的米、麵,要放置在低於5℃和高於57℃的環境避免致病菌孳生,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李建璋」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目前科學無法釐清汙染途徑,但是可以控制孳生。沒有孳生,不足以產生足夠的毒素,也可以阻絕食物中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