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能否正常運轉 決定國家興衰的關鍵

我們想讓你知道…談到經濟發展國家要富強,健全的賦稅制度是關鍵。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賦稅結構,另外一部分是賦稅行政。而這兩者之中,又以稅務行政最為重要。

▲ 根據今年5月24日國債鐘資料顯示,中央政府債務未償餘額合計6兆4100餘億元。(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 李克/退休人員

任何一個政府想要有效管理現代複雜的經濟活動,金融和財政這兩種工具,缺一不可。如果財政過度擴張的結果,國家產生了債台高築的財政赤字,這頭赤字惡獸隨時可能帶來另一場大災難。如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2024會計年度美國預算赤字將攀升至1.915兆美元,接近2兆美元(路透資料),財政赤字的增加代表債留子孫,恐怕國力會衰退。

台灣今年5月24日國債鐘的資料,中央政府債務未償餘額合計6兆4100餘億元,較蔡英文就任時的5兆3000餘億元,增加了1兆元以上;而國人背負的每人負擔債務也由23萬元暴增了4.4萬元,目前平均每人負債27.4萬元,顯示財政紀律的日益敗壞!我國政府財政赤字為何創近10年新高?當然跟美國一樣的情形,國家支出大,不懂節制,當然債台高築。

雖然台灣國債佔GDP比例並不高,但財政健全程度卻非常危險。簡單而言,過去財政盈餘的年度少,赤字年度多,假設從現在開始,未來每年都盈餘600億,以今年6兆4100餘億元國債,要花106年才能還完,而且這6兆4100餘億元還未含隱形負債。根據媒體報導政府負債24兆多,國民每人平均負債105萬。

▲ 台灣長照服務的預算逐年增加,並且在2022年已突破600億元。(圖/記者李毓康攝)

雖然從2017年度到2023年度,連續7年總決算歲入歲出產生賸餘的好成績,顯示近年來在國內經濟穩健成長,帶動稅收持續增加,相對的,國家的各項支出也提升了不少,如國防、長照、交通建設等支出,還有更要命的撥補政策,如台電、勞保、農業等等。就以長照一項而言,台灣長照服務的預算逐年增加,並且在2022年已突破600億元,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一生中平均長照需求時間約7.3年,算下來至少要準備268萬元~710萬元費用。截至2023年4月,台灣65歲以上的人口已達415.8萬人,佔總人口的17.8%。這意味著每5人中,就有1位是高齡人口。隨著人口老化的趨勢,我們需要投入更多經費和關注長照、醫療和社會福祉等議題。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統計,截至2022年,台灣政府債務占GDP比重已經降至24.1%。這個數字相對於其他國家,如韓國的54.1%、中國的76.9%以及新加坡的141.1%,確實較低。然而,我們也需要注意到,國債數據並不是唯一衡量財政健全程度的指標。其他因素,例如財政管理的嚴謹度、赤字控制、賦稅政策以及政府支出的效率,同樣重要。例如,新加坡和挪威雖然國債比例較高,但他們的財政管理非常嚴謹,不准許赤字,並且將國債用於投資和生利。因此,雖然台灣的國債比例相對較低,但我們仍應該密切關注財政管理,以確保長期的財政健全。

▲ 健全的賦稅制度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賦稅結構,另外一部分是賦稅行政。(圖/記者陳筱惠攝)

談到經濟發展國家要富強,健全的賦稅制度是關鍵。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賦稅結構,這又包含課稅項目、課稅對象、稅率高低,以及等級大小;另外一部分是賦稅行政,又叫稅務行政,簡單地說,就是稅務人員能否按照賦稅結構,有效地課稅。而這兩者之中,又以稅務行政最為重要,因為無論賦稅結構多麼完備,如果收不到稅,或是逃漏稅的情形常發生,還是沒有用。

1689年威廉三世批准《權利法案》(Bill of Rights),廢除國王終止國會立法的權力,國王未獲國會同意也不得徵稅和動員軍隊。從此英國成為君主立憲國家,奠定了日不落帝國。所以財政能否正常運轉是決定國家興衰的重要因素!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熱門點閱》

►柴犬咬死大湖公園綠頭鴨 養狗不是看他可愛先養再說!

►中國手握太陽能大餅 另一波全球產業競賽暗潮洶湧

►參謀總長立院備詢 實乃移轉火力掩護部長

►大罷免是賴清德的一場豪賭 人民和國家注定成最大輸家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