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讓人類智商逐年下降 現今學校教育把孩子教笨?

我們想讓你知道…人類聰不聰明其實不是不那麼重要。在商業世界,人類智慧和人工智慧絕對可以相輔相成。

▲ 近年來,AI科技進步神速,有關人工智慧什麼時候取代人類的話題就不曾停歇。(圖/CFP)

● 丁學文/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兼總經理

自從前年年底的ChatGPT橫空出世,加上Nvidia與黃仁勳的相互輝襯,有關人工智慧什麼時候取代人類的話題就不曾停歇,人工智慧這些先進科技是會幫助人類變得更聰明?還是人類會因為所謂的用進廢退說變得更笨呢?

眾所周知,人類智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就有著顯著的上升,而且在60~70年代中穩固上升的階段最為人稱道。這一現象一度被稱為所謂的弗林效應(Flynn effect),即指人類智商的測試結果逐年遞增,但根據一份來自丹麥、英國、法國、荷蘭以及芬蘭這幾個西方富裕經濟體調查和研究結果,目前年輕人的智商平均得分已經開始出現下降,一些專家已經開始稱之為反弗林效應。報告公開宣稱人類e發展到21世紀,科技飛速發達竟出現智商卻下降的現象,尤其是1975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智商IQ的平均得分明顯比父執輩低。它似乎顯示,人類變得越來越笨。真是這樣嗎?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

吃得健康 智商向上

▲ 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分別從人類智商的降低、學校教育的停滯、教師、科技、軟技巧和回歸基本幾個方向探討人工智慧發展的議題。(圖/截至《經濟學人》封面)

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在粉色的封底前,讓我們看見的是一個純金打造的地球儀,不過球體變成了人類的腦細胞。上面一排黑色字體 「HOW TO RAISE THE WORLD’S IQ 如何提升這個世界的智力。」

這期的《經濟學人》雜誌編排很特別,我感覺封面故事議題必須搭配緒論第一篇、第二篇、Briefing專文和由經濟學人教育板塊特派員Mark Johnson帶領團隊撰寫的特別報導五篇文章,總共八篇文章,分別從人類智商的降低、學校教育的停滯、教師、科技、軟技巧和回歸基本幾個方向探討封面故事探討的相關議題。

無庸置疑,今天的人們比前幾代人都更聰明。 一項針對72 個國家的研究發現,從1948年到2020年,人類的智商平均每十年上升2.2分,這種驚人的變化被以最先注意到這個現象的科學家弗林(James Flynn)的名字命名,稱為「弗林效應(Flynn effect)」。 弗林最初對他的發現感到困惑,照道理大腦的進化需要數百萬年的時間累積,怎麼可能短短幾十年時間,就進步如此之大?

▲ 與過去幾十年相比,今天的小孩幾乎不可能營養不良,受的教育也遠勝以往。如韓國藝人宋一國的三胞胎兒子「大韓民國萬歲」年僅12歲,身高就已超過170公分。(圖/Niusnews妞新聞)

答案很大程度是因為人們的營養和精神得到了更好的激發。 就像肌肉需要食物和運動才能變得更加強壯一樣,大腦也需要適當的營養和活動才得以進一步發展。 與過去幾十年相比,今天的小孩幾乎不可能營養不良,受的教育也遠勝以往,不過,人類目前沒有值得自滿的餘地存在。

兒童營養不良 影響國運走向

為什麼這麼說?

《經濟學人》這個禮拜將探討年輕人心智被浪費的兩個狀況。在富裕國家,弗林效應基本上已經結束。《經濟學人》的特別報導和兩篇緒論探討了富裕世界的教育體系出了什麼問題?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去加強?在另一個Briefing專文中,《經濟學人》還研究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 在貧窮和中等收入國家,許多兒童營養不良,而且無法發揮認知的潛力。

在全球範圍內,22%的五歲以下兒童(約1.5億兒童)營養不良,甚至是發育遲緩,這意味著他們的大腦也跟著發育不良。全球一半以上的兒童缺乏微量營養素,這阻礙了大腦的繼續發育。營養不良和缺乏刺激將導致智商下降多達15分。 這會帶來一個悲慘的後果:一項研究發現,發育遲緩會導致收入下降25%,還有,受孕後的第1000天「黃金窗口期」造成的損害更是永久性的。

▲ 全球有22%的五歲以下兒童(約1.5億兒童)營養不良,甚至是發育遲緩,這意味著他們的大腦也跟著發育不良。(圖/周刊王)

現在這個世界有著足夠的糧食,但有一些障礙阻止了營養成份進入年輕人的大腦。一是戰爭,躲避彈片的家庭無法培養出理解這個世界光明面的小孩,一些政府故意讓動盪的地區挨餓,只是為了讓他們臣服。還有一個就是疾病。 飢餓的孩子更容易生病,他們與病毒鬥爭所花費的精力對發育不利。

貧窮是整個問題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數據顯示,儘管飲食受到嚴格限制的兒童確實有一半來自貧困家庭,但另一半則不然。其實像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是罪魁禍首。

許多父母認為給嬰兒餵食碳水化合物就足夠了,卻忽略了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性別歧視也起了一定作用,在父權社會中,丈夫常常先吃飯,狼吞虎嚥地吃掉美味的蛋白質,導致懷孕的妻子嚴重缺鐵。在某些文化中,孕婦禁忌食用某些高營養食物,例如衣索比亞部分地區的雞蛋和印尼部分地區的蝦子。營養不良的母親非常可能生下營養不良的嬰兒。

人口結構增加了問題的緊迫性。除非營養得到改善,否則下一代將面臨比現在更大的認知挑戰。世界銀行估計,「大規模」應對營養不良問題每年只需花費120億美元。 這略高於美國農業補貼浪費的三分之一。

▲ 孕婦營養不良的話,將不幅增加生下營養不良嬰兒的機率。(圖/慈濟提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有幾種策略或許可以奏效。最簡單的方法是在麵粉等基本食物中添加鐵、鋅和葉酸等微量營養素。它們很便宜,而且可以帶來很大的改變。例如在鹽中添加碘,可以讓侏儒症成為過去式。近四分之三的國家強制規定一些大規模生產的食品必須強化,菲律賓最近禁止含有額外維生素 A 的轉基因黃金大米就是一個錯誤的做法。

另一種方法是向有嬰兒或懷孕母親的貧困家庭提供小額資金。分發現金比分發食物更好。如果以數位方式發送分發,成本可以較低,更容易監控。

一些計劃把施捨作為幫助兒童的前提條件,例如補助疫苗接種或向父母傳授營養和衛生知識。想要改變父母的養育習慣很難,但大多數父母還是關心孩子健康的,所以做好溝通肯定會讓他們有學習改善的動力。促進更好的營養應該成為醫療保健的一部分,重點關注剛剛懷孕的前1000天至關重要。最好在女性懷孕前就灌輸她們微量營養素的重要性,否則醫生起碼應該在第一次產檢做好提醒工作。即使是大男人主義的父親,如果可以提前做好為了下一代健康的溝通,他們的配合度其實不低。

▲ 最好在女性懷孕前就灌輸她們微量營養素的重要性,否則醫生起碼應該在第一次產檢做好提醒工作。(圖/CFP)

同時,更多的研究仍有必要。孟加拉的科學家發現,貧民窟的多數女性容易感染腸道發炎,這意味著她們缺乏腸道細菌來正確吸收營養;非洲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如何治療貧血(缺鐵),然後又可以不助長瘧疾(因為瘧原蟲在富含鐵的血液中繁殖)。

有些人認為,當人們一股腦想把所有需要思考的事情都外包給人工智慧之際,人類聰不聰明其實不是不那麼重要。這種想法其實就像100年前打賭汽車發明將讓步行變得不必要一樣愚蠢。在商業世界,人類智慧和人工智慧絕對可以相輔相成。大腦可以藉由思考產生樂趣,當然也可以為了賺錢而日新月異。哈佛大學的Steven Pinker將人類智力稱為「a tailwind in life生活中的一個推進器」,它可以幫助人們理智地適應新的挑戰以及不斷變化的新環境。 以適中的代價,下一代應當可以獲得更強勁的順風。 拒絕這個想法不但錯誤,也非常愚蠢。

不用把孩子變聰明 但別把孩子教笨

人類變笨了沒有,我感覺見仁見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發展脈絡,很難去定義何謂聰明不聰明?不過我喜歡這期《經濟學人》特別報導的解析角度:學校當然應該負起責任。我一直覺得,學校應該是一個給人釣竿教人釣魚的啟發平台,但不應該是一個像鵝肝一樣餵食學生分業學問的地方。今天的學校,確實越來越像是一個讓學生變笨的地方。我知道這個說法會讓在教育界工作的人感到難堪,但仔細想想,孩子在沒有進入學校之前,是學習最飢渴、最努力、成效也最顯著的一段時間。像是複雜的語言系統、對自然界事物的判斷、身體的協調機能等都可以信手拈來,但進入學校之後,奇怪了,一切似乎都變慢了。

▲ 現在的教育是一種應試教育,孩子在生活中認識的世界和學校課程想教他們的方法論截然不同。(圖/CFP)

我覺得大陸的說法最寫實,他們形容現在的教育是一種應試教育(應付考試的教育),學校給孩子設計的課程,用通俗的話說,每一門課程就像一瓣的洋蔥,學生瞭解的是每一瓣的細節,但對洋蔥整體的形狀一無所知。而孩子們在生活中認識洋蔥,則是從整體開始的,再一層層地剝開來,逐步瞭解其內在結構。所以,孩子在生活中認識的世界和學校課程想教他們的方法論截然不同,偏偏父母到現在擺脫不了攀比的世俗壓力,於是乎,慘!

我聽過一個例子:一位曾陷於德國集中營存活下來的人告訴他的子孫,他能夠生存下來,是因為在那裡採取了一種只會裝傻、無意識地配合生存的方式。但戰後他從集中營出來,到世界各地工作時,發現非洲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小孩,在學校的表現和他在集中營里假扮出來的人格一模一樣。我感覺吧,教育,確實像《經濟學人》特別報導說的:要回歸真正的起點。我們不用把孩子變聰明,但起碼不要讓他們變笨。事實上,知識本身是可變的,教育最需要去做的是呵護學生那份求知的心,讓他們保持飢渴的本性,讓他們擁有吸收新變化新知識的能力。

我常常舉我自己的例子告訴年輕人,我這輩子做過外商銀行、共同基金、私募基金和現在的產業整合基金。但說實話,我讀書的時候,這些產業根本還沒有出現,也沒有老師可以教我這些未來會出現的產業。所以,我相信對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有一扇成長的門半開半閉著,老師的任務就是要想方設法地找到這扇門,然後溫柔地將它推開,帶領學生一起探索。

▲ 老師的任務就是要想方設法地找到適合學生的那扇門,然後溫柔地將它推開,帶領學生一起探索。(示意圖/教育部提供)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經濟日報》。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丁學文

丁學文 丁學文

現任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畢業於台大經濟系、美國康乃爾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最愛孜孜不倦、與人分享的利他生活;希望拉高視野,帶給大家不同新觀點。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